假期和妈妈躺在床上看视频的时候,我刷到了贾玲综艺合辑,我妈躺在旁边消消乐,听到贾玲的声音偏过头看了两眼屏幕。“这个姑娘叫啥来着?我看过她的几个小品,这姑娘讨喜!”
我以为我妈说的讨喜是夸贾玲小品演得好,于是应和两句:“叫贾玲,小品是挺不错的,挺搞笑的!”
结果我妈一点面子不给我:“我没说她小品演怎么样,就单纯长得讨喜啊!”
我妈对于长得讨喜这四个字的解释,就是——看起来就是个踏实的好女孩。
我纠正我妈:“那叫讨别人的喜,中间几个字不能落下。”
因为很多时候,招别人喜欢和招自己喜欢两个大方向,是南辕北辙的。
说来说去,从小到大,我在长辈眼里,都是一个‘讨喜’的孩子。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唱英文版的小星星,我喜欢极了,回家的路上也哼个不停。奶奶问我再唱什么,我特别大声的说是老师刚教的英文歌。那天晚上在楼下乘凉,我被围在一圈老爷爷老奶奶中间表演那首我还没学会但是特别喜欢小星星,然后被一个奶奶表扬说:“看你家孙女多听话,真招人喜欢啊!”
初中的时候,我的衣服大多是我妈一手操办。白色印有卡通图案的T恤,高腰运动裤和帆布鞋,扎着勒头皮的高马尾。和妈妈逛菜市场遇到她同事,总是说:“你看你家姑娘,这打扮才有个学生样子,看着就招人喜欢。”
高三毕业和爸爸的战友们一起吃饭,给喝了点酒的叔叔们舀鸡汤,轻轻避开上面的油沫,给每个碗里舀两勺,然后放到能够着还不会容易被碰到地上的位置。然后被挨个夸奖:“你看人多会养女儿,这女儿也忒招人喜欢了!”
每次听别人夸我讨喜,我都会特别标准的笑一笑,然后后退半步,要不是走到妈妈身后,要不是悄悄靠在饭店柔软的椅背上。脑袋放空半秒钟,心里默念:马上就结束了。回过神来的时候,叔叔阿姨们都已经走了。我还用不用继续讨喜这个话题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
毕竟谁都想做个讨喜的孩子。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喜欢。
有次我无意中看到一篇说贾玲的文章,里面有一段说她上的几乎每一款节目,接受的那每一个访谈,都会提到她的身材。
“我特别害怕减了以后,观众会不会不喜欢我。”
看到那句话之后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哦,她也想减肥,原来她也不喜欢自己圆乎乎的样子啊。
就像我不喜欢像动物园里玻璃橱窗后的猴子一样被剥开的香蕉耍的团团转;就像我不喜欢只穿着白色的T恤想穿亮色的裙子编好看的辫子;就像我不喜欢长辈的饭局一样不喜欢啊。
只是比起这些我的不喜欢,我更害怕不被别人喜欢罢了。
其实如果我不在意别人,我应该能过得挺开心的。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不想说什么就不说,不想吃什么就不吃。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嘴角上扬的举动。
但是一想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后,你可能就不再是个讨喜的人这件事,还是挺让我恐惧的。
班上有个女生用了个大胆的口红色号,配上黑色长裙可以直接去当白雪公主的后妈。
我也很喜欢,也偷偷去商场试过。但周围的人都说这个女生太强势了,高冷的要命,非常不讨喜。
抱歉了,南墙,我还没撞你就得回头了。
我还是想做个讨喜的孩子,准确的说,是做个讨别人喜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