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的千古风流。
张小笨
一
乌衣巷
李白来到南京游览,看见六朝的宫殿都被夷为废墟,万分感慨,写下了“晋代衣冠成古丘”的诗句,这当然是指东吴、东晋和南朝繁华都已经消失的事情。那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秦淮河畔,曾经有过一条名叫乌衣巷的街巷。这乌衣巷与晋代衣冠一样,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再也没人知道了。
可偏偏唐朝又出了位奇才刘禹锡,想象力极为丰富。他凭着诗人灵感,以他渊博的学识和灵慧的悟性,在安徽的偏僻小城里,写出千古不朽的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诗一出,万众传诵。乌衣巷顿时变得耳闻目睹般的鲜活,成为人们的梦境,既朦胧,又真切。
这条千古流芳的乌衣巷,就在夫子庙文德桥南面一带。乌衣巷在吴国时,是军队的驻地。由于这里驻扎军队,又叫乌衣营,乌衣巷由此而得名。《至正金陵新志》引《丹阳记》记载:“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巷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口井。那井栏乃青石雕成,井壁上的绳索拉痕,竟有一寸多深,没有1700 年的历史,是不可能拉出这么深的绳印的。乌衣营里战士的生活用水,也用这口井,所以保护得非常好,现在仍是游客观光的古物。
乌衣巷的另一说法与乌衣有关。东晋住在乌衣巷的,都是王导、谢安这些丞相贵族之家。贵族子弟们穿着乌衣,以示身份的高贵。就连驻军也要模仿他们穿乌衣,足见乌衣在六朝是显示门第尊贵的标志,它是一种区别门第的特殊民俗。贵族子弟们夜生活十分丰富,秉烛夜游是他们经常的活动,因而又称“乌衣游”。
乌衣巷还有一个传奇故事,出自《六朝事迹编类》里的《遮遗·乌衣传》。传说此处曾住着一位叫王榭的青年,出海做生意,船遇风浪,漂泊到乌衣国。他在那里娶妻生子,生活幸福。后来王榭思念故乡,回到了秦淮河畔。可是此时,离他出海经商已经过去了好几百年,他从前认识的邻里一个都不见了,眼前景象已不是从前的样子了。这个传说,算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吧。
秦淮河畔的千古风流桃叶渡
王献之在我国书法史上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王献之的家就住在秦淮河边的乌衣巷。
一天,王献之听朋友说,秦淮河北岸的集市上,有人在卖一方桃形的砚台。他听了很感兴趣,带了银两赶去,就把这方砚台买了下来。此砚很有讲究,据说要在三月初三桃花盛开之日,用桃花潭水洗砚更能发墨。上巳节(三月三)到了,这天一大早,王献之带着砚台来到南浦渡旁的桃花林。在林间找到一潭碧水,洗起砚台。此刻,一位姑娘上前,惊愕道:“哎呀,这砚台是我家的!”
非王献之这才注意到身边这女子,大约十七八岁,面如桃花,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透着灵气,只是眉头微蹙。“这砚台明明是我的,怎么说是你家的呢?”王献之好生奇怪。这一问,姑娘眼睛红了。原来她名叫桃叶,出身书香门第,后因家境败落,父亲只好卖掉祖传的砚台还债。现在父亲久病不起,桃叶只好在家加工团扇到集市去卖。王献之听完姑娘诉说,又怜又爱,便道:“我替你在每把团扇上写上诗句,或许能多卖些钱。”刚题上诗句,姑娘见落款是“王献之书”,十分惊讶,急忙问:“公子便是王献之吗?”“正是。”王献之与桃叶四目相对,已是含情脉脉。
转眼又到了一个草长莺飞的三月三,一夜辗转难眠的王献之带上砚台,再次来到桃花潭边。美景依旧,伊人何在?王献之黯然神伤地洗罢砚台,长叹一声,拂袖离去。刚走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扑通”一声响,转身一看,只见一个身穿白色罗裙的少女正在水中挣扎。他人有难,岂能见死不救?王献之纵身跳入潭中,奋力将女子救上岸来。可目光刚一接触,便怔住了:啊!这不正是自己魂牵梦萦的桃叶姑娘吗?这时的桃叶也认出了王献之,一头扑进王献之的怀里,“哇哇”地哭起来。
原来,去年一别,桃叶的父亲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而后桃叶自幼定亲的男人也死了。前一天,婆家怕桃叶受不了“望门寡”,便带了一伙人闯到她家,硬将桃叶抬去婚葬,把她捆绑着抬到亡人的坟边。婚葬是东晋风俗,婆家不问女的死活,任凭豺狼野狗来乱咬。
这天夜里,可怜的桃叶拼命挣扎,终于将绳子磨断,含着泪向桃花潭奔去,想一头扎进水里了却一生,可怎么也没想到,竟让她日思夜想的人给救了。王献之凝视着桃叶的面庞,轻声而有力地说道:“桃叶,跟我回家吧!”
