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经济·贸易中美贸易战
乌有帝国(七十三)大国小民的命运抉择

乌有帝国(七十三)大国小民的命运抉择

作者: 3721e057ea8d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08:44 被阅读40次

一百一十九 身不由己的抉择时痛苦的,你看似自己做了决定,实际上做决定的始终是命运。

近日,乌七金的妻子为了儿子的事特别苦恼,以至于整夜的失眠,因为这段时间乌七金的儿子因为工作方面的事情情绪特别低落乃至于有时候完全失控。

为了开导妻子和儿子,乌七金苦口婆心地沟通了一番。

乌七金说,帝国二年,由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拉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阿尔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

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举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

用表格概述如下:

如同博弈论的其他例证,囚徒困境假定每个参与者(即“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

参与者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话,此策略称为“严格劣势策略”,理性的参与者绝不会选择。

另外,没有任何其他力量干预个人决策,参与者可完全按照自己意愿选择策略。

儿子问,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项策略,才能将自己个人的刑期缩至最短?

七金说,两名囚徒由于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选择;而即使他们能交谈,还是未必能够尽信对方不会反口。

就个人的理性选择而言,检举背叛对方所得刑期,总比沉默要来得低。

试设想困境中两名理性囚徒会如何作出选择:

若对方沉默、背叛会让我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

若对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对方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会选择背叛。

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选择背叛。

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

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均衡,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对方,结果二人同样服刑2年。

这场博弈的均衡,显然不是顾及团体利益的最优解决方案。

以全体利益而言,如果两个参与者都合作保持沉默,两人都只会被判刑半年,总体利益更高,结果也比两人背叛对方、判刑2年的情况较佳。

但根据以上假设,二人均为理性的个人,且只追求自己个人利益。均衡状况会是两个囚徒都选择背叛,结果二人判决均比合作为高,总体利益较合作为低。

这就是“困境”所在。

例子漂亮地证明了:非零和博弈中,最优和均衡是相冲突的。

七金接着说,由囚徒困境可以推出你目前所处的员工困境:

一名经理,数名员工。

前提,经理比较苛刻。

如果所有员工都听从经理吩咐,则奖金等待遇一样,不过所有人都超负荷工。

如果某人不听从吩咐,其他人听从吩咐,则此人下岗,其他人继续工作。

如果所有人都不听从经理吩咐,则经理下岗。

但是,由于员工之间信息是不透明的,而且,都担心别人听话自己不听话而下岗,所以,大家只能继续繁重的工作。

七金问儿子,讲到这里你明白点什么了没有?

囚徒困境的主旨为:

囚徒们如果彼此合作,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无罪开释)。

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 

儿子接着问,您讲了这些关于囚徒困境的问题,这和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乌七金说,乌有帝国的草民们,大都是奉公守法的模范,在日本人时期多半都能领到良民证,在现在呢,也都能领到身份证、暂住证,这些人里,除了新闻里经常提到的那“一小撮”外,大概一辈子也不会成为囚徒的。

但是不然,窃以为,每个乌有人都在同步程度地陷入了“囚徒困境”之中。

举个例子来说,乌有人闯红灯大概已成为了民族传统,只要没有警察,车也不是很多(当然,后一条并不是必要条件),便总是会有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人民群众闯过去。

但是,要知道,乌有人的时间观念起码不是世界上最强的,现在也不是那个“只争朝夕”的年代,闯红灯者应该不是为了一单几百万的合同或者阶级弟兄的生命去争分夺秒。

但是他们所付出的,则是自己生命的危险,难道他们并不重视生命吗?

当然不是,国人也许是一个最珍惜生命的族群——毕竟张悟本、王林等等大师出现在我们这个社会——那么又是什么使乌有人放弃了能够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即共同遵守交通秩序),而宁愿舍本逐末呢?

