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两性情感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搞定熊孩子之《正面管教》第四章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搞定熊孩子之《正面管教》第四章

作者: swanlin | 来源:发表于2017-06-13 08:21 被阅读0次

【6.13/正面管教/第4天/第4章打卡】
第四章讲的重新看待不良行为。对于2岁10个月的儿子,目前的行为我总结了一下多半是寻求关注。

问题:

  1. 大人以什么方式对所谓的“孩子的不良行为”承担“责任”呢?
    回答:既然我们要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应该学会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能够成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并且将我们的行为转变成鼓励孩子的行为改进,并且又不损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我们就能够自己先“暂停”以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直到我们能够深思熟虑而不是不假思考地对孩子作出反应的时候。
  2. 对于现在我们所说的不良行为,还可以用哪些其他术语来表达?
    回答:“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缺乏技能的行为”、“爬行动物脑操纵的行为”或者“发展适应性行为”.
  3. “四种错误的行为目的”是什么?
    回答:
  4. 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5. 寻求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6. 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7. 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8. 孩子的每种错误目的背后的错误观念是什么?
    回答:
  • 寻求过度关注或寻求权力有助于他们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 报复会使他们在没有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得到补偿;
  • 放弃是他们的惟一选择,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自己不够格。孩子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如果你问孩子为什么要做出不良行为,他们会说不知道,或者会给出一些其他借口。
  1. 为什么识别这些错误的行为目的非常重要?
    回答:孩子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如果你问孩子为什么要做出不良行为,他们会说不知道,或者会给出一些其他借口。
  2. 能帮助大人识别错误目的的线索有哪两条?
    回答:
  • 第一条线索大人对孩子行为的情感反应。初看起来这好像很奇怪。你可能会疑惑自己的感觉怎么就能让你知道孩子的错误目的。如果你留心体会自己的感觉,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 第二条线索当你要求孩子停止其行为时,孩子的反应(第60-61页“错误目的表”第四栏)。
  1. 对每一种错误目的的行为,大人的第一心理反应分别是什么?请逐一回答。
    回答:
  • 寻求过度关注 (操纵别人为自己奔忙或得到特殊服务):心 烦;恼 怒;着 急;愧 疚。
  • 寻求权力(我说了算):被激怒; 受到了挑战;受到了威胁; 被击败;
  • 报复以牙还牙):伤害;失望;难以置信; 憎恶。
  • 自暴自弃(放弃,且不愿别人介入):绝望;无望;无助;无能为力
  1. 当你要求孩子停止错误行为时,他们会怎样反应?请就四种错误目的逐一回答。
    回答:
  • 寻求过度关注 (操纵别人为自己奔忙或得到特殊服务):暂停片刻,但很快又回到老样子, 或换成另一种打扰人的行为。
  • 寻求权力(我说了算):变本加厉;屈从而内心不服; 看家长或老师生气而觉得自己赢了;消极对抗
  • 报复以牙还牙):反击;伤害别人;毁坏东西;以牙还牙;行为升级,或换另 一种武 器。
  • 自暴自弃(放弃,且不愿别人介入):更加退避;消极;毫无改进;毫无响应。
  1. 你可以用来纠正每一种错误目的行为的有效反应或行动有哪些?
    回答:
  • 寻求过度关注 (操纵别人为自己奔忙或得到特殊服务):通过让孩子参与一 个有用的任务,转移孩子的行为。“我爱你,而 且......”(例如:我在乎你,等会儿会花时间陪你。)安排特别时光,建立日常惯例。花时间训练孩子。召开家庭会议或班 会。默默地爱抚孩子。设定无言的暗号。
  • 寻求权力(我说了算):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并请求孩子帮助。既不要开战也不要投降,而是撤离冲突,让自己冷静下来。坚定而且和善。不说,只做。决定你该做什么。让日常惯例说了算。 培养相互的尊重。给予有限度的选择。在设立一些 合理的限制时得到孩子的帮助。坚持到底。鼓励。 引导孩子把权力用在积极的方面。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 报复以牙还牙:处理受伤的感觉: “你的行为告诉我,你一 定觉得受到了伤害。能和我谈谈吗?”避免惩罚和还击。反射式倾听。做出弥补。鼓励其长处。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 自暴自弃(放弃,且不愿别人介入:表达对孩子的信任。 小踏步前进。停止批评。 鼓励任何一点点的积极努力。关注孩子的优点。 不要怜悯。不要放弃。设置成功的机会。教给孩子技能,示范该怎么做。真心喜欢这孩子。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鼓励,鼓励, 鼓励。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1. 为什么这四种目的被称为错误目的?
    回答:因为这些目的建立在该怎样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观念之上。
  2. 孩子的行为并不以事实为基础,而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回答:以自己认为真实的东西为基础
  3. 孩子在以不良行为告诉你什么?
    回答:孩子希望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4. 为什么你会难以记住孩子真正想告诉你的是什么?
    回答:要识别孩子行为目的背后的错误观念及其错误目的绝非易事,因为孩子可能以同样的行为来达到四个错误目的中的任何一个。例如,孩子可能以不做家庭作业来获取关注(“嘿,看看我,你看我”),来显示权力(“你制服不了我”),来寻求报复(“你觉得我的成绩比我更重要,这让我很伤心,所以我也要让你伤心”),来表示自己无能为力的感觉(“我真的不会”)。理解孩子的目的非常重要,因为对于不同的目的,有效的干预和鼓励方式是不一样的。
  5. 孩子行为不当的时候,为什么可能会拒绝你积极冋应的努力?
    回答:对于我们这些家长和老师来说,要记住不良行为是孩子在用一种密码——当他们的行为激起的是我们的挫折感而不是关爱时,他们是在试图告诉我们,他们想要的是归属感——和我们说话,有时候的确是很难的。有些专家认为,如果我们对一个正在作出不当行为的孩子给予积极的回应,就会强化这种行为。但是,如果我们能理解,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失去信心的孩子,那么很显然,消除孩子不良行为动机的最佳途径,就是找到一种积极的方法,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6. 通常什么样的孩子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回答:寻求过度关注记住,每个人都需要关注。但过度关注并不是对孩子的鼓励。
  7. 要帮助孩子消除其不良行为的动机,你能够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回答:理解这四种错误的行为目的,能帮助大人们记住孩子是在通过不良行为告诉我们:“我只是想有所归属。”它同样能帮助大人们了解,怎样以一种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同时教给孩子生活技能。

