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五一老同学的聚会,成了亲子会。抱着娃来参加的老同学,变成了“豆豆妈”、“北北爸”。以前暗中观察彼此的工作、赚钱多少,现在主要乐趣在于看谁家的娃漂亮,谁家的娃聪明,最明显的是谁家的娃教得好。
娃娃要吃糖,A爸制止了,“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咱樱桃吃。”
而B妈则剥好糖纸,塞到宝宝嘴里,一颗不够就再来一颗。
A爸说对B妈说,你这样宠孩子是害了孩子。B妈笑笑说,你那套方法已经过时了,我这是美国流行的“亲密育儿法”,只有孩子的需求被满足了,长大才能更健康。
一面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另一面是”只有得到充足的爱的孩子,身心才更健康“,看似矛盾的两种育儿理念却又各有各的道理。到底哪种方法才是好的?
让我选,怕选了一种,就错失了另一种的好处。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实践验证出一种育儿理念不对时,也没法再来一次了。
最近看了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是力挺“及时满足孩子需求”一派的,倡导“爱与自由”的育儿方式。
对我启发最大的不是亲密育儿有多好,而是转换了一种对待孩子的思路:根据孩子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对待孩子:在孩子还没有形成独立人格前,要给予充足的爱和及时的回应,而当孩子有了自我之后,要以平等、尊重的方式来相处。
换了一个视角之后,就会发现,是严格还是宠爱的两难问题就自然被消解了。
二
“只有在婴儿期越被及时满足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月有延时满足的能力,对世界也更加信任。”李雪在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要在婴儿时期的需求给予及时的回应,反对定时喂奶等“行为主义”的婴儿训练法。
这背后的理论依据是,婴儿在一岁以前,处于“不分你我”的时期,会将母亲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会造成心里阴影。
而当孩子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又该如何应对呢?
比如以下这些让父母头疼的场景:熊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撒泼一定要买一个家里已经有类似的玩具,该怎么办?到了超市后,什么都往购物车里放,该怎么办?拿起手机或平板电脑,就不松手,整个人钻了进去,该怎么办?
李雪的建议是,“如你所是”地爱孩子,直接点说,就是尊重孩子的欲望。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孩子要怎么样就要怎么样。“孩子可以提需求,父母也可以拒绝,但不要对孩子提的需求予以评判。”
比如孩子要买玩具,父母可以不买,不买的理由可以是父母觉得家里已经有类似的玩具了,但不能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浪费等等。
“去超市前可以和孩子说好,今天只能花100元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只配花100元。”李雪认为,孩子自己会形成欲望与现实之间的关联能力。
管束的界线在于孩子的事情不用管,如果涉及到家长了就要管。
比如孩子一直玩游戏不肯停,妈妈可以说,在10点前如果不洗澡,我就没时间再帮你洗了。我管你,是因为你影响到了我。
将以上的理念进行梳理后,得出了这样的交流流程:当孩子提一个你不认同的需求时,要做的是以下三件事:
1、先克制住想要评判、想要教育孩子的情绪,放下认为孩子需要被教育的执念;
2、共情:先对孩子的需求表示理解,然后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孩子也学着理解你;
3、给出解决方案,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共赢的,即使孩子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也要告诉孩子只是妈妈不能满足你,但还有很多其他的解决方式。
其实,这和成人之间的沟通方式类似,当我们遇到“高难度”对话时,第一步也是要先控制住非理性的情绪,试图理解对方以获得进一步沟通的机会,然后表达自己的需求,希望能得到理解,最后两人商讨出共赢的解决方案。
只是在面对孩子时,我们本能地会以为孩子太小,不懂事,所以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样对待他,而是想用更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孩子屈从,还自认为这是对的教育,是在给孩子立规矩。
三
在1岁之前,尽量无条件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当孩子有了独立人格时,尽量去学着体会他的感受,像面对一个成年人一样地尊重他的需求与感受,进行平等的沟通。
五月底即将迎来新生命的我,常常会陷入第一次做母亲的惶恐与焦虑中,这时能安慰我的是,虽然是第一次当母亲,但我至少当过孩子。
李雪的书里,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当我们养育下一代的时候,是一次治愈自己原生家庭创伤的机会,而童年时的亲子关系又会内化成我们成年后与社会关系的相处模式。
反观自己的童年,是典型在母亲严格要求下长大的孩子。
三岁开始自己一个人睡觉、穿衣服,穿过整个小镇去上幼儿园,正餐之外不能吃零食,不能挑剔穿的衣服,上街时不能要求要买玩具、买零食,别人给的东西不能吃,对人要有礼貌,甚至都不许哭,我一哭她就会更生气……
我的记忆始于三岁,因为从三岁开始我就懂得要按以上这些妈妈说的去做,否则我将看到她严肃地拉下脸,甚至几天不理我。而即便在我都规规矩矩的日子里,母亲也很少与我亲密,拥抱、亲吻这些都不曾被我记得,也许她是要树立绝对权威的形象吧。
在这样的“做规矩”的教育下,我长成了别人家懂事的孩子,但这种过早的懂事带给我的负面影响只有我自己知道。
在李雪的书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李雪说在婴儿时期没有得到过满足的孩子,长大后要么会变成不敢发声,要么无限所求。而我,这两点兼有。
最明显的一点是对小时候被压抑的欲望的巨大反弹。因为小时候不被允许吃零食,现在去超市买零食,还会疯狂地一口气全部吃掉。
还有是性格上的,即便对别人不满意,也不敢正面说出来,而是选择自己生闷气,在别人面前维持老好了人的形象。
在亲密关系上,我也一度很少与人接触。当周围的朋友都已经换了N个男朋友时,我还是单身。结婚后闺蜜才告诉我,她一度觉得我在“那方面”可能有问题。即便和G先生在一起了很多年,他依然感到我是个缺爱的人,总是感慨,小时候缺的现在再怎么补也补不回来了。
成年后,和母亲说起童年她对我的管教,她竟然流了眼泪,后悔小时候对我这么严苛,以至于我现在和她只有客气而很少有真正的亲昵。
母亲说那时我父亲在外地工作,她一个人带着我还要工作,就想如果我很乖,她就可以省点心,而且那个没有儿童心理学的年代,看到懂事优秀的我,母亲一直认为她的教育是成功的。
几年前,当我陷入深深的自卑没有安全感时,也还会在心底责备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直到有一次,我突然理解了她。
有一天下班回家,发现家里的泰迪狗把鞋架上的鞋叼满了玄关,还咬坏了一只皮鞋。瞬间一股火冒上来,扬起手就开始打它,一开始它夹着尾巴缩着头,后来就直接躺在地上露着肚皮向我求饶。
那一瞬间,扬起的手停在了半空中,我突然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冷静下来后,我自问,它真的有犯这么严重的错误吗?不得不承认,我带着工作上的气和压力回家,借着它咬了鞋子的由头,把怒火都发泄到了它身上。
当年我妈既要上班,又要一个人带我,想来压力比我更大吧。
这时才体会到,有了儿女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父母。在迎接新生命到来的日子里,我不停地用看书、讨教经验、思考育儿理念来缓解初为人母的焦虑,尽我所能地去承担起这份生命的馈赠。
但我深知,一定会有疏漏之处,正如当年,我妈也是用她认为最好的方式来养育我。但转念想想,以爱之名的伤害也构成了我之为我的一部分。不论是爱还是遗憾,都是母子一场最为珍贵的留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