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华杉讲透【资治通鉴】
华杉版资治通鉴【973】来苏之望。2020-10-04

华杉版资治通鉴【973】来苏之望。2020-10-04

作者: 华杉2009 | 来源:发表于2020-10-04 07:31 被阅读0次

六年(公元410年)

1、

春,正月一日,南燕主慕容超登天门,在城上接受群臣新年朝贺。

二日,慕容超与宠姬魏夫人登城,见晋兵之盛,握手对泣。韩讠卓进谏说:“陛下遭堙厄之运,正当努力自强以壮士民之志,怎么像小儿女一样哭哭啼啼呢!”慕容超擦干眼泪,向他道歉。尚书令董铣劝慕容超投降,慕容超怒,囚禁他。

2、

北魏长孙嵩率军讨伐柔然。

3、

北魏主拓跋嗣认为郡县豪强多为百姓祸患,全部以优诏征召他们京师居住。而被征召的眷恋故土,不愿意迁徙,地方官员逼迫强迁,于是无赖少年逃亡相聚,所在之处,寇盗群起。拓跋嗣引“八公”商议说:“朕本意是为民除害,而郡守、县令们不能安抚,反而造成纷乱。如今犯法的人太多,不可能全部诛杀,我想发布大赦令安抚,如何?”元城侯拓跋屈说:“人民逃亡为盗,不治罪,反而赦免,这是在上位的人反过来去求下面的人了,不如诛其首恶,赦面其余党。”崔宏说:“圣王统御人民,务在安之而已,不是与他们较量胜负。现在赦免,虽然不是正理,但也是可以权变的。拓跋屈要先诛后赦,那是本来可以赦免的,不赦免,要诛杀;诛杀又解决不了问题,再赦免;如此反复两次,何不一次赦免就解决呢!如果赦免了,他们还不听,再诛杀也不迟。”拓跋嗣听从。

二月一日,派将军于栗磾率骑兵一万人讨伐不从命者,所向皆平。

4、

南燕广宁王慕容贺赖卢、公孙五楼挖掘地道,出城攻击晋兵,不能取胜。围城时间太长,城中男女患上脚病的超过三分之二,出城投降的人前后相继。慕容超坐着辇车登城,尚书悦寿对慕容超说:“如今上天助寇为虐,战士凋零憔悴,独守穷城,外援断绝,天时人事也都可知了。假如上天注定王朝的命运已到尽头,就是尧、舜也会避位,陛下岂能不考虑一下变通的办法吗!”慕容超叹息说:“王朝兴废,那都是命。我宁可奋剑而死,绝不衔璧(指口衔玉璧投降)而生!”

二月五日,刘裕发动总攻。有人说:“今他是‘往亡日’,不宜出师。”刘裕说:“我往,他亡,怎么说不利!”四面急攻。悦寿开城门接纳晋军,慕容超与左右数十骑逾城突围出走,被追获。刘裕数落他不降之罪,慕容超神色自若,一言不发,只是把母亲托付给刘敬宣而已。刘裕忿恨广固久不投降,想要将居民全部坑杀,把妇女奖赏给将士。韩范进谏说:“晋室南迁,中原鼎沸,士民孤苦无援,哪个统治者强,就依附哪个,既为君臣,必须为之尽力。他们都是衣冠旧族,先帝遗民;如今王师吊民伐罪,却将他们全部坑杀,他们将往哪里去!我担心在西北的人民,便没有来苏之望,永远不会盼着王师来伐了。”刘裕改容道歉,但是,仍然斩王公以下三千人,没收为奴的家属有一万余人,拆毁广固城墙,将慕容超送到建康,斩首(时年26岁,南燕亡)。

司马光曰:

晋朝自渡江以来,国威不振,戎狄横行,虎噬中原。刘裕刚刚开始率王师剪平华夏,不在此时旌礼贤俊,慰抚疲民,宣扬和平乐易之风,荡涤残暴污秽之政,使群士望风响应,百姓踮脚盼望,却反而恣行屠戮以泄私愤。看他的做派,连苻氏、姚氏都不如,他不能荡一四海,成就美大之业,岂不是因为他虽有智勇,却无仁义吗!

华杉曰:

韩范劝谏刘裕,用了一句话:“窃恐西北之人无复来苏之望矣!”来苏之望,是成语,指因其来而从困苦中获得更生恢复的希望。在此处用,联系着一个典故:

夏桀暴虐,在他的统治下,人民痛苦不堪。商汤起事,征伐诸侯,全天下百姓都盼着他的解救。他打东边的国家,西边国家的人民就埋怨;打南边的国家,北边国家的人民就埋怨;都埋怨说:“为什么先打他们啊?为什么不先打我们啊?”而正在被他攻打的国家的人民呢,就家家庆祝说:“傒我后,后来其苏!”待我君来吧!我君来之后,我们就获得重生了!