有一回,桃叶摆渡时心里害怕,而王献之见爱妾心生怯意,不敢登上小舟。才华过人的他,当即吟唱了《桃叶歌》三首:“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其一)。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其二)。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其三)。”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听到心上人的歌声,桃叶顿时惧意全无,踏上兰舟。小舟在水波上荡漾,桃叶的歌声随风飘扬:“七宝画团扇,粲烂明月光,与郎却暄暑,相忆莫 相忘(其一)。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 , 动摇郎玉手,因风托方便(其二)。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憔悴无复理,羞与郎 相见(其三)。”这就是传之于世的三首《答王团扇歌》。由此可见,桃叶的才华也是非常了得的。
南浦渡两岸的行人听见他俩对歌,纷纷驻足,人潮如涌。这渡口顿时名声大噪,王献之和桃叶的故事,一时成了建康(南京)城里街谈巷议的话题。从此,南浦渡在不知不觉中被叫做桃叶渡了。再后来,这桃叶渡便成了爱情的代名词。
秦淮河畔的千古风流三
沈万山传说
中国历史上大财主多得很,可绝大多数财主的姓名和他们的万贯家财、成群妻妾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为什么财富万千的大财主反而会转眼消失?因为历史是靠文化来传承的,沈万山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的经历富有传奇性,因而成为民间文化里的一个主角,老南京人把他奉为财神,所以沈万三能够留传至今。
方志家陈作霖在《东城志略》中写道:“马道街,相传富民沈万三居此。”沈万三故居在马道街5 号、7 号、9 号大院内,现只存有一间大厅,93.7 平方米。主要构件皆系楠木,十分坚韧,人称“楠木大厅”。清末时沈万三故居成为太平天国赞王府的一部分。后又经过改建,但仍有文物价值。
沈万三原是苏州人,明初朱元璋迁富户来京城,沈万三才住到马道街。
虽然历代记载大多说沈万三是苏州人,但也有说沈万三是南京人,如《张三丰先生全集》写道:“沈万三者,秦淮大渔户也。”《云蕉馆记谈》也写道:“沈万三家贫无产,以渔为生。”这些记述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沈万三原本就是南京人。不管他的籍贯在哪里,可是沈万三发迹后居住在秦淮则是确凿的。
在老城南一带沈万三的传说很多,而且集中在秦淮门东地区。细细一查,门东确实集中了沈万三的许多家业,如马道街是他的车马队每天进出之道,堆草巷是他家的马料场,白酒坊是他家的酿酒厂,箍桶巷是他家专为酒厂制造木桶的,木匠营是他家木匠的居住地,龙泉巷有他家的酒店……这些家业,全都围绕在马道街沈府四周,管理起来也方便。
据传沈万三住在马道街时,为朝廷造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南城墙,功劳很大,甚至因此而衍生出聚宝盆的传说。沈万三不知道太祖朱元璋是个多疑的皇帝,嫉妒心重,他为国捐财的行为,不但没有让朱元璋产生好感,反而对沈万三富可敌国的财富产生了敌意,最终把他全家发配到我国西南一带。
沈万三原名沈富。明初划分家庭财产等级时,共分为五个等级哥、畸、郎、官、秀。秀是最高等级。秀又分为三等,最高一等为三秀。故而人们称沈富为沈万三秀,简称沈万三。这个名字实际上就是表明沈万三的财产为最高等级,按今天的话讲,就是首富。沈万三对这名字可能很得意,然而不经意间却成了招祸的根源。据专家研究,沈万三的发家先是靠田租、渔业,后来靠卖粮,最后靠贸易,尤其是靠海外贸易发了大财。不过,沈万三最终还是因财招祸,全家被迁至西南的荒蛮之地。
秦淮河畔的千古风流四
大报恩寺的故事
出了中华门的雨花路东边,明代宏大的大报恩寺及其举世闻名的五彩琉璃塔曾经就坐落在这里。
太平天国时期,一声震天动地的爆炸声,摇撼着整座天京(南京)城。埋在地下的数千斤炸药,把耸入云霄的大报恩寺塔炸得粉碎!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得意地笑了。当时,太平军与围困他们的清军形成对垒之势,太平军认为此塔是军事制高点,炸掉了就少了一个祸害。于是恢宏壮丽的大报恩寺琉璃塔从此消失了,后来只留下宝塔顶、宝塔根、南山门、北山门这些令人遗憾的地名。
