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诗人眼里,秋天是悲壮的、萧索的。
在身居异地的人眼里,秋天饱含着愁绪和离别。
在喜欢这个季节的人眼里,秋天仿若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
在北方大地上的我,看到的秋天是一种高远、开阔,同时也夹杂着萧条和苦寒。
秋的高远在天。在北方,秋色越深天空就越高远。湛蓝色的天空点缀着几片薄云,仿佛是宇宙的穹顶一般,以有形的实体高高悬挂在空中。
抬头看天,会被天的广袤吸引,被那片或深或浅的蓝定住心神,仿佛一个不小心,整个人就会被吸进去。
秋的开阔在地。绵延不绝的黑土地是北方最强壮的生命力。这片黑土地历经过无数冬的严寒和夏的酷热,养育着生长在这里的人。
每当秋天,当成荫的绿树和湛蓝的天空,在远远的地平线交汇时,会让人感受到自然生长着的生命力的旺盛。
秋的萧条在风。秋天之所以让人感觉悲壮,是因为这是一个生命开始颓败的时节,尤其是在季节特色分明的北方大地。
当第一片杨树叶变黄,当土地里的蔬菜叶子开始萎靡,当一阵秋风吹过,伴随着纷纷扬扬的落叶,你会明确的感知到秋的脚步。
伴随着这种萧条,连空气的气息都开始变得怪异。吸进鼻腔中的气息夹杂着一种暧昧不明的温度,仿佛是大地生命最后的怒放。
秋的苦寒在夜。北方的秋,白日和夜晚如同赤道和极地一般的泾渭分明。
白日里,大太阳明晃晃的照耀在头上,照进每家每户的窗户。走近这片阳光,再也没有了夏日的酷热,至会让人感受到无边的暖意。
而到了夜晚,清亮的月色却失去了夏日的温柔,始终泛着冰冷的光芒。在这样的夜色下,只要在屋外站上几分钟,就能够感受到凉意打进骨子里,是什么样的煎熬。
然而,北方的秋却依然是魅力更甚。对北方人而言,秋是一个开花结果的时节,秋代表的是收获,秋是下一个秋到来前的最好安歇。
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米早已变得金黄,铺出一副广袤的丰收美景。
高空上的一片蓝,映照着黑土地上的金黄,远方的绿树绵延成一条无边的线条,大自然赠予北方的这一抹配色,这一幅画轴,是只有生活在其中的人才能够感受到的美。
不过,北方的秋也有一些讨厌的地方。这样的季节,最怕的就是阴雨绵绵的天气。
没有了阳光的抚触,天气会变得格外阴寒。而乌云遮挡住的天空,则夺去了这片阴寒里剩下的明媚。
不仅如此,绵绵秋雨会让大地变得狰狞泥泞,让自然万物披裹上割人的凉意,为渴望丰收的人们平添了几分阻力。
好在,这样阴郁的天气并不是北方的秋的个性。当偶尔的阴雨发作后,便是连成串的阳光和暖意。
因此,只要稍事歇息就可以重新投入天地的怀抱中。
无论是寄望丰收的人,还是眷恋秋色的人,又都重新在这个时节,找到自己中意的生活方式。
持续写作践行第12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