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且听风吟哲思散文
读介之推不言禄有感

读介之推不言禄有感

作者: 你的光芒 | 来源:发表于2020-02-26 17:25 被阅读0次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这是千古流传的介之推不言禄的故事。在危难时,介子忠心耿耿,割股救君。后来国君终登大统,论功行赏,庆功的酒宴上却没有介子的身影。有人鸣不平,介子力止:君侯自有天命,非侍臣之功。但下属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实在让人无语,这就是盗贼啊。况且臣子把罪行当正义,君上反而赏赐他们,上下互相相欺骗,实在抱歉,不好意思,爷不陪你玩了。

介子于是决心归隐,这是三观不同啊,道不同不相为谋。其母试探儿子,是不是责备他,让他明白自己的过失。介子又止,如果这样,引人效仿,罪加一等啊。我已经说了,不食他的俸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里可以看见介子的风骨,决绝的归隐,一直到死,从未出山。有人归隐以求仕,眼睛时刻瞄着政坛;有人一心归隐,但求问心无愧。后者介子是也。

传说君侯终于悔悟,带人搜山,介子背母走向更深的山里。有人建议放火三面烧山,介子必出。结果大火几月不熄,草木化为灰烬。人们看见搂着一枯树的母子尸骨。

文公改绵山为介山,以警己过,以念介功。

后来,清明之前的一天设为寒食节,为纪念介子也。

故事最终以团圆作结,大人悔过,小民万古流芳。但那柳树旁大火中一身傲骨,配得上泰山二字。

相关文章

  • 读介之推不言禄有感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 第97篇 介之推

    【读史日历】(第97篇 介之推) 介之推,春秋时代晋国晋文公的忠臣,留下“割股奉君”、“功不言禄”、“功成身退...

  • 《介之推不言禄》小感

    读《介之推不言禄》,在赞叹介之推精神的同时被推母的气节折服。古人对女性的束缚多,较男性来讲,有名的女性极少...

  • 《介之推不言禄》

    〔先秦〕左丘明 晋侯赏从亡者, 介之推不言禄, 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 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 外内...

  • 介之推不言禄

    说在晋文公(公子重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前,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因畏惧被杀而逃亡在外,据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而且...

  • 《左传》介之推不言禄

    晋文公逃难过程中,介之推向来忠心耿耿,曾经割股给饥肠辘辘的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回国后封赏有功之臣,独独忘了曾救过他性...

  • 村夫随笔023|介之推何善之有?

    晋文公重耳上位后,重赏跟他一起流亡的大臣。介之推不言禄,未争功;禄亦弗及,重耳也把他忘到耳朵后了。 介之推曰:“献...

  • 读《古文观止》之介之推不言禄

    《介之推不言禄》讲介之推跟着晋文公在外流亡回国后,晋文公酬劳功臣,独独遗漏了他,他不夸功,不求赏,...

  • 读书随笔·介之推展喜烛之武

    《古文观止·介之推不言禄》阅读随笔 以前读书时听说过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介之推出山,介之推被烧死的故事,但没有了解前因...

  • 过度的奴性,不是偏执强迫,就是包藏祸心: 经典重读《古文观止》(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介之推不言禄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ob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