所以,刘裕此刻要释放的政治信号,是他的北伐大业,将使中原人民获得重生。而他只想到释放一个军事信号:拒不投降的,城破之后就屠城。那就不是王师北定中原日,而是成吉思汗杀过来了。

5、

当初,始兴相徐道覆听闻刘裕北伐,劝卢循乘虚袭击建康,卢循不听。徐道覆亲自到番禺,对卢循说:“我们住在岭南,难道是因为我们理当在此,还要传之子孙吗?是因为打不过刘裕而已。如今刘裕顿兵于坚城之下,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我们的手下,都是盼望着能回到家乡的死士,用他们掩击何无忌、刘毅之徒,易如反掌。不乘此机,而苟求一日之安,朝廷常以君为心腹大患;如果刘裕平定齐地之后,休养士卒一年多,再以玺书征召你进京,刘裕自己将兵屯驻豫章,派诸将率精锐部队越过南岭,那时候就算以将军您之神武,恐怕也不能抵挡了。今日之机,万不可失。如果先克建康,倾其根本。刘裕就算南还,也无能为力了。您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我当率始兴部队直指寻阳。”(元兴三年,卢循派徐道覆攻下始兴,并留下镇守。)卢循非常不愿意发动,但是也无法反驳,于是听从。

当初,徐道覆派人在南康山砍伐造船用的木材,运到始兴,低价贱卖,居民争相抢购,所以积累了大量船材,而没有引起人的怀疑。这时候,将木材全部征收,用于制造船舰,十天之间就办完了。卢循从始兴入寇长沙,徐道覆入寇南康、庐陵、豫章,诸郡守、郡相都弃城逃走。徐道覆顺流而下,舟舰兵器,非常壮盛。

当时,消灭南燕的捷报还没到,朝廷急征刘裕。刘裕正在谋议留军队镇守下邳,经营司州、雍州,得到诏书,于是任命韩范为都督八郡军事、燕郡太守,封融为勃海太守,檀韶为琅邪太守,二月二十六日,刘裕回军。檀韶,是檀祗的哥哥。后来,刘穆之称韩范、封融谋反,诛杀。(二人是南燕旧臣,刘穆之担心他们变乱,所以诛杀。)

6、

安成忠肃公何无忌从寻出引兵拒战卢循。长史邓潜之进谏说:“国家安危,在此一举。听说卢循兵舰大盛。又居于赣江上游,顺势而下。我们应该决开南塘堤坝(决开南塘堤坝,则赣江水位下降,卢循的船舰就搁浅没用了),然后坚守豫章、寻阳二城,严阵以待,他必定不敢绕开我军,继续前进。我军蓄力养锐,等他疲惫,然后出击,这是万全之策也。如今决成败于一战,万一失利,后悔莫及!”

参军殷阐曰:“卢循所将之众都是三吴旧贼(孙恩旧部),身经百战,徐道覆所领的始兴兵,也是拳捷善斗,不可轻视。将军应该留屯豫章,征调各地军队到豫章集中,兵到了之后再合战,为时未晚。如果以现在的部队轻进,必定后悔。”

何无忌不听,三月二十日,与徐道覆在豫章遭遇,贼军令强弩手数百人登西岸小山射击。当时西风暴急,何无忌所乘小舰被吹向东岸,贼军乘风以大舰进逼,何无忌部队崩溃奔逃。何无忌厉声说:“取我苏武节来!”苻节到了,何无忌手执符节督战。贼众云集,何无忌辞色不屈,握节而死。于是中外震骇,朝议想要带着皇帝北走,投奔刘裕;后来知道贼军离得还远,才停止。

华杉曰:

《孙子兵法》说:“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你要知道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交战,给敌人摆好战场,安排好时间,等他来送死。何无忌则既不知战日,也不知战地,冲上去就打,那就是自己去送死了。难怪徐道覆那么看不起他。

敌军来袭,他是有备而来,看徐道覆准备造船用的木材,就花了多少心思!而我军一方,是没有准备,所以才有前面的郡守郡相弃城而逃。开始时的会战,总是被攻打的一方要吃亏。何无忌就尤其不该着急,而应该仔细考虑。

但是,如果何无忌守城不出,卢循、徐道覆会不会像邓潜之说的那样,不敢绕过豫章、寻阳前进呢?按《孙子兵法》,“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卢循、徐道覆应该对豫章、寻阳弃而不顾,长驱直进,直扑建康。因为留下攻城,那不是给刘裕时间回来吗?所以,邓潜之说的情况也不会发生。何无忌承担不起放叛军过境的责任,他只能死战一搏。

写史、读史的人,都可从容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做“思想试验”,而当时的局中人,都是慌不择路。写史书的人,往往根据结果,往回找他听了谁的意见,没听谁的意见。但是,和结果相符,不一定那意见都对。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也要自己多想想,寻找真因,不要因为写史的人怎么分析就盲目接受,包括我写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杉版资治通鉴【973】来苏之望。2020-10-0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ng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