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一个再小的门店,都能够装下至少数百样的商品,这些商品类型不一样,进货渠道有区别,配送仓储要求不一致,很多门店经营人员疲于应付还手忙脚乱,导致商品管理无序、杂乱,一方面畅销品时常没有货源,另一方面积压品长期滞销,导致损耗较大。
做好商品管理是门店精细化的前提,而零售终端商品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商品的定位、品类分类、价格制定、物流配送、广告宣传、陈列展示、营销推广等都应该纳入商品管理的范畴。应该真正通过“全方位管理、基层宣贯和模块运营”的方式提升门店商品管理水平。
一、做好全方位管理是关键
对于门店而言,商品是一个“流动”的对象,是一个“活动”的物体,商品的状态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应对商品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从开发到运营都要有所涉及。
首先要对门店经营方向进行明确,进而对门店内售卖商品进行定位。引进哪些品种、是否可以上架销售、是不是该时间节点主要的时节畅销品、商品定价是否合理,以及在此基础上,门店销售商品能否实现盈利等。
还应事先考虑到在运输过程中商品的损坏比例、仓储过程中商品的报废数量,与此同时旋床广告设计内容是否合理,能否体现商品特点和品牌卖点,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商品管理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卖场中的货物还是仓库里的商品,都要保证商品时刻保持有序状态,无论是商品的摆放、进出、报损等都要详实记录,以便日后核查。
二、充分贯商品管理理念是基础
在零售门店运营中,不仅需要管理者对商品管理工作重视有加,更需要让一线员工同样加入到商品管理的“大家庭”中,可以说,只有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商品管理的积极性,才真正能将商品管理工作做到实处。
一方面要组织员工学习了解商品运作的全过程、全流程,还要将流程中关键节点、注意要素进行详细介绍,尤其是哪些环节商品容易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什么结果等,让员工认识到商品管理的重要性,督促员工严格执行商品管理规定的各类细则。
要将主动而为纳入员工管理细节中,比如每到周末,门店就要安排盘点仓库中的损坏商品以及退换货商品,仔细检查商品损坏的原因,并且形成报告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
三、分模块化细分商品管理内容
要对商品进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对商品管理进行模块化拆分,针对不同模块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
主要分为商品分类管理、商品状态管理(支货、收货、转货)、商品价格管理、商品陈列管理、商品仓储管理五大方面。
针对不同模块制定相应的模块管理责任,安排专人进行负责跟进,管理者对每个模块的运行质效进行监督,确保商品安全稳定供给流通。
总而言之,只要和商品有关的工作,都应该纳入商品管理的范畴,商品管理与门店业绩息息相关,有效监控和把握商品管理的所有环节,一方面可以减少损失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另一方面可以高效为顾客提供所需,进一步帮助门店提高销售业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