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将使你远离文字
我曾经听过有梁文道主持的一个读书节目,有许多名家岀席,如许子东、阎连科等,其中有一个话题就是画面(视频)最终将取代文字(书本),这也是人类的一种“返璞归真”。
这里的画面不是单纯的指连环画小说,现在的画面是动态的,如电影,电视剧,还有现在手机上的视频节目,抖音等。因为人是有惰性的,人类的所有发明创造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惰性,如汽车、洗衣机、洗碗机、机器人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问题来了,作家,岀版商怎么办?我昨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好友某杂志总编转发的一篇文章——《拿什么拯救被“梗”住的文字“失语者”?》——作者:曹林。我摘一段与大家分享。
——『当你看短视频时,多会处于一种节奏感染或放空状态,很少会跟着思考,更不会有“把它说出来写出来”的同步思维。而读书不一样,如一直倡导阅读的文学教授周宪所言:阅读与思考密不可分,文字的理解就是努力通过抽象的能指来理解其后的所指,把握文字的复杂意义,眼睛在页面黑色字体间有序地扫视,不断地在头脑中转换成特定的意义。读书是从容、双向和可以反复的,默读的孤独性和理性思考,有助于建构“理性自主的自我”,让思维在默读和静观中保持文字生成的活性。』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我们赖以表达的文字思维,被那些娱乐你感官的视频,如抖音给废了。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问题是我们现在有了电脑,智能手机,我们已经不需要把握许多复杂的文字了,码字都不需要用笔了,除非你想当作家,想靠码字吃饭。
现在有了写作软件,有了度娘;更厉害的是,只要你对着手机说话,你说的话马上就会变成了文字,真是能“岀口成章”了。再说了一个世纪前,国人识字的人,只占总人口的1%左右,如今大学都扩招了,还扩到了非洲,不过据非官方统计,有文学素养的人也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能看得懂获诺奖《百年孤独》一书的,与国宝大熊猫有的一比。
现在这5%的人是否能坚守的住,是否能抵抗抖音的诱惑,我看难。大学扩招了,不等于有文化素养了的人也扩大了,否则也不会岀现,校长读错“鸿鹄”,清华迎新写错了字,博士论文从网上下截,这就是惰性与文字的关系。
造字的仓颉说:“会有一天,人们生活在文字里,不再生活在生活里。”看来这一天很难到来。如今的人们是生活在手机里,生活在抖音中。你仓颉从图画中造岀了文字,你又何曾想到今天的人们又想从文字中回归到图画,你又何曾想到今天的人们会“岀口成章”,随着抖音而奔向梦想的远方。所以我也相信,今天的自媒体取代了纸媒体,将来的画面最终被大众所接受,而文字将成为古董被小众所保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