我曾经在与一名出租车司机聊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该司机首先大骂城管,说“这帮孙子”的所有日用品无一是自己购买的,都是搜刮民脂民膏所得,实乃一群败类蛀虫,云云。

但是说着说着,司机话锋一转,提到自己就认识某一城管队长,此人在片区里下馆子从不花钱,某一次,这个司机就和该队长外出豪饮,至结账时,老板满脸堆笑,宣布免单。

“嘿嘿,你可不知道我们多有面子。”

此时此刻,这名司机竟然开始面露自豪的神情了。

说到这里,你们大致已经能够看出问题所在,乌有帝国有规则,也制定了一些秩序,但是这种所谓的秩序并不一视同仁地适用于所有人。

相反,它似乎是某种标准,它告诉大家:达到某种地位的人,就可以违反之。

凡是能够不遵守秩序的,不是有权者,就是聪明人,当这些人破坏秩序或法律的时候,人们一开始痛恨其损害了自己的合法利益,但是久而久之,则演变成羡慕妒忌。

所有人都认为,守法与否,只能证明能力与否,这与道德无关,一个人是否有权力,取决于其是否滥用权力,也就是说,权力不滥用,在乌有帝国就不能称之为权力。

他必须要背叛某种法则,方可显出与众不同。

在囚徒困境之中,囚徒们是否获罪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犯罪,而在于他们是否选择(首先)背叛狱友。

在我们这个社会,我们是否值得尊敬,不在于我们的道德和情操,而在于我们是否背叛某种规则。

虽然囚徒可以选择共同进退,并最终皆大欢喜,但他们不会如此。

我们也可以老老实实地遵守一切规则,构建一个“河*蟹社会”,但只有傻子才会真的相信——因为,我不去背叛,别人也会,而且会先于我背叛,并以此胜出。

据说,“囚徒困境”有一个相反的例子,那就是在日不落帝国,报亭多半是无人看守的,阅报者自觉投入硬币,并自行取报,从未有失窃之虞。

说到这里,你们一定会慨叹日不落人素质之高,堪为楷模,但是这并不是解决囚徒困境的关键所在。

囚徒困境之所以成为困境,关键是由于囚徒本身就置于一种不公平的环境之下,因为他们真正犯罪有否已经毫不重要,法律在这里并不起效,而是认罪减刑(plea bargain)的做法。

而认罪减刑,即不合法,也不合乎于道德,更不公正。

在我们这个社会,人们同样存在于不公正之中,在这里,权力不受监督而导致滥觞,因此滥用权力已经从真正的当权者传播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其结果是无权者也跃跃欲试,以违反各种规则作为彰显自己的手段,因为他们(或者说,我们)认为:

一、 遵守规则是在助纣为虐;

二、 不遵守规则说明了我的权力与机智。

以上两个因素大概都是理性判断,似乎都能够最大化地体现出个人利益,因此,难怪人人都去闯红灯呢?

难怪马路上的车辆都在千方百计地占取微不足道的便宜。

难怪执法者也会去钓鱼执法(因为法律甚至都不被执法者自己所尊重)。

难怪人们只尊重权力,而不是法律(因为法律被权力所控制,而非相反)。

也难怪从买火车票到子女就学都要去托关系,而这种行为本身,从来都不会给我们造成任何道德上的负担。

当一个社会成为这样的权力社会而不是契约社会或法治社会的时候,不仅规则失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陷入恶性循环:

囚徒选择背叛,是因为利益模式告诉他,自己与另一囚徒处于“敌我”关系。

我们选择背叛,是因为社会利益模式是利用与被利用、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之间毫无尊重,只有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别人收益,在某种程度上,本人便已经吃亏,因此必须抢先之。

而所谓抢先,便只能恶性竞争,只能背叛社会、道德规则。

是的,我们都是囚徒,因为我们只要有机会,就会去选择背叛,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社会的权力架构本身就置我们于这一尴尬境地。

如果你的身边都是谎言、阴谋和骗局,谁也不会成为清白的幸存者——“囚徒困境”乃是由于其处境而非囚徒本人所来决定。

在此,我们只能冥想: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报亭也能够无人售卖,并无人偷窃。

不过,它并不取决于卖报者或买报者,因为只要报纸上还有谎言,这一天就很难出现。

乌七金的儿子说,爸,您说了这么多,我想起一事,前年我在鹏城的朋友阿海和阿强飙车被巡捕拿下了,扔在拘留室过夜。

阿海心里不踏实,想明早就回家。

要明早回家只有一招,那就是把阿强开赌场的事卖给巡捕。

阿海寻思干这事也瞒不过阿强,索性就跟阿强摊牌。

阿强大吃一惊:你凭什么呀?

