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905272/d78ec33dd4c251fe.jpg)
很多人经常挑灯夜战学习或工作到两三点,却并没有成为目标领域的专家,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他们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像《异类》这本书的观点,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不是因为拥有过人的天赋,而是持续不断的努力。
“只要10000小时,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格拉威德尔把这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如果你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也就是说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大概需要五年的时间。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他们每天工作12小时,不仅没有称为专家,反而越忙越穷,“一万小时定律”对他们根本就不起作用。
这种把努力和时间捆绑在一起的“成功学”,不知道欺骗了多少人。
其实,一个人的努力成果,并不在于他努力了多长时间,而在于他的有效时间是多少。有效时间,就是你花在有效学习区域的时间。
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的理论,它是由美国商学院教授诺尔·迪奇提出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05272/64cdd94305018c0b.jpg)
在舒适区里,你做的是自己最熟悉的事。你只能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熟练度加强,在这个环境里,你对人和事感到很舒适。
但你的能力也就停留在了这一层面,一旦走出舒适区,你就会面对各种压力而感到无法适应。
比如说裁缝工,你可以用10000小时把衣服做得又快又好,但是那又如何?
一个做了半年缝纫的人同样可以做到90分,你做了5年也不过是95分,你的收入可能只多了几百块,但是再往上走就会碰到天花板,继续努力也很难提升。
这时候,你不太可能跳槽从事其他的工作,因为时间成本太高,你各个方面的精力也很难跟上。
在学习区里,都是你可以学会的知识和技能,稍微努力就能达到的高度,这里充满了新颖和挑战。比如,你可以在下班之后做公众号,通过看书写作进行知识变现。
在这里,你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充分的挑战自我,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能力,这才是让你获得快速提升的有效学习区域。
在恐慌区里,你做的是根本就理解不了的事。这里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远远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无论你再怎么努力,都难以有所成就。
这个区域里,你会感到焦虑、恐惧、不堪重负。每个人对应的区域都不一样,这要根据兴趣爱好,能力边界进行划分。
这个理论的确很有道理,但多数人都处于舒适区和恐惧区,要么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要么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过于焦虑。
实际上,只有在学习区内做事,你才能不断的挑战自我,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
经常锻炼的人都知道,只有你在每次做力量训练的时候,让自己的部分肌肉产生撕裂,在反复撕裂和自我修复的过程中,你的肌肉就会越来越强。
每个正常健康的成人都拥有超过600块肌肉,为什么每个人的肌肉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呢?
那是因为有的人始终处于自己的舒适区,而有的人主动跨进学习区,并将学习区转化为自己的舒适区,他的身体素质自然就比别人要好。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扩大舒适区的过程。不锻炼你的肌肉就会缩水,不动脑你的思想就会生锈,无论是身体肌肉还是精神肌肉,其实都一样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最让你不舒服的话,可能就是对你最有帮助的话,那些让你不舒服的人,可能就是你最应该感谢的人。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能妨碍到你,因为你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本能,如果你每天都在做反本能的事,数十年如一日下来,你就能发生质的蜕变。
欢迎转载或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