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自己实践营的第18天的主题是:建立与改写情绪
在课程的一开始,杨帆老师就抛出了一个灵魂拷问:有真正的真相吗?
当我们和他人起了争执的时候,我们当然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甚至对于整个争执过程中的记忆也是注入了我们自己的主观感受。
相类似的,我们对于很多事情的观点、意见、看法,也是带着很多个人情绪偏见的,即使我们自己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十分客观的。
杨帆老师用她朋友的一段经历告诉我们,情绪是会改写记忆的。
那位朋友与老公因某事起了争执,在争吵过程中老公的大发雷霆让她气愤至极。事后的一天,她在删除家中客厅用来观察宝宝的监控内心时,回看了那次与老公在客厅发生那次大争吵。这才发现,原来整个争执过程中情绪失控、话不饶人的人是自己,而老公一直都是好好在和她对话,最后大发雷霆也是被自己的无理取闹给激怒的。
这段经历不仅给这位朋友上了一课,也给了杨帆老师深刻的提醒。
我们的记忆会被情绪影响而与客观事实产生偏差,就像电影《罗生门》的隐喻:各有各说,真相不明。我们对于任何人事物的解读都是带着主观情绪感受的,对于同一个事物,每个人会给出不同的解读、赋予不同的意义,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意义。
一间餐厅,对于小A来说,充满了幸福的回忆,因为这是她与男友第一次约会并定下婚约的所在。而对于小B来说,可能充满了感伤,男友在这里和她提出了分手。
一个游乐场,对很多人来说充满了欢乐的记忆,可对于小C来说,却是发现男友背着她与其他女生亲昵游玩的地方。
一个蝴蝶饰品,女孩们觉得很美把它装饰在自己身上,但对于小D来说,却是童年阴影,继母在家打他的时候,在他眼前晃的就是继母睡衣上巨大的蝴蝶图案。
当众演讲,对于小E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高光时刻,而对于小F来说却是小学时代第一次国旗下讲话时紧张得尿裤子的出糗时刻。
存在我们大脑中的各种记忆,我们为各种人事物赋予的意义都深受我们情绪的影响。既然,人事物的意义是我们赋予的,也就是说,这种意义或事物上的情绪记忆不是这一事物天生带来,那么,我们可以改写它吗?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要改写或者重构我们情绪记忆库呢?我想,这主要取决于我们个人。如果我们觉得,带着这样的负面的情绪记忆很痛苦,而我们不想继续下去,那么,就应该想办法去改写它们,并进而改写我们的人生剧本。
毕竟,掌控幸福的能力在我们自己身上。操控我们的人生是调到幸福模式,还是转到悲情模式的是我们自己。
小F第一次面对公众讲话尿了裤子,名嘴窦文涛也有类似经历,但他不仅没有因为这一次糗事而再也没有当众讲话,反而成了深受观众喜爱的著名主持人。
而经历过童年阴影的孩子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心理疏导和治疗,在他们成年后不仅会让自己深陷痛苦,甚至还有可能把这种痛苦加诸于他人身上。比如小D对于继母的恐惧和仇恨,对于蝴蝶图案的阴影,就会演变成《刑事侦缉档案》中见到身上有蝴蝶图案女人就会将其杀害的悲剧。
失恋,让原本充满欢乐的餐厅和游乐场变成了伤心地。但如果,我们赋予他们新的意义呢?能不能试着和好友去伤心地开展新的让自己快乐的活动呢?我觉得杨帆老师的这个建议十分有建设性。
当我们刻意为这个伤心地赋予更多意义,那么这个地方的对我们来说,就不仅仅是失恋带来的悲伤、背叛带来的愤怒这些单一的负面记忆,还有很多其他更多的正面记忆。
就像磁带一样,当新的内容被灌录进去后,原本的旧信息就回被洗掉。用新的情绪记忆把老的、旧的、负面的情绪记忆从我们的情绪记忆库中挤出去,正面的情绪就会越来越多,幸福的记忆也会越来越多。
人生剧本由我们自己写就,只要愿意,就可以改写成幸福版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5945/50148d761a7ed2d2.jpg)
无戒学堂日更第95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