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背影》

再读《背影》

作者: 芯远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23-11-15 16:52 被阅读0次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今日再读朱自清的《背影》,读到前后两段泪已下文字处,我也不自禁两眼泪晶晶。

以前读这番文字没有如此的情感反应,今日和作者产生强烈共鸣想是水到渠成,父母年岁已大,他们的兄弟姐妹纷纷离去,不知还有多少时日可以好好陪伴他们。

他们养育我们用尽了全身心的爱,待我们长大,也做了父母,他们的爱有增无减,正如朱自清笔下的父亲一样,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一些小动作,无不感受到天底下最无私的爱。

我们对父母的付出,犹如偶尔掷在湖面的小石子产生的涟漪,短暂而微弱,是随性的,会随着日常的鸡零狗碎而忘记了关照父母,我们对他们的关爱远不及父母对我们的。

趁父母尚在人间,多陪他们出去走走,陪他们说说话,趁他们还认识自己的儿女,多和他们聊聊天,哪怕就呆坐在身旁。

现代人的寿命逐渐延长,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到了父母都不认识自己的那一天,我会害怕、恐惧,最爱的人明明就在眼前,可他却不认识。

相关文章

  • 再读《背影》

    文|卓耳 读懂已是伤心人。 年少懵懂,不能感受朱自清先生写这篇《背影》时的心情,十几年之后,人近中年,才能真正地感...

  • 【再读】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

  • 再读《背影》

    起初读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学时期。年纪尚轻,觉得那是一篇有趣的文章,而真正“有趣”的地方并不了解。只觉不过是...

  • 再读背影

    子夜 该伸出哪只手 才能触到你憨厚单薄的背影 才能摸到你心宽本份的成因 你送先生的那几颗红桔 正从时光的月台上 以...

  • 再读《背影》

    少年不识愁滋味,再读已是父母身 暑假的高铁,格外的拥挤,手机没电的我,被迫“观察”着身边的这群叽叽喳喳、青春飞扬集...

  • 再读《背影》

    也许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缘故,今天吃过早饭后竟然不知不觉的找出了朱自清的《背影》。再读与初读,掰着手指一数竟然也...

  • 再读《背影》

    少读《背影》,只觉父亲买橘是那么好笑,而今识尽离别滋味,便觉父亲买橘是那么好哭。荏苒时光中,我们心中都有一个疼痛的...

  • 再读《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读《背影》几遍,事隔多年,却清楚地记得父亲那朱红的橘子...

  • 再读“背影”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一直被传诵。而且还被收入课本里。 少时读这篇散文,始终读不出滋味。...

  • 再读《背影》

    《背影》,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篇散文,用质朴的句子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 记得在初中的课堂上,老师曾这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背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gs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