阿海说:你道破了我在外面包养的事情,不怪我搞你。

阿强说:我们俩混江湖圈子可不止一天两天了,你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阿海说:我现在家庭第一,还讲什么江湖道义。

阿强说:奉陪,我可就把你开房piaochang的事卖给巡警了。

这不正是您所说的囚徒困境嘛。

乌七金说,是的,囚徒困境模型中,双方的出发点不是伤害对方,而是自利,由于自利而导致对方受伤害。

如果一方举报对方,而对方不报复,那是最赚的,可以当场释放。

如果双方合作,结果次之,拘个一周就回家了。

如果双方对抗,结果再次之,坐一年牢。

如果被对方举报而不报复,结果最惨:坐两年牢。

乌七金接着说,就像昨天在乌有群里,你牛爷陈叔讨论的特里芬难题一样 <乌有帝国(七十二)金融危机的超级死结> ,其实囚徒困境模型也被广泛地用来理解军备竞赛和贸易战的机理。这不,今天晚上他们现在又在群里热火朝天的讨论中美关系了。

陈六土在群里说,在合作性的贸易关系中,双方都减免对方产品的关税,双方获益。如果一个国家单方面提税而对方不敢报复,那么这个国家就获得更高的收益了。因此,合作的双方经常会有破坏合作的动机。之所以合作能够维持,是因为对方也会通过提税来进行报复,考虑到互相报复的后果,贸易争端的双方往往会寻求妥协,重新回到合作。

乌七金加入讨论说,美国扬言对中国一些产品加征关税,由此影响的中美贸易关系是否属于囚徒困境,还需观察。如果美国政府只是希望在中美贸易中更大获利,无意伤害中国,那么,中美贸易争端就符合囚徒困境模型,双方贸易争端的前景并不十分黯淡,双方有很多机会找到共赢的出路。

陈三石说,例如,在高技术领域,美国政府对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实施极为严苛的管制,导致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非常低,而中国明显对美国高技术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双方可以在高技术领域进行探讨,中国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实施最终用途/最终用户的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美国放松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障碍。

这样,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总额可以大幅度扩大,中美贸易失衡会得到明显修补,中美贸易争端会缓解。

陈六土说,如果美国的目的是打击中国的高技术产业,那么,中美贸易争端就不属于囚徒困境,中美之间就难以找到共赢的出路,中国只好采取强力措施保护自己的高技术产业。我们可以根据今后一段时间美国提出的各种要求,判断美国的动机是自利还是害人。

刘三火插话说,举个简单,就是你家是种香蕉的,隔壁老王家是养鱼的,你拿你家的十斤香蕉跟隔壁老王换二斤鱼吃。

在你们交换的过程中,没有第三者来收你们两个的交易税,老王家媳妇也不对你的香蕉挑挑拣拣,非说你家香蕉不天然不环保,当然你也别说什么老王家的鱼吃猪粪的事。

最后你晚上来了个烤鱼,吃完很精神,媳妇也满意。

老王呢,吃了香蕉,还拿香蕉皮喂了鱼,你们两都觉得很高兴。

这时候,乌七金儿子也在群里发问,那我家也有地,我就不能养鱼?老王家后院也空着,老王就不能种香蕉?

陈六土说,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陈三石说,这又不得不提到所谓的机会成本,资源的有限性。

刘三火接话说,意思就是,你即使再有本事,也没法一边种着香蕉一边养鱼,你只能在香蕉园里干完活,再去鱼塘。

那么你既然是种香蕉的,种香蕉的本事比较大,量化一下,你一个小时可以生产五斤香蕉,如果这个小时你跑去养鱼,只能养出半斤鱼。

老王比较擅长养鱼,对香蕉这种事不是很在行,一个小时他只能种出四斤香蕉,但可以养出一斤鱼。

结果,大家发现,你一个小时生产出的五斤香蕉,正好等于老王一个小时能生产的一斤鱼,你看,这恰好是你们之间交易的价格,但如果你和老王都又种香蕉又养鱼,就特么杯具了,不信我们算个账。

假设你跟老王每天都工作8小时,如果你只种香蕉而老王只养鱼,你们的所得是:你得到8X5=40斤香蕉,老王得到8X1=8斤鱼。你们一共得到了40斤香蕉和8斤鱼。

而如果你跟老王都非要什么都干,于是你们都拿出一半时间养鱼种香蕉,于是你们的所得变成了,你4X5=20斤香蕉, 4X0.5=2斤鱼.

