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靳大成《论语通读》21

靳大成《论语通读》21

作者: 大倩倩_d737 | 来源:发表于2020-12-20 23:50 被阅读0次

子谓公冶长:“可妻(qì)也。虽在缧绁(léi xiè)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qì)之。孔子谈论起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经身陷牢狱之灾,但这并不是他的过错。”于是真的就把女儿嫁给他了。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谈论起南容时说:国家政治运转正常、社会清明的时候,他也不会受冷落遭废弃;当国家政治运作出问题、社会黑暗的时候,他也不会遭受关押杀害的危险。于是就把侄女嫁给了他。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谈起宓子贱的时候说:这个人啊,真是个君子!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又是从哪里学来的这种品德呢?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rǔ),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贡问老师:您觉得我怎么样?孔子回答:你嘛,像一种器皿。子贡接着问:那到底像什么样的器皿呢?孔子说:是宗庙里盛粮食的瑚琏。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有人说:冉雍也算是个仁德的人吧,可惜就是口才不太好。孔子说:何必要那么好的口才呢?伶牙俐齿总跟人辩论的人,最容易招来他人的厌恶。再者,我不知道冉雍算不算仁德之人,可哪里用得着口才呀?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yuè)。孔子让漆雕开去官府做事。他回答说:我在这件事情上还不够自信啊。孔子听了打心底很高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说:我的学说主张实行不了的话,就坐个木筏子漂流出海吧,能跟随我的人,大概会是子路吧?子路听到这个话,高兴死了。孔子听到子路的反应后又说:他这个人比我还勇武,只是没地方找扎筏子的木头。

孔子是不用一时的荣辱来评价人的,他看重的是人的核心品质,爱惜德行和才气兼有的人。只有站在一定的学识,社会地位的高度上,才能链接更多有才能的人,才谈得上爱才。地位之上的爱才就是追逐和攀附。

孔子评价人物一般习惯分成几等:圣人、贤人、仁人、君子。对弟子的最高的评价是说他好学,不特别强调某一种能力,只是说他内心永远都充满仁德。

孔子说子贡是“瑚琏”,这句话,其实既是褒又是贬,还有点开玩笑的调侃。孔子说过“君子不器”,学生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完全达到他的期待。但是瑚琏的重要性,又暗指子贡的才能也兼具高雅和厚重的风采。这里表现了孔子不迂腐,智慧且有趣的灵魂。

伶牙俐齿的人很吃得开,有好辩逞才的心理趋向。但孔子觉得这样的人,往往喜欢在众人面前逞能,很能出风头,也容易遭人恨。这句我联系了实际,有才华且不懂藏锋芒的,都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被嫉妒遭舆论。有才且蕴藏并且助人的通透且轻松。不担心的是,我还是个庸人,没有才能去逞。

稳重谦逊,能沉得住气的人,不急于求成。也就是今天的长期主义者吧。在一件事上还有远大的理想,既定的目标,长期努力,蛰伏到适时出击。

两次解读到孔子是个通达的人,特地查了查,亨通显达。即坚持君子之道,任何情况之下都恪守原则;又智慧变通,对某些应该灵活运用的标准,最境遇的变化而变化,灵魂自由且通透。随着智者对他的解读越来越散发出生动的人格魅力。感谢领路人。

相关文章

  • 靳大成《论语通读》21

    子谓公冶长:“可妻(qì)也。虽在缧绁(léi xiè)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qì)之。孔子谈论起公冶长时说...

  • 靳大成《论语通读》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季康子问:怎么样才能够让...

  • 靳大成《论语通读》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说:真正的君子之间,还有什么可彼此争胜逞强的事吗...

  • 靳大成《论语通读》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贫穷但也不巴结讨好人,富...

  • 靳大成《论语通读》9

    经历过年龄上的30而已,再来读孔子的“三十而立……”有很多不同的感触 我们中国人的30是责任重大的一年,跟古代不同...

  • 靳大成《论语通读》5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

  • 靳大成《论语通读》4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得...

  • 靳大成《论语通读》2

    论语是孔子和弟子的言行记录 论语的审美取向:理想社会是审美取向。这句话我不太懂,没读之前我一直认为《论语》是教导人...

  • 靳大成·论语通读(上部)

    为什么读《论语》 1.精神寄托 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只是受“家庭生活习惯”的约束力,今天我...

  • 靳大成《论语通读》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并经常反复练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靳大成《论语通读》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pl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