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八佾篇》|| 尽善尽美

《论语•八佾篇》|| 尽善尽美

作者: 唐古拉的呼唤 | 来源:发表于2022-07-30 22:59 被阅读0次

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意:
孔子评价《韶》乐时说:“艺术形式很美,内容也非常好。”谈到《武》乐时说:“艺术形式很美,内容却差一些。”

孔子是个公认的音乐鉴赏家,本章中他推崇《韶》乐,是因为此曲本是为赞美舜帝治理天下的乐曲,音乐的柔美舒缓,听此音乐心态是平和的。在此背景下,形式和内容都达到了完美的状态,外在和内涵都是无可挑剔的存在。

而对于《武》乐,虽然形式也很好,旋律是优美的,音乐也很撼动人心,但因为是周公所作的乐曲,用以赞美周武王以武力伐纣以安天下,是产生于战争时期,不免有战争的影子有杀伐的气息,与传统儒家思想的“仁”相悖,故而说它是“未尽善也。”

孔子不是单纯地评判音乐的好坏,而是告诉我们事物的产生都是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环境下创造的音乐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提醒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要了解背后创作的时代背景,读懂创作背后的心情状态,这样去学习和理解并融入这样一种心情去演唱的时候才能演绎得合乎逻辑。

在学习和社会交流中亦是如此,习得一门技艺,一定要把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透彻,然后才能熟练运用。而不是一知半解,应用起来自然束手束脚。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打好了基础练好了技艺,那么行动起来自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事时了解事件背后所隐含的信息,不急不躁,耐心细致从平常琐碎中捕捉分析有用的信息。找到事情的根源所在,一击中的。

另一层意思还是之前表达过的观点,音乐很优美,形式很完善,但关键还要看内在的美,内心是不是善良的,是不是心怀仁义道德。如果缺失了这种道德基础,很难评价这件艺术品是美善的。如果一味地求新求异,而忽视内容上的真善美,那么就只是形成了一个优美的外壳,而毫无内容的可欣赏性了。只有在形式和内容上统一了美、善,才能使艺术的表达形式更趋完美,更有自身的观赏价值。

为人处世,自当尽量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如不能,且以善仁做为自己处世的底线与处事的基础。

相关文章

  • 学论语3.1-3.3八佾篇(14/100天)

    14/100#100天改变自己 -----百天读书,阅读经典。 论语八佾篇 《八佾》篇包括26章,是《论语》二十篇...

  • 《论语•八佾篇》|| 尽善尽美

    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意:孔子评价《韶》乐时说:“艺术形式...

  • 生活需要仪式感

    《论语·八佾》是儒家典籍《论语》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

  • 《论语解悟》八佾 第八、九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五、六、七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十一、十二章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 《论语解悟》八佾 第一、二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三、四章 八佾篇是《论语》的第三篇,主要论及...

  • 《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十一、十二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八、九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三、十四章 [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

  • 《论语解悟》八佾 第五、六、七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三、四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八、九章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 《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五、十六、十七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三、十四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八、十九、二十章 [原文] 子入大庙,每事问,...

  • 2019-10-17

    诵典思新--《论语·八佾》篇之“谁主你心?” 在《论语·八佾》篇,卫国大夫王孙贾和孔子之间有一段对话,细读之下觉得...

  • 《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三、十四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十一、十二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五、十六、十七章 [原文] 王孙贾问曰: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八佾篇》|| 尽善尽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cb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