而老王则4X4=16斤香蕉 ,4X1=4斤鱼,你们一共生产出了20+16=36斤香蕉和2+4=6斤鱼。你们总共比单独只干一件事损失了4斤香蕉加两斤鱼。

乌七金儿子问了,那隔壁老王不是个傻逼,你养鱼并不比老王差,你香蕉还比老王种的好,所以你还是可以又种香蕉又养鱼。

刘三火说,是的,你这样做并没有错,但我告诉你,即使你养鱼不比老王差,你还是单纯种香蕉更合算,不信我们继续算账。

现在你养鱼也能跟老王一样,一小时搞一斤鱼出来。

你四个小时种香蕉所得20斤香蕉,4小时养鱼得到4斤鱼,老王4小时种香蕉得到16斤香蕉,4小时养鱼得到4斤鱼,你们一共得到了36斤香蕉和8斤鱼。

还是比你们单独只做一件事少。

陈六土说,看到没有,即使你什么都比老王强,也不要什么都干,只干相对最擅长的事,最划得来。

而且因为比较优势,你可以跟老王进行议价,比如拿四斤半香蕉跟他换一斤鱼,对你来说,省了半斤香蕉,因为你生产一斤鱼的时间可以得到5斤香蕉。

而对老王来说,他要自己生产香蕉,则在一条鱼的生产时间内只能得到四斤,这样他也相当于多赚半斤香蕉。

乌七金说,看到了吧,自由贸易使双方都得利了。

陈六土说,因此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并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

乌七金儿子问,中国和美国之间有比较优势吗?

陈三石说,当然太有了.....

乌七金儿子问,可以细说吗?

陈六土列表说,

中国的优势:

1、劳动力充足、素质不低而相对廉价

2、劳动力耐受力强,也就是低人权优势

3、白左少,环保动保压力小

4、政府前所未有的重商主义,恨不得每个城都来个开发区

5、人口多,市场大

6、......(一大堆)

美国的优势:

1、工业化生产的农业极其强大

2、原油储备多,能源技术超级牛

3、科技强大至极,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民间创造力极强

4、金融业服务业第三产业极度强大,华尔街和好莱坞的玩法几乎不可复制

5、军事力量强大,全球步武,货币世界货币

6、人口在发达国家中最多,市场大

7、......(一大堆)

陈三石说,你看,中美国的比较优势如此明显,于是形成了分工,美国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服务业产品和农产品,中国向美国输出低端工业品并有相当多的加工贸易,同时美国为双方贸易提供了事实上的军事保护,军事开支费用隐含在美元全球货币地位里,美国政府向所有使用美金的国家征收铸币税。

乌七金儿子就问了,那看上去牢不可破的贸易关系,怎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呢?

乌七金说,其实中美国也处于囚徒困境中。

中美国不同的意识形态,让彼此很难理解对方的某些行为,始终缺乏真正的互信,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过去几十年,年年互骂,生意年年照做,怎么今年就这么多麻烦事?

乌七金儿子问,北韩作死又不是今天才开始的,怎么就突然拿北韩玩命说事?

陈六土说,这是因为,经济发展中的固有矛盾已经到了不得不爆发的时刻。

在上面说的中美经济循环中,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种平衡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陈三石说,我们想一下,30年前,中国在生产出口什么?

鞋帽袜子布娃娃,外加一点原料性质产品。

现在在出口什么?

手机电视汽车船舶机床,甚至偶尔还玩玩文化产品。

在科技上美国依旧有压倒性优势,但这种优势在生产领域,已经比30年前不知道小了多少,毕竟那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生产,技术和管理不断的引进。

美国资本在计算成本后,源源不断把各种工厂从美国搬到中国,中国的产能已经大到可以让全世界工厂都停工的地步。

这种情况再持续,全世界人民表示都将无饭可吃,争端爆发理所当然。

陈六土说,当然中国问题也不小,一些莫名其妙的经济政策,导致中国输入型通胀叠加债务杠杆,货币发行量不断创新高,房价暴涨,各种生活生产急剧上升,反过来又影响国际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加上一些“你懂的”原因,慢慢的不少资本在逐渐外流,老百姓表示无语。

一方面经济实力上升让中国有了在局部挑战美国的能力,另一方面经济形势始终难以彻底好转又导致民族情绪上升---生活充满希望和期待的人是没功夫喊打喊杀的。

经济因素永远是最致命的根本原因,不是上世纪初横扫全球的经济危机,大家失业人群无所事事生活困窘,德日会走上那条不归路吗?

