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伊思的救赎

作者: 建铭_2c63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21:57 被阅读16次
    泰伊思的救赎

    魔鬼在内心的较量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并不会偏袒某一方,如果你过于相信内心的强大,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事,还以救世主的自负去挽救误入歧途的人,其结果也许是你始料不及的。

    泰伊思的救赎

    2月5日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歌剧《泰伊思》马斯奈作曲加莱编剧,当晚最大的看点是由多明戈主演,能够近距离一睹享誉乐坛歌剧之王的风采。你可能对这部歌剧不太了解,但剧中的小提琴独奏《沉思曲》为大家所孰知,并由此扩大了该剧的知名度。

    泰伊思的救赎

    本剧改编自法国作家法朗士的小说《苔依丝》,最近又重读了这作品,触发些感想:

    巴福尼斯(歌剧中阿塔纳埃尓)在沙漠苦行修道 10年后的一天,冥想中记起了压力山大的苔依丝(歌剧中泰伊思),唤起了他要拯救这个放荡堕落妓女的冲动,由此展开了救赎毁灭反省的心路历程。最终苔依丝重新皈依上帝,带着内心的忏悔走向天国,而巴福尼斯在灵与肉的挣扎中无力自拔陷入绝望疯狂的情欲深渊。

    泰伊思的救赎

    法朗士的这篇小说所表达的寓意很清楚,对基督教徒禁欲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对精神与肉体间纠缠所谓的高尚虚伪进行了辛辣的鞭挞,通过中世纪隐士的赎罪苦修引发人们对宗教哲学的反思。

    当罗马帝国把基督教传播到各民族的领地后,信奉教徒风靡一时,而修道制度的兴起正是小说中背景中的埃及,基督修道主义来源于犹太教的禁欲传统,隐修者只是恢复了犹太苦行教派的生活方式。

    泰伊思的救赎

    小说中提到的安东尼(251——356)被视为基督教修道制度的奠基人,为了强化信仰定居在荒凉的沙漠,日复一日开始了严格苦修。在很长时间里,安东尼延续这种禁欲生活,信徒一年中仅仅通过屋顶给他送两次面包,利用渗漏的湿气提供水分,得以维持生命。安东尼的隐士苦修方式随后在埃及各地迅速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并逐渐发展成为修道团体,集体修道院制度由此创立。

    泰伊思的救赎

    书中主人公巴福尼斯正是处于修道隐士滥觞的拜占庭时期,作为安提诺埃修道院长的他,”遵守斋戒却最为严格,有时整整三天不吃东西。他穿着一件粗毛苦衣,早晚都鞭打自己,还经常跪拜,额头碰地。”

    在去压力山大的路上,巴福尼斯遇到了一怀疑论学派独处的老者,从两人展开的对话论战中,听到对所谓的隐士苦行的不同看法和质疑。此处的怀疑论者是对基督教的挑战和无视,巴福尼斯无意中暴露出虔诚信仰的实用性,是为了讨上帝的欢心,受罪是为了苦尽甘来,只有疯子才自讨苦吃,由此看来他多年所苦修的信念多么虚弱,预示着他未来伪善的结局。

    泰伊思的救赎

    歌剧的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之间完整出现的《沉思曲》十分有名,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杨晓宇演绎了剧中最为观众所熟悉的《沉思曲》

    泰伊思的救赎 泰伊思的救赎

    在压力山大的宴会中,到会的哲学家诗人学者展开了对善恶道德享乐的争论,从斯多葛主义的伦理到禁欲克制的基督教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解读。在众说纷纭夸夸其谈善恶时,始终不忘对奢侈美味的享受,对性感迷人的苔依丝更是趋之若鹜。这艳俗的生活场景,从一个角度展示了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对峙和不可或缺的联系。而巴福尼斯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神寄托开始受到威胁,认为自己肉体上的苦行禁欲已十分克制圆满了,但在灵魂状态里隐藏其深处的魔鬼是他所无法排除回避的,只不过他还没有意识到灵与肉之间的痛苦纠缠。当然在挽救苔依丝的过程中他始终信心满满,以救世主的姿态自认站在了道德高地,来拯救这个浑身罪恶纵欲放荡的魂灵。

    泰伊思的救赎

    苔依丝最终皈依了上帝洗清了灵魂的罪孽升入天国,而巴福尼斯心中的魔鬼开始了一轮轮搏杀。他的灵魂总是不安,苔依丝的形象日夜伴随着他,这幻影出自寂静和静止,以各种不同的样子出现。像压力山大宴会上一样,戴着花冠,穿着布满银莲花的深色长袍,富于肉感地裹在柔和的轻纱里,沐浴着仙女洞中淡淡的阴影,时而虔诚时而悲惨,眼里浸透着对死亡的恐怖,从裂开的心里流出的鲜血染红了裸露的胸脯,他感到苔依丝无数罪孽的灵魂都来到了。他自认为虔诚坚定的信念顷刻倒塌,开始还对凡俗的肉欲做着无谓的对抗,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十年苦修被无数信徒赞誉的英名毁于一旦,最后在沙漠中遇到安东尼,带着一颗罪孽灵魂的忏悔也未能得到安东尼的祝福。

    泰伊思的救赎

    小说所要表达的主旨虽然已很清晰,但透过表面孤立单一的表述,仅从人物性格复杂性的层面分析看,似乎还存有多重含义。如对基督教禁欲苦修在如今看早已成为笑谈,享受物欲带来的满足和乐趣,已成为当代人追求的生活信条。而探究故事中被忽视的人性欲求,似乎赋予这部作品新的看点。事实上在歌剧中就已淡化了对巴福尼斯虚伪性格的谴责,更多的是从现代人对物欲占有所表现出习以为常的合理性进行渲染。既然克制禁欲是压制人性的桎梏,那么享受生活追求所爱之人应该没什么过错。从这个意义上说谴责的不应该是巴福尼斯,而是对中世纪整个基督教教义的批判。相反的是苔依丝脱离了世俗生活皈依了上帝后却患病离开了人世。巴福尼斯和苔依丝对照,一个摆脱了精神束缚想回归物质肉欲的常态化,却又陷入了新的精神深渊遭到唾弃;另一个虽然逃离了奢华的物欲生活在精神上得到升华,但承载生命的肉体就此完结。

    泰伊思的救赎

    两人各自的结局纠其根源,苔依丝成年后虽然放荡,但在幼年时受家中黑奴的影响皈依基督教而洗礼,巴福尼斯出身豪门早已被物欲侵染,两人最终的结局是必然的。

    泰伊思的救赎

    故事中还表达另一种意思,不要轻易的充当导师的角色,尤其男人总是热衷在女人面前冒充圣人作为灵魂引导者为其指引迷津,殊不知将会遭到来自自身罪孽的惩罚。因为每个人心中的魔鬼无处不在,千万别自以为多么高尚纯洁,引用中世纪圣徒伯尔纳的布道:“你全部的信仰都充斥了严重的亵渎,你的清醒在上帝面前变成了最丑陋的醉酒,你的纯洁是不可遏制的淫荡,你的谦卑是最不体面的高傲,你的勇敢是发出臭味的怯懦,你的慷慨是无耻的贪婪,你的真诚是指向上天的报复性的谎言”。

    泰伊思的救赎

    法朗士曾说,我只有两个敌人:救世主和贞洁。

    泰伊思的救赎 泰伊思的救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泰伊思的救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mv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