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有关菊花的诗。
菊花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是我国传统名花。菊花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一身傲骨。我们中国人,赋予菊花高尚坚强的情操和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菊花一直被诗人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上期的诗歌主题吗?对,就是山水田园诗。我们学习了唐朝有代表性的几位山水田园诗人的诗,当时我说,无论是王维还是孟浩然,柳宗元还是韦应物,他们都不是最早写山水田园诗的人。
中国最早的文学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那么田园诗谁是鼻祖呢?是一个叫陶渊明的大文学家,他是东晋人。我们背诵《朝代歌》:“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二晋就是指西晋和东晋,先有西晋、后有东晋,东晋的都城在南京。
我们现在的首都在北京,但是在唐朝之前,南京就是六个朝代的都城,分别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中的吴建都南京。《朝代歌》中“二晋前后延”之后是“南北朝并立”,也就是东晋之后当时的中国分为了南朝和北朝,一个在南边,一个在北边,南边这个南朝有四个小朝代,分别是宋、齐、梁、陈,它们全部把首都建在南京,所以南京在唐朝以前是六朝古都。王安石曾经写词说:“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我们经常看到资料说,南京是六朝古都,就是这么来的,这六朝分别就是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加上南朝的宋齐梁陈。
在东晋时期,出了一位大文豪,他就是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我们比较熟悉。陶渊明本来是彭泽县令,自己辞官到农村生活,一去就是20多年,写下了许多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我们熟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陶渊明的代表作。
陶渊明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仅表现在诗歌上,更重要的是生活态度。因为唐朝很多诗人仕途都不顺利,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想,不如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山林,所以他们都把陶渊明当成偶像。陶渊明最喜欢的花是菊花,菊花在秋天开放,不与百花争春,显示出一种坚强独立的精神。
这里跟小朋友讲讲“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小故事。据《晋书》记载,公元405年,陶渊明受命担任彭泽县令,这个地方现在属于江西省九江,就是有庐山的那个地方。冬天,郡太守派出督邮巡视彭泽。巡查督邮到彭泽找个好地方住下, 然后差县里负责接待跑腿的人去唤陶渊明来见。
陶渊明平时就很厌烦这种官场应酬,不想见但又不能不见,只得勉强起身去见。这时,身边的人员提醒他说:老爷,见上司得穿官服,整肃衣带,恭敬严肃求见,否则有失体统,上司会对您留下个不好的印象。
陶渊明一听,更不耐烦了,索性转身回县衙 ,说出了那句流传至今的硬气话: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随手取出官印,封好,附一封辞职信——就是后来有名的《归去来兮》, 交给办事人员,然后甩手离开。县令只干了八十天。
我们可能以为五斗米很少,陶渊明可以随随便便的不要。其实不是的,那时候县令一个月的俸禄,也不少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据说西汉时官吏的俸禄是年薪制,全部发粮食。每年领取的粮食按重量来算,于是我们就看到各种名目,比如一万石、二千石、六百石,我们看《三国演义》时,知道刘备打败过黄巾军之后担任过县尉,县尉就类似一个县的公安局长,这一级小官的年薪就是一百石。
到了东汉,俸禄的形式就有了改变,一部分发粮食,一部分发银子,到了东晋,一般是发一半粮食一半银子。当时县令的薪水是每年400斛粮食,斛就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一斛就是10斗;如果按月发,就是每月发15斛粮食,剩下发银钱。刚才我们说了1斛等于10斗,15斛就是150斗,一个月按30天算,一天就是5斗嘛。
小朋友们可能会说,我还真不知道5斗到底有多少,我没见过斗。斗这种器具我见过的,我在北方农村长大,家里是种小麦的。小麦成熟后,收割,去皮,然后装袋子,就是一斗一斗去装的。5斗差不多能装1长袋子。估计你们还是不知道,那么我们按斤来算,当时1斗10升,1升有4斤,一斗有40斤,5斗就是200斤。小朋友你们的体重才40多斤吧?也就是一斗米的重量。这样说,是不是能理解了?
