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地过着,窝窝头仍是饭桌上雷打不动的常客,它依然是耀眼的金灿灿的颜色,一如既往地绽放着它的美丽。
但三丫却对它们提不起兴趣了,只在饿狠了的时候才啃几口,更多的时候她宁可喝一大碗棒子面糊糊。
现在她最大的愿望是让爹早点儿回家。可是,这么多天过去了,黑柱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她隔三差五地问:“娘,爹啥时候回来?”
“咋?又想你爹了?”翠英总是笑着说,“快了!等蓝本本上攒够白面就回来了!”
“那啥时候才能攒够呢?”她又问。
“这还不快嘛,粮本上每月都有细粮进账。”翠英回答的模棱两可。
“上次爹说休几个班,回来好好陪咱们,他不会说话不算话吧?”她记得清清楚楚,在城里车站候车时,爹亲口说的。
“那不能。不过连休几个班,他得跟人家调,需要点儿时间。”翠英解释得挺合理。
“唉,娘怎么总是为爹找那么多借口啊!”她叹着气,无奈地看着她的亲娘。大人的世界永远那么复杂,休个班还得调来调去的。
还能怎么办呢?继续等爹呗!
余下的日子,她的胃口越来越差,吃的也越来越少,原本肉乎乎的小脸居然露出了尖下巴,看着让人心疼。
翠英知道,几个孩子中属三丫最挑嘴,这段时间光吃粗粮,有日子没见荦腥了,她的宝贝闺女这是又嘴馋了。
“三儿,想吃玉米饼不?娘给你烙饼吧!”她试探地问着。
“好啊!”三丫的眼睛一亮,大声说:“我要吃两面焦黄焦黄的饼,像上次在爹那里烙得那么焦!”
“总吃窝窝头,我也吃够了!烙玉米饼比窝窝香多了!”二丫也附和着说。
“娘,在饼面上刷点儿油,吃起来更香!”大丫提议着。
“行,给你们三个小馋猫刷油!”翠英笑着打趣她们,“下辈子别托生在我家了,我快养不起你们了!”说着,她起身去活面了。
玉米饼很快烙好了。果然是双面焦黄的,翠英真得在上面刷了油,还是双面刷。
橙黄橙黄的玉米本色,点缀着焦酥焦酥的表皮,又透着油亮油亮的光泽,这玉米饼的卖相太好了!惹得仨孩子连连赞叹。
“这饼看着咋这么好看呢!”
“娘的手艺越来越好了,看得我都流口水了。”
“比外面卖的看着还好呢,我都不忍心吃了!”
……
大丫、二丫迫不及待地掰了一块,咬了一大口,又是一番赞美,翠英很受用,眉毛不由自主地扬了上去。
相比之下,三丫倒显得淡定了许多,她尝了一口,确实比窝窝头好吃,但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没有上次在城里吃到的香。
之后,翠英给她们换着花样地做着吃。除了烙饼子,还做了贴饼子,就是炖菜的时候在大锅四周贴一圈的饼子粑粑,菜炖熟了,饼子也熟了。
当然喽,烙也好,帖也罢,都是玉米面做的。偶尔,她也蒸个玉米发糕,面发得恰到好处,里面再洒上稀罕的白糖,吃起来松软又香甜。大丫、二丫吃得可欢了。
三丫嘴里喊着好吃,可是饭量却大减,从前的她不输两个姐姐,现在连姐姐的一半都不及。她的下巴更尖了。
翠英了注意到了小老三的变化。往常活跃的她现在竟变得终日恹恹,眼睛没有光了,话少了很多,也不再蹦蹦跳跳了,更不爱出去找小伙伴玩耍。
有一次,妮妮寻上门来,唤她出去玩,她不愿出门,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好朋友打发走了。
翠英看在眼里,不由得忧心忡忡,她的小老三不爱吃饭,也不爱玩,整个人懒洋洋的,该不会是生病了吧?
想到这里,翠英的心咯噔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