乌七金儿子问,那美国呢,

陈三石说,美国日子也不好过,大量工厂搬到中国,连当年威名赫赫的底特律,都几乎成了死城。

美国虽然说从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但这些好处并没有普惠全民,财富有越发集中之势。

为了抚平这些民众,政府必须拿出大量福利补贴人民。

同时逆差和资本输出造成美帝债务极高,大家可以关注下美国新闻,我打赌到年底,国会不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联邦政府就得关门。

陈六土说,过去20年中,美国越来越像欧洲国家,顶层富豪全球避税、慈善避税、各种花式避税,白左各种要求补贴,连变性人都要进军队拿军费做手术.....

底层失业者无税可交,负担越来越多的压在中产身上。

拿社保的失业者从奥巴马上台时的2000万到他下台时候的4500万。

失落的美国中产白人终于在大选中爆发,选出喊出贸易保护主义口号的总统,川普上台后,用北韩问题做引子,即将勾出中美贸易战。

乌七金说,双方的囚徒困境在于:双方都有各自很难解决的国内问题,都指望让对方帮自己缓解压力甚至承担代价。

美国人觉得委屈的地方是,我都帮你这么多年了,从WTO开始到现在,连维持贸易必须的航道军费都是我在开支,你现在帮我一下不行吗?

中国的委屈是:你特么吃亏了吗?

拿纸头换我实物,我存的几万亿美金说到底不就是在帮你?

再说我现在也很困难,你就不能继续帮忙?

陈六土说,说到底这毕竟是两国不是一国,都希望输出本国内部矛盾,这就是两国友谊小船不平稳的原因。

陈三石说,但这并不是自由贸易的问题,而是贸易还不够自由的问题。

假设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政府壁垒,包括国境壁垒和意识形态壁垒,你以为中国人不会把底特律房子都买了,然后变成一个中国城?

在完全自由竞争的情形下,两国会逐渐融为一体,双方的成本和生活差距会拉平,干一样的活,拿一样的钱。

陈六土说,可惜这不可能,世界远未大同,这方面政客们不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特权,那方面老百姓也不愿意突然降低生活质量,虽然根据自由贸易原理,总体福利是上升的,但那与我何干?

乌七金说,都愿意跟比自己好的平均下,谁愿意跟比自己差的平均?

所以两国的问题并非自由贸易问题,而是不可能做到完全自由的问题。

陈三石说,不管怎么讲,我是坚定的支持自由贸易的,关税壁垒也好,市场准入也罢,都low爆了。

陈六土说,单独解决一国问题,至少从理论上说,都是可能的。

拿中国来说,破除利益集团,解决地价和中间成本问题,这么大的国家,完全可以形成产业互补的格局,高科技服务业在沿海,资源省大力搞工业升级,让产品更有竞争力,让人民更自由的思考,聪明的国人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科技进一步更新,连研究带借鉴,高中低端商品统统横扫全球,国人自由富足,国家繁荣强盛。

乌七金说,好了,这就是伟大复兴。

陈六土说,对美国来说,别那么娇贵,低端工业照样做,该加班加班,工资按照生产率来,环保动保别搞那么白左,拿出十九世纪西进的玩命劲头。

本来高科技就牛到爆炸,劳动力又不是很缺,也能做到高中低端全横扫,连农产品都能把任何国玩死。

陈三石说,说一千道一万,一国竞争力在于生产率,而不是其他。

中国做到美国做不到,中国复兴美国沦落,反之,美国做到中国做不到,美国重新伟大而中国沦落。

乌七金说,双赢格局逐渐变成零和博弈,都做不到,继续混日子混到哪天算哪天。

但这并不是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如果都做到,整个世界都杯具了。

乌七金儿子问,为什么?

陈六土说,因为世界容不下两个高中低端都横扫的国家!

他们这样玩法,最后只能有一个国家留在地球,可是现在又是核时代,难道要互相毁灭,都不过日子了不成?

陈三石说,因此这个选项不能成立,成立了我们就可以倒数生存时间了。

中国也没什么复兴可言,美国更谈不上再次伟大,都毁灭了还谈什么呢?