陶渊明每天的俸禄能得到200斤米,还有一半俸禄是银子呢,是吧?虽然他官不大,但怎么样都算高收入人群了,而且他家庭条件不太好,按理说,应该好好珍惜这个做官的机会。可是,他就是这么有个性,说不干就不干!他这一不干,可能生活会更苦,却为我们古代中国文学,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陶渊明很爱喝酒,他的诗几乎“篇篇有酒”。就算不写酒,他也把标题写成《饮酒》,他以“饮酒”为题写了20首诗,我们今天来学其中的第五首,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xuán)。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wáng)言。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诗的题目是“饮酒”,但是诗中所写的并不一定是喝酒的事情,而是他在饮酒的时候,心里的一些想法,一些情感。陶渊明生在东晋那样一个危乱的时代,他的内心有很多悲哀和感慨,没办法直白的说出来,就写下了很多饮酒的诗。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意思。“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建造、构筑。庐,就是简陋的房屋,比如刘备“三顾茅庐”。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人境:喧嚣的尘世。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这里的“车马”,正常应该念“jū马”,chē是俗音,自行车,汽车,电车,念chē,古人没有chē的读音,古人的“车”只有两个读音,一个是jū,一个是chā,像我们说成语“舟车劳顿”。但是现在,我们很少读jū这个音,这个音只在象棋“车马炮”里存在,所以这句诗小朋友若是读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也不算错。这两句就是说,居住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下一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接着上句诗来写的,这里的君:指作者自己。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的意思,小朋友说这题我会,上次老师说了是“你”的意思。不是的,每个字在不同的句中意思可能不一样,在这里,“尔”的意思是,如此、这样。是不是觉得有点难?多积累一些就会了。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接下来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好理解,就是摘一朵菊花。在哪里采呢?在东篱下,东篱据说是一座山的名字,也有人认为东篱就是篱笆。小朋友们想一下这个画面,陶渊明在辞官回到农村之后,在一个山下隐居,有一天信步走到东篱山下,随手摘下一朵菊花,悠然间抬头,就就看了远处的南山。是多么的自在,慢悠悠的生活。南山是哪里呢?有些人说是指庐山,毕竟陶渊明是江西九江人嘛,也有人说就是一般的山。具体是哪座山我们就不追究了,这个目前没有定论。
我们来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xuán)”这两句诗。山气就是山间的云气。日夕,是“傍晚”的意思,相与:相交,结伴。“相与还”,一起盘旋飞翔。在这里,还不念hai,也不念huán,而是年xuán,同“旋转的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南山景致很好,雾气在山峰间缭绕,成群的飞鸟在上空盘旋。
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wáng)言。”,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最后一句的忘,读第二声wáng。“欲辨已忘(wáng)言”的意思是,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整首诗就是写诗人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显得十分悠闲自在。希望小朋友们花费一些时间,把这首诗背会,如果你实在背不会,就先记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非常著名的诗句。
二、《寒菊》
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菊花的诗,来自南宋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也叫《画菊》。这首诗也比较出名。看电视剧《甄嬛传》的时候,里面有个情节,说沈眉庄喜欢菊花,皇帝就送了各种菊花给她,其中还有绿菊花。皇帝问她世间好花那么多,为何偏爱菊花?沈眉庄说“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教吹落北风中”,她欣赏的是梅花的气节。我们一起来读读《寒菊》这首诗——
寒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画家。元兵南下仅略南宋时,郑思肖忧国忧民,向朝廷献抗敌之策。但未被采纳。南宋灭亡后,他便一直隐居在苏州的一个和尚庙里,终身未娶。
郑思肖擅长画墨兰和菊花,他的画花叶萧疏,没有根也没有土,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画根土,他回答说:“大宋的土地已经被人掠夺,你不知道吗?”这首寒菊就是在南宋灭亡之后写的,题目寒菊,就是菊花,因为开在深秋时节,所以称为寒菊。我没来看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前两句“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并,是靠在一起的意思,不并,就是不合、不靠在一起。疏篱,指稀疏的篱笆,穷是穷尽的意思,无穷,就是无尽。这两句是说,菊花盛开在深秋时节,从不与百花一起开放,独自生长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却没有穷尽。
这两句诗小朋友都好理解,知道菊花是开在秋天的。春天的时候,天气和暖,百花盛开,世间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到了秋天,这些花不耐寒,全都凋谢了,只有菊花默默地挺立在深秋的风霜之中。因为菊花耐寒,所以古人认为菊花是坚强的,赋予它坚贞不屈的精神。
后两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什么是抱香死呢?就是菊花枯萎后花瓣不落地,仍然在枝头上挂着,所以称为枝头抱香死。何曾,意思是“不曾”,北风,就是寒风。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菊花宁可在枝头枯萎而死,也不曾被凛冽的寒风吹落。表示自己郑思肖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三、《问刘十九》
我们接下来学习一首冬天的诗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又到冬天了。冬天的第三个节气是大雪,就在12月7日。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跟天气关系不大,不是说大雪这一天要下大雪,它也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讲完了大学的节气,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问刘十九》——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题目中的“刘十九”是谁呢?其实白居易留下的诗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就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刘二十八就是我们熟悉的刘禹锡。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是洛阳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这不,到了冬天没事干,白居易又想找他喝酒了。
“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醅,酿造。“绿蚁新醅酒”是说这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还没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酒渣的颜色微微发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个“雪”,在这里当动词用,指下雪。
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能饮一杯无”就是你要跟我一起喝一杯吗?
整首诗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白居易邀请刘十九来喝酒,他说——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你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这首诗很容易让我们产生愉快的联想,小朋友一起想一下这个画面。家里最近酿好了酒,酒坛子打开了,甘甜可口的米酒芳香扑鼻。小巧的红泥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正好用来温酒,诗人围炉而坐,炉火的光照亮了傍晚时的屋子,也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酒中。在这样一个风寒雪飞的冬天,在这样一个暮色苍茫的空闲时刻,邀请老朋友来饮酒叙旧,更体现出诗人那种浓浓的情谊。
这首诗里面有个“雪”,是这首诗的背景,写得很巧妙。寒冬腊月,天将要下雪,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相聚畅饮。其实,大家都知道,在寒风瑟瑟大雪飘飘时,会让人感到很冷,非常冷,但越是这样,就越能反衬出火炉的热和友情的珍贵。祝福我们群里的小朋友,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都有一个愿意为你在寒冬温酒的朋友。
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把这些诗都背会哈,期待你们的表现啦。
本周打卡主题:花中四君子•菊花开处,罗宅含香
(①②③任选两首背会,有余力者可三首全部背会)
①《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xuán)。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wáng)言。
②《寒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③《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