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军恋军营集结号军人的故事
《从军记》—30 呼西光缆施工—挖沟初体验

《从军记》—30 呼西光缆施工—挖沟初体验

作者: 慕爱特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09:13 被阅读0次

    十五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全连官兵便已吃过早饭整装待发了。

    站在连队帐篷附近的空地上等待集合出发时,蒙古高原的冷风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春寒料峭”,同时也证实了打前站的老兵所言不虚。

    连队除了炊事班外,其他所有人都要赶赴施工场地干活,就是连长指导员也不例外,连部小机关里的俩兵——文书和通信员就更不用说了。

    留守的炊事班其实也并不轻松,几个人要做百十号人的饭菜,特别是还要蒸馒头。要知道施工期间战士们的饭量将会大得出奇,像我这样的南方人,平时吃馒头两个就饱,这会子最少也能吃它个四五个。

    出发前,连值班员让大家检查下着装和携带的装备。

    每人携带锹、镐各一把,统一着冬季作训服,戴作训帽穿解放鞋,左右肩交叉斜背军用水壶与挎包,挎包里装雨衣和碗筷。雨衣用来冒雨作业,碗筷则是中午炊事班送饭来工地时所用。

    像每天在部队大院里出早操一样,连值班员整好队向连长汇报完毕后,发出“齐步走”的口令,我们在熹微的晨光中迈着整齐的步伐出发了。

    由于天还没有大亮,又是走在野外,路面也不平整,所以时不时就会有个别战士脚下不稳一个趔趄就打乱了队列节奏。

    “不要齐步走了,让大家放松走吧!”连长看在眼里适时发话。

    在这荒郊野外,一旦脚步放松下来,反而行进的速度加快了。

    不大会儿功夫,我们便到达了施工场地。

    我们在插着一面小红旗的地方停了下来,这是昨天连队主官从营里领到的挖沟任务的起点处。各连之间的分界点都用小红旗做了标记,我们六连的起点正是五连的终点。

    本着“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原则,连长亲自给连部小机关分了一段,剩下的任务分到各排,各排再将任务分到各班,最后由班长将任务分到各人。

    第一天施工,任务并没有分得太多,上午每个人分了十米。

    领到任务后,所有人间隔十米一字排开,一个连连起来就排出了一公里远去,想想一个营一个团一个旅排开了,那可就是名副其实的“一字长蛇阵”了,场面相当壮观啊!

    像“呼和浩特—西安“这样的长途干线光缆工程,大多采用直埋敷设的方法。这种敷设方式,不用管道少用接头,相当省事。但同时又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耕地、排水沟和其他地面设施、鼠害、冻土层深度等。因此,直埋光缆一般要比管道光缆埋得深。

    只有达到足够的深度,才能防止各种外来的机械损伤。此外,在达到一定深度后地温较稳定,减少了温度变化对光缆性能和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同时又减小了鼠害,从而保证了光缆线路的安全性和通信传输质量。

    当时我们参照的标准是,光缆沟的上沿宽60厘米,下沿宽40厘米,普通地段深度1.5米,特殊地段可放宽到1.2米。为保证我们所挖的光缆沟如一条直线,开挖之前,班长还先带人用背包绳给拉上了线。

    东边有山西边有河的章盖营村,地质比较复杂,我们施工的地方正好也是既有山石又有河沙。

    挖光缆沟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土质的不同。

    如果是沙地,那真是阿弥陀佛老天保佑了,因为最好挖最省力的就是沙地,一个人一天下来挖出五十米来都不在话下,当然前提是谨防沙地塌方,上沿的口要开大点。如果是硬土,也就是最常用的普通土质,那么一个人一天下来能挖个二十米都算是不错了。要是不幸碰到了石质地段,别说是二十米,就是十米怕都因难,搞不好还要动用炸药雷管爆破才行。

    好在上午,我们碰到的大多都是硬土,还有一小段沙地。即便如此,一个人一上午要挖出合乎标准的十米长的光缆沟,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挖沟和训练一样,也是有技巧可言的。

    就像跑五公里,如果你一开始就火力全开,那么后程必然乏力,不但最终成绩不佳,而且还会跑得很累。挖沟也一样,挥锹抡镐其实动作力度不必很大很猛,但要保持节奏,用力均匀幅度一致,若能如此,速度不会慢人也不易累。

