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教育
浅谈“课外阅读”——再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浅谈“课外阅读”——再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作者: 简子Jane | 来源:发表于2017-12-03 19:54 被阅读271次

初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在读大三的时候,所读教育系开设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必修课程,记得有次课堂上,李老师在讲授“阅读教学”章节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教育的舞台上,人们总是大力渲染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而这样的光芒,却遮掩了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出的阅读理念。”

那是第一次与这部著作的深入接触,或者说是一次跨时空的亲切会友,关于李老师的话,初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才仿佛像是闭塞了许久的通道,豁然开朗。

枣庄市实验小学

再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2017年,而我,已是枣庄实验小学的一名新入职教师。像是机缘巧合,在一次教室大扫除中,意外收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此部著作。

也许是由“学生向教师”身份的转换,再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已是不同的思想体验历程,但却有着同样的感触点——“阅读”这个词语在本书中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可想阅读在书中的地位和对广大师生的作用。

也许是小学语文老师的工作定位所导,想结合《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部分文摘,整理汇总了近期的几篇读书随笔,浅谈一下“课外阅读”。

枣庄市实验小学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这部著作中,处处可见他的阅读理念,其中印象及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条建议:

18、怎样拿阅读扩充知识”

在第18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写过这样一段关于提倡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的话:“对一个善于观察的学生来说,也比较容易培养对科学书籍的感受性。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大力推动,语文课堂校教学更多的关注于语文课的“语文味儿”,也便是愈加重视语文的“人文性”,但语文学科的性质却始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淡化了其“工具性”,在语文学科初成体系的时候,语文大概只是一种记载世间奇谈、记载自然更迭的一种载体,换句话,也就是语文所承载的科学理念。

而作为语文工作者,或许,我们更多地是推荐给孩子们人文色彩更重的课外读物,譬如《爱的教育》等等,出发点也许很简单,希望小学阶段的孩子在思想层面上有所良好发展,但身为小学生的孩子们,也许难于对这种寄托的理解。更多的,他们的视线或许更关注于某个小发明的渊源,关注于自然界中的小小科学。   

记得在开学初,教学一年级课本《识字1 天地人》时,为了让孩子对于“天 地”有着更直观的感知,在多媒体屏幕中呈现了关于存在于天地之间自然现象的图片。教室里,孩子们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着:“:雷电公公 雨点姐姐......”,突然,一个稚嫩的男孩儿声音,试探性地划破了课堂上的这份“和谐”:“老师,我们不能叫雷电是公公,因为它很危险。” 当时班里的孩子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展开“攻击”——“我妈妈说应该有礼貌幼儿园老师教我们这样叫......”

而作为新教师的首堂新授课,有些不知所措:“你看,我们在童话故事里,也会有礼貌地称雷电公公......” 这时,这位个子较小的男孩儿站起来涨红了脸反抗着:“我在妈妈给我买的《十万个为什么》里看到的,雷电非常危险,下雨天我们不能站在屋檐下,打雷不好......” 突然间,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敷衍性,却也开始对眼前这个孩子产生了一种小小的敬佩感。

是啊,许多时候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忽略了孩子对自然界的直观观察,忽略了孩子在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中汲取的科学知识。在这位男孩儿的认知里,也许他已经掌握了老师所讲的“天”,但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却又使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处境。在后来的语文课堂中,这位孩子仍然延续着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执着性,但不同的,我开始走进他的小世界:“真不愧是我们班的科学小达人......”

或许,我们应该理性且全面地加以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阅读理念,如今,小学也逐渐开设科学课。但是,我们不能把对科学的认知,完全“托付”给科学课。而语文教学,只有在满足了其科学性后,才能更完美无疏漏的彰显人文情怀。而科学性的落实,却真正得益于孩子们对自然界的留心观察,以及对科学书籍和科学读物的阅读积累。

27、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但是如果你那里有一个书籍的王国,你就有可能把工作提高到这样的教育素养的水平,并且取得这样的成果,使之不次于在文化中心地区的工作,你也不要担心,由于学生迷住了看书而使他们学不到知识。

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点阅读理念,也许我们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哎,我们班有自己的图书角;我们班图书角书特别多,但我担心学生在教室看书,会没心思听课.......”当然,老师的担心并不是没有依据。

在我们班“快乐书吧”书目筹集结束后,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孩子,一天三次的跑到我面前:“老师,可以看课外书了吗?” 当他听到“暂时还不可以”的回答后,总是满脸失望的走开。终于,班级借阅体系完善后,孩子们显然非常的兴奋,那段时间,课下时间,在教室里安静看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我甚至有些“洋洋得意”——终于箍住了这群“皮孩子”。突然有一天,班长紫涵向我报道:“张老师,XXX和XXX在上课的时候看课外书,被某某老师抓到了。”这时,我才意识到,一年级的孩子们对 书籍的“入迷”,有时候未必是件绝对有益的事情。

后来,再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时,我开始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难道学生迷住了看书便对孩子有益了吗?” 直到读到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提出的第98条建议:

“98、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但是读书是要教给学生的。”

在读到这段话时,之前的疑团也豁然开朗,读书是一门艺术,而如何教孩子们习得这门艺术的精华,也是语文工作者应不断追求的必修课。后来,我和孩子们一起为班级借阅体系加了一条“减法措施”:老合理指定班级“快乐书吧”一周的阅读时间,如果发现哪位孩子在上课时间看课外书,就减去一次看课外书的机会。渐渐地,孩子们在班级里的借阅习惯,也在逐渐的改变。

因此,在这座书籍王国中,语文工作者,不仅要传达给孩子们课外阅读的相关理念,更重要的,应充分发挥教师在王国中的“统领”地位,从而为孩子打造一个健康且充满童趣的阅读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课外阅读”——再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dz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