相关文章

  • 阅读随笔

    今天阅读了《正面管教》第四章|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为什么是重新看待不良行为呢,因为之前可能我们对于不良行为的理解会...

  •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分享D9

    2019.11.14 《正面管教》第四章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第63-65页读书笔记分享 1.当我们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第四章读书笔记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什么是不良行为?所谓的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

  • 正面管教12

    今天学习《正面管教》的第四章《重新看待不良行为》。不管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不管孩子。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

  • 哈喽帅妈|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正面管教第四章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领读:明少,总结:帅妈 我们眼中的大多数不良行为,对于孩子而言,只是与年龄相称的行...

  • 88《正面管教》中(一周一本@乐读创业社)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以下这是第二部分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当我们重新来看待不良行为,...

  • 什么是正面管教?

    今天想聊的主题是:什么正面管教? 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识别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 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孩子...

  • 凯乐恩思维导图认证班四期+第八次作业(读书笔记)

    这次的导图是《正面管教》第四章节内容的读书笔记,讲述了重新看待不良行为。中心主图选择孩子打人这一行为映射不良行为这...

  • 新东方百日行动第八天

    时间2019.3.25 天气:晴 今天阅读《正面管教》第四章重新看待不良行为(第63—71页) 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

  • 正面管教之旅(五)——红掌知行合一之267

    《正面管教》五——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新看待不良行为-搞定熊孩子之《正面管教》第四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ar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