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条》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到一个在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
有些教师经常抱怨说,谁谁上课时总是调皮,谁谁谁总是做小动作,谁谁谁不专心听讲……。除了抱怨孩子,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作为老师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让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到你的课堂之中了呢?
作为教师你是否意识到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孩子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慢因人而异,我们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不要向孩子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自己班的学生因材施教。说起来因材施教,大多老师都会反对,那也可以分层施教。分层施教就是根据学生掌握和识记、理解的能力分成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同学布置的作业和课堂评价给予不同的要求,让孩子能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所发现的快乐。当孩子在学习中取得成就,哪怕还是一点点,就可以点燃孩子心灵渴望知识的火花,作为教师要爱护孩子的这点火花。
我刚接到现在的“高能少年班”时,孩子们上课不知所措,能回答问题的只有两个孩子,还有三四个偶尔回答问题,但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也不敢确定自己回答的是否正确,十几多个孩子基本上不举手、不思考,剩下的十来个孩子基本上不知道课堂上干什么,反正什么也不会,甚至有的孩子都不敢说话,连读课文也不敢。九岁,十岁的孩子正是求知欲极强的时候,怎么就成了一群没有输入程序的机器人?
通过对本校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的调查,我发现了一个最大的原因: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语文课堂几乎就是一个字“背”概括,背生字、背词语,背词语解释,背课文,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加上死记硬背,完全扼杀了孩子刚刚萌芽的思考能力。这样的结果导致孩子不会思考,没有自信,在课堂上看不到孩子们专心致志思考的神色,更看不到孩子找到答案的满足与快乐。
“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它含义在于:知识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但决不是同一个东西。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创造力,但在校的考试成绩可能很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创造力,所谓“高分低能”就是指这类学生。
死记硬背和填鸭式的教学,只能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创造意识,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高科技,没有高科技,我们的国家凭什么立足国际舞台?
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如果学生在上了我的课后,没有感到他想知道的比我对他讲的多得多的话,如果这种愿望没有变成一种追求,没有变成激发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的动因的话,就是说课堂上的教育目的没有达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