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常曰明。常识,因其为常而常常不被识。超常、异常、非常、不正常,才受众视而重视。
文字,文章,文段,文体各不同。见微曰明,自见者不明,兼听者明。
语文高考试题全国卷,此前一直是以“阅读下面的文字” 开始的,说得如此直白,怎么是“露丑”呢?
一字千金,积字成文,读文,不就是从阅读文字开始吗?
可除了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阅读题,用“阅读下面的文字”这一“直白老实”说法之外,古诗文等题,都未保持统一口经,如此“告白”。
为什么?
还有。论述类阅读题,为什么要把文章的题目砍去,塞到屁股后面的括号内?
还有——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这阅读的文本的类别怎么就分得这么有些杂乱、甚至标准前后不一呢?
还有,作文要求考生“明确文体”,这国家级语文考题,似乎也未彻底“明确文体”。
也未弄明白文字与文章、文段的质的不同。
也未弄明白论文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它们算不算文,还是它还是文字的积累;它们算不算有体,题目塞到后面去也是一体。
从去年的事实看来,论述类与实用类的不同,可能不在“论述”与“实用”之分,而在“完整独立”与“片断归类”之别。
能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为什么就不能真诚的直白的说出真相——
阅读下文?
为什么就不能把题目还给文章,不再让文身首异处?
为什么就不能在高考试题上让文体及其标准前后尽量保持一致?
不为别的,只为语文。
只因你是语文素养的高考检测题,语文教育的高级指挥棒,语文学习的法定偶像。
爱你没商量,愿你更美真有语文样。
文样,就是人样。
文固有样,定不会因其字而重伤。
上海卷算个好样。
也许,这正是你的极高明处:让不聪明的考生,不看题目,不顾文体,一头就钻到下面的文字大海里去,忘了什么整体感知、缘境明情、随文而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身永在庐山中。
一读文字,就露读功之丑,就找不着北。高!不是问题的问题,不考之考,实在是高。
这似乎也是一种常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