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要遵循“思维的礼节”

读书要遵循“思维的礼节”

作者: 笑眼潇潇 | 来源:发表于2021-01-07 23:10 被阅读0次

今日阅读书目《如何阅读一本书》(第9-12章)

金句摘抄

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

怀疑是智慧的开始,从书本上学习跟从大自然学习是一样的。

人类头脑看到论述时之敏感,一如眼睛看到色彩时的反应。但是如果眼睛没有张开,就看不到色彩。

不会阅读的读者他们会为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而暂停,却不会为了感到困扰的句子而暂停。

如果你无法放下作者所使用的字句,那表示他所传给你的,只是这个"字",而不是他的"思想或知识”。

培根∶"阅读时不要反驳或挑毛病;也不要太相信,认为是理所当然;更不要交谈或评论。只要斟酌与考虑。”

没有一本书会坏到找不到一点好处的,也没有一本书会好到无懈可击。

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

如果你不靠自己,只想依赖别人为你作判断,那你就是在做奴隶,不是自由的人了。

毫无理解便同意只是愚蠢,还不清楚便不同意也是无礼。

大多数人会以赢得辩论为目标,却没想到要学习的是真理。

人是情绪与偏见的动物,必须用来沟通的语言是不完美的媒介,被情绪遮盖着,被个人的喜好渲染着,被不恰当的思想穿梭着。

一个好的读者一定要熟悉辩论的原则。在辩论时他要有礼貌又有智慧。

诠释一本书的过程是透过言语的媒介,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一场好的辩论是不会为假设而争吵的。

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你都要回顾一下这个问题∶"这究竟有没有意义?”

一个读得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

要成为一个好读者,就要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阅读。

书中要点摘抄: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 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阅读中印象最深的内容:

“思维的礼节”

我们在读一本书,也是在和作者对话,正如与人沟通一样,要有礼有节。

首先对一本书,对作者要有起码的尊重,在没有确保自己读懂前不要轻易去评论,这是作为读者的礼貌。

在开始读一本书时,保持空杯心态,摒弃自己的偏见,用分析阅读的方法去理解作者的主张。

同时读完后能提出问题,找出这本书对自己的生活有哪方面的启发或帮助,是否赞成作者的观点?如有异议能否提出确切的理由?

这就是给予了作者有效的回应,这也是礼节。

特别是对自己不太懂的领域,轻易评论很容易暴露自己的无知。

想到我们写书评,正确的态度,就是在能说出“我懂了”这句话时,再去写。这是对你要评论的这本书负责,也是对读者负责。

以前曾经听到一位资深写作者说,书看一个摘要就能写一篇书评,电影看一个片段就能写一篇影评,当时就觉得不可思议。

读了这本书,更确定这是非常轻佻的做法,并非正道。

由此联想到的其他感悟:

作者建议外在的辅助阅读,比如导读或摘要,要尽量少用。

因为导读不一定是对的,或者不一定完整。

这些我会限制你对一本书的理解,让你有先入为主的感觉。

联想到我经常会去听书,这也类似于一种导读了。

很有可能就导致我对一本书的理解偏差。

而我们线下的读书会,针对一本书,很多人都没读,只是听书就来和大家分享,然后把错误或片面的理解又分享给更多的人。

如果这本书的作者听到,可能会气得晕倒。

记得以前一位写作老师也提到过,经常听书而不读书,你的文学素养会越来越差,因为这些听书书稿都是针对不怎么读书的人,或者读不懂书的人,所用的语言都是容易听懂的大白话,这些都不利于一个写作者文字水平的提高。

对我怎样日常忙于家务的全职妈妈而言,听书虽然不失为一种节约时间的方法,但可以选择听全部书而不是缩略版。

而对一本经典书,如果真的想从书中有所收获,就得老老实实的去读,并力求读懂。

相关文章

  • 读书要遵循“思维的礼节”

    今日阅读书目《如何阅读一本书》(第9-12章) 金句摘抄: 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 怀疑...

  • 非对称性规律与概率思维

    昨天,在读书中突然碰撞到了概率思维,大意是说做事要遵循大概率思维,去做大概率的事,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我把这个问题...

  • 遵守思维的礼节

    从小,我就被身边的人夸奖说“很有礼貌”。 而我的内心对此并没有什么喜悦感。 因为我只是见面时主动打招呼,表示尊敬。...

  • 《设计之下》读书笔记

    《设计之下》读书笔记 1、如何让操作流程简洁? 1)使用自然思维而不是程序思维。 做交互时应该遵循用户的认知,并且...

  • 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七)

    读书的目的:作个会思维有礼节的人!这是在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十章节时的感慨。 脱离学习阶段的读书,我已经为日常...

  • 朋友之间“三不要”!

    一不要疏于礼节。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熟不拘礼”。意思是熟悉的人之间,就不必拘泥于礼节。其实,“熟不拘礼”这样的思维...

  • 遵循读书的规律

    读书有规律 遵循规律可以帮助你收获更多知识。不懂的规律,就没有结果。 读书的规律很常见,很普通,其实你知道但是又不...

  • 宇宙或许是个错误

    宇宙有自己的思维和规律,人作为宇宙一部分,自然要遵循宇宙规律。 人要悟宇宙规律,用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宇宙规律,顺...

  • 恭敬别人要合乎礼节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就是有若,凡是被称谓“子”的都是孔...

  • 你具有“成长性思维”吗?

    今天听樊登读书解读《终生成长》一本书,听到“固定性思维”和“成长性思维”两个概念。固定性思维的人会遵循一定的定式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要遵循“思维的礼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zt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