乌七金儿子问,中美会有贸易战吗

陈六土说,看来很难避免,因为挟民意上位的川普,必须对他的基本选民负责,美国政府的巨大债务负担也让他对那些对美大顺差国横竖看不顺眼。

上台后的川普发出一系列大招,比如税收改革,比如医保改革,比如大基建。

陈三石说,但是这些大招目前都遇到很大的阻力,如果再在贸易问题上不履行承诺,他的基本盘就会发生问题。

乌七金儿子问,但是,打贸易战能解决美国问题么?

陈六土说,也难,只要总体成本还比中国高,就没法避免资本重新流入中国。

牛保守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陈六土说,川普除了要摆平国内大资本和建制派的阻碍,还要面对国内越来越白左的环境。

陈三石说,玻璃大王曹德旺投资美国,结果很快遇到工会问题,这还没遇到环保问题,整天有人罢工闹事,也是成本不是么?

陈六土说,如果美国朋友们不改他们一定要当高等人的观念,不改他们干一样的活要拿比世界其他地方工资要高的多的观念(刨除制度优势后高出的部分,制度优势叠加的福利是完全正当的),川普的努力注定是昙花一现,加上不断改变的美国人口结构,想要重新伟大,难度不小。

乌七金说,中国的事都不想再说了,高科技没高过美国,某些生产成本快高过美国了,虽然天天喊防止脱实入虚,但这种博弈玩法实质就是:谁搞实业谁二逼,谁搞诈骗谁牛逼。

陈六土说,你说的诈骗应该不是那些低档传销小骗子,而是那些PPT做的非常好的中骗子以及不可言说的大骗子们吧。

陈三石说,怎么重新树立诚实致富光荣、抢劫致富可耻的观念和社会环境,才是摆在中国面前真正的问题,至于什么贸易战、超级301条款和其他所谓的惩罚措施,根本不算事。

陈六土说,谈到后果,贸易战的后果永远是两败俱伤,最后就比韧性,双方各有优势:

美国实力更强可选贸易伙伴余地大,中国人忍耐力和政府控制力超强。

甚至各自内部的压力让双方以某种形式,比如代理人形式走向战争也并非不可能,我等小民,只能祈祷两大巨人的战斗波及面尽量小点。

免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乌七金说,中国人真很伟大,瘸着一条腿跟世界赛跑,居然跑到今天第二的位置。

陈六土说,真想看看,不瘸腿的中国人,跑起来的样子。

陈三石说,已经很晚了,作为吃瓜群众,大家还是洗洗睡了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点到为止。

相关文章

  • 乌有帝国(七十三)大国小民的命运抉择

    一百一十九 身不由己的抉择时痛苦的,你看似自己做了决定,实际上做决定的始终是命运。 近日,乌七金的妻子为了儿子的事...

  • 大国小民。

    原来你根本不想变得更好 时间会把一切磨损侵蚀殆尽 任何东西都不能永远延续 一切都会消失——人、动物、风景、记忆 齿...

  • 大国小民

    如果不是单位活动,或许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进电影院,更不会到电影院去看一场纪录片。 看某部电影,那是众多单位都进行...

  • 大国小民

    国家已高高站起 臣民还匍匐在地 号称要复兴传统 仍高举马列主义 你也读托克维尔 又反对司法独立 决意与风车相抗 却...

  • 大国小民

    一直很想写他们的故事。 小时候,隔我家两户的李家在村里算是富户。李阿姨在乡里的卫生所取药打针,有点像现在的护士。李...

  • 大国与小民

    大道与小民 (读书随笔) 做企业管理的时候我就想通了一个道理:大集团的管理模式不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如果非...

  • 大国小民

    最近是电商狂欢的日子——双十一,但似乎没往年的热闹与喧嚣。 因为现在就职公司,所以会比较关注双十一前后的营销态势,...

  • 小民的大国梦

    今天很荣幸站在这和大家说说,我的故事。接下来我主要谈三个年份,时间点连成一条线,通过这样一条线,大家可以看到一个9...

  • 乌有帝国(八十三)东山再起

    相关剧情章节: 乌有帝国(五十五)淘金地:高棉梦 乌有帝国(六十)币圈暴富梦 一百二十九 东山再起,抑或输掉裤衩。...

  • 大国小民 ——活着

    有人愿意沉浸在喜悦里,有人愿意沉浸在悲伤中,有人活着就是一出悲剧,有人离开是释然的解脱。 多年以前,我任然以为所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乌有帝国(七十三)大国小民的命运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wp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