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简书发来提醒,我已加入简书三周年了。时间真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三年了,很惭愧也不知不觉别人对我的称呼从师傅变成老师了。
三年前,多少年没有联系的同学有了联系,老同学蒋坤元经常在群里发表文章,真是很羡慕,激起了我想写作的热情。因我曾复读三年,参加过五年高考(文科)失利,为了生活一直在一线工作当一名电焊工,后来创业经历人生许多风雨,所以好想把它写出来。老同学蒋坤元知道后,便教我下载简书。他鼓励我说:“先学着写,写得好坏没事的。”我便在三年前的今天来到了简书。

记得第一次学写文章,一篇文章先在纸上写了几天,修改了好多次。虽然学过电脑有证书,但电脑打字很慢,手机上有手写功能,索性在手机上写了。由于好多年没写了,刚发在简书上文章有许多错别字,标点符号也不正确。
第一个在简书认识的朋友叫木土地。有一次她在我的文章里留言,知道她是常州人,并加了微信,又领我到了一个文学微信群,在文学群是学到了许多知识。也第一次有人称呼我为老师,我当时感觉很难为情,多年来习惯别人叫我师傅的,一下子真是难以接受。
大约写了半年时间,慢慢地认识了一些简友,他们经常帮我指出错别字。当看到愚人林建明老师,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我想要是我也能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是多么光荣。
我把这一想法告诉了林老师,他看了我的文章后,又帮我修改了一篇文章,说,可以的。他给了我一个《德州晚报》的投稿邮箱,结果第一次投稿,便成功地登在了报纸上,我激动了好几天。
我立马把这一喜讯分享到了朋友圈,朋友小陆立马改口叫我徐老师,当时缺少个地洞钻下去。后来又有几篇文章发表在《姑苏晚报》上,老同学蒋坤元介绍我加入了相城区作协。群里的老师互称老师,我也慢慢地习惯了。
我加入简书三年,从师傅变成老师,我想还是称呼我为师傅感觉比较亲切,因为我还是粗人一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