    道理很浅显,懂的人却并不多。

    比如我们班有一位辽宁籍的新兵Z,自小生长于城市,长得白白嫩嫩,妥妥的一枚小鲜肉!他不但从没干过农活,甚至都没碰过锹镐。施工的第一天,他的劳动热情倒很高,干起活儿来嗷嗷叫。可一上午下来,就因用力过猛,操作不得法,手上磨出了好几个大血泡。

    至于我嘛,还行,因为我打小是在农村长大的。

    虽说在家也算娇惯,很少干家务活儿,但每年正值暑假的“双抢”劳动,是必定要参加的。“双抢”劳动是农村学生家长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以督促其好好学习的一个法宝,即便是平时视如掌上明珠,这个关键时候家长也得忍痛将其结结实实地摁在地里好好锤炼锤炼,听说还真有不少人因为记住了这个苦和累,从而发愤读书一举跳出“农”门,很显然,这些人当中并没有我。

    能不能跳出“农”门先不说,就说来自农村的兵,起码挖个沟还不会有啥大问题。

    中午时分,炊事班的饭菜和营部汽车排派来保障的解放卡车一同到了工地。此时饥肠辘辘的我们,猛然间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味,所有人的眼睛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过去,好似在给送餐车上的饭菜行注目礼。

    连长看大家也没什么心思再干活儿了,就让连值班员宣布开饭。到了这会儿,也没那些个穷讲究了,什么“饭前一支歌”,什么连长训话,通通能省则省,填饱肚子才是硬道理!

    炊事班前来送餐的班长招呼各班派人过去领“大盆菜”,其他人自行去桶里打饭。

    所谓大盆菜,就是用脸盆盛的大锅菜。部队里的东西,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专多能,比如这个脸盆,也是脚盆,外出野餐时又是菜盆,特殊时期还可用它来端土端泥,前面说过团大院里的靶场不就是我们的老兵用脸盆装土一盆一盆给垒起来的嘛。

    今天的菜,是白菜炖肉,每个班满满一大盆。说是白菜炖肉,其实并没有多少肉,主要就是白菜和漂在汤面上的一些肥肉。可这时候,谁还挑肥拣瘦啊,就算是只有白米饭没有菜,也能干下去三大碗,何况还有这香喷喷的白菜炖肉!战士们吃得,那叫一个香!

    由于风沙比较大,不少人就躲在送餐车的一侧避风吃饭,可是一辆车哪里遮得住这全连的百十号人?有班长老兵在那里,我们这些新兵就很自觉地不往前凑了,只得端着饭碗背风而立,狼吞虎咽三口两口吃完了事,哪顾得上一碗饭半碗沙!

    吃完饭后,有短暂的半小时休息。可在这野地里如何休息?有这想法的人,一定是还不累或是说还不够累。

    我们的战士可顾不了这许多,你看吧,卡车的一侧就躺倒了一大片,至于新兵更是不择地点随处即卧,甚至还有睡到自己挖的光缆沟里去的,连长嘛,大概是躲进了送餐车的驾驶室里去了。

    大家都太累了,几乎是倒下即着。

    这半小时的休息时间,简直太宝贵了。虽然不能让我们满血复活,但对于缓解疲劳恢复体力还是很有用的。

    和上午一样,下午每个人又分了十米。按说有了上午的半天经验之后,下午的任务应该完成得更快更好,可是结果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全连一直干到晚上七点多,才基本完成,带回驻地吃饭。

    原因就是我所在的排分到了一段近乎于半石质的硬土地段。

    这种半石质的硬土不比普通的硬土,锹根本下不去,只能用镐,有时一镐下去“当”的一声,震得两手发麻,却只刨出一个小坑儿来,搞不好还崩你一脸土屑。这样的挖法这样的速度,一个小时挖不出一米来。

    下午六点多,其他排已经基本完成了分配的任务。

    连长知道了我排的情况后,马上从其他几个排抽调骨干前来增援。俗话说“人多力量大”,果不其然,在大家的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下,又苦战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全部完工。

    此时,天已擦黑。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军记》—30 呼西光缆施工—挖沟初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nk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