大报恩寺琉璃塔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生母碽妃而建造的。永乐皇帝登基第十个年头,吹牛拍马的众臣们,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在这重要的时候,讨得皇帝的欢心。十年一“大庆”,这是自古以来朝廷不变的习俗,而且还要全民同乐才行。那么,什么事情才能引起永乐皇帝的兴趣呢?正当大小臣子都在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时,朱棣本人却郁郁寡欢,因为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身世。
朱棣没足月就出生了,生母碽妃因此而受铁裙之刑死去。马娘娘把他抚养长大。当南京城墙建好后,朱元璋带着皇子们在紫金山上视察。朱元璋问众皇子:“这城墙造得如何?”朱棣马上回答:“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打中紫禁城。”朱元璋哈哈大笑,拿起一只橘子,剥了皮递给他说:“说得好,朕赏你一只橘子。”朱棣见得到父皇赏识,高兴地接过橘子吃了。
回到皇宫,朱棣把这事告诉马娘娘。马娘娘吓得脸都变色了,说:“你的话得罪了父皇。橘子剥皮、抽筋,就是要剥你的皮,抽你的筋啊!”他连夜逃往北京,拣了一条命。从此,朱棣认定一个死理:若不是我生母受到天大的冤枉,我也不会吃那么多的苦,将来如果当上皇帝,我一定要报答母恩。于是就在他登基的第十个年头,永乐皇帝向众臣宣布,要在南京南郊,造一座大报恩寺,规格按照皇太后的等级,倾全国之力而不惜。众臣都不知道皇上的隐私,没想到这个点子,当然没讨到皇帝的欢心,只好高呼“万岁”退朝。
后来,经过19 年的建设,一片南至雨花台、北到外秦淮河的大报恩寺终于竣工了,尤其是那座五彩琉璃塔举世无双,就连康熙、乾隆皇帝到此观瞻后还写诗赞美呢!只可惜大报恩寺和宝塔毁掉一百多年了。
秦淮河畔的千古风流五
贡院街
贡院街是夫子庙贡院大门前的街道,东西贯通,非常热闹,是南京最繁华的闹市区。夫子庙和贡院这两组建筑,把贡院街的北面全都给占据了。从康熙南巡图中得知,即使是在科举的全盛时期,贡院街就已经是茶馆、酒楼密布的地方了。夫子庙大门的旁边还有酒坊。路上的行人,既有达官贵人,又有城市平民,还有乡下来的挑担扛筐的苦力,足见贡院街自古就是五行八作汇集的地方。普通民众在大成殿门前求得生存,早已成为一繁华之地。
每到科举考试三年大比之时,贡院街上总是热闹非凡。街的两边大多是士子们临时的摊点。卖的东西都是安徽、江苏的土特产:药材、瓷器、布匹、粮食、工艺品及文房四宝……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秀才们高声叫卖,大大方方,一点也不遮掩。秀才怎会变成商人了呢?原来秀才赶考,水陆并进,不论是车上,还是船上,都挂着“奉旨赶考”的旗子,逢关过关,遇卡过卡,沿途官员从不检查。科举是朝廷大事,秀才们仗着皇上撑腰,私带家乡土特产,到秦淮来卖,顺便赚一笔。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连皇帝都知道,只不过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每到乡试年,旅店老板笑得合不拢嘴。各地士子二万多人来应考,加上送考的,一时间居住在此的不下好几万人。最理想的居住地就是贡院街附近:靠贡院最近,连入场放炮的声音都能把人惊醒,睡得再死也错不过入场时间。于是秀才们蜂拥而至,旅
店的门槛都要踏破了。住店费一下子不知要涨多少倍,不是殷实人家的举子,休想住得进来。
乡试入场的前一天晚上,贡院街上二万多名举子,排着长队,提着考篮,等候黎明时分入场。他们有的在念书,有的站着打瞌睡。有钱人家子弟,身边有好几个仆人伺候着,打扇子的,提考篮的,甚至还有专门打探入场消息的;而穷秀才们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昏头昏脑地站一夜了。黎明时,贡院三声炮响,秀才们个个振作起来,排着的长队也开始蠕动起来。贡院的三个大门同时开启,入场便正式开始了。当最后一名秀才进入贡院时,贡院街上这才恢复往日的平静。1905 年废除科举以后,贡院街成了名副其实的商业、餐饮和旅游一条街了。
秦淮河畔的千古风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