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历来诗评人推王诗为最,畅诗退而次之。千年居其二,我来试着为畅当鸣屈翻案。
王诗落笔,从容自然,境界开阔,气势宏大。畅诗也是丝毫不逊色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与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同是景物描写。两相对比意境相当,势均力敌。相反,畅诗的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却更有一种卓然孑立,俯瞰苍生的豪迈之情。当然,王诗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直观上来看似乎更富有理趣。这也是人们认为王诗为首的重要原因。那么,畅诗就没有理趣吗?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以天之势,则可围平野,以身作河,则需入断山。这不是在说要顺应自然,素位而行的道理吗?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天势行乎天势,素河流行乎河流。对作者而言,那就是素不为用行乎不为用。相比于王诗的直白说教,这种隐晦婉转,须要读者思考的不言之教岂不更高明。
楼高入云,俯瞰飞鸟,超拔尘世。其视野广阔,意境高远,大有睥睨一切之势。然而望眼之中,平野为天势所围,河流被断山所收,却给人一种隐隐被樊篱束缚无法施展的感觉。这种潜藏在高远辽阔境界中的隐忧烦愁,恰能反应出畅当作诗时的心境。而与前面的意气风发相比,极具反差。这种跌宕起伏的情节,较王诗的一气贯通,显然更胜一筹。
畅当以身作楼,融情于景,物我两忘,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