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282)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01:25 被阅读4次

卷八(一七) 【原书卷八·七四】

《北史》称:庾自直隋炀帝改诗,许其诋呵。帝必削改至于再三,俟其称善而后已。炀帝虽非令主,如此虚心,亦云难得。“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刘勰所言,深知甘苦矣。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庾自直,(?—618),隋颍川人。少好学,能属文,善五言诗。沉静寡欲。仕陈,历豫章王府外兵参军、宣惠记室。陈亡,入关,不得调。晋王杨广闻之,引为学士。炀帝大业中授著作佐郎。性恭慎,不妄交游,特为帝所重。帝所为篇章,令自直指疵而帝自改之,至自直称善然后方出。因宇文化及作乱,愤激发病而卒。

诋呵,亦作“诋诃”。诋毁;呵责;指责。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刘季绪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

令主,贤德的君主。《左传·昭公十三年》:“若见费人,寒者衣之,飢者食之,为之令主,而共其乏困,费来如归,南氏亡矣。”《新唐书·吐蕃传上》:“帝召见问曰:‘赞普孰与其祖贤?’对曰:‘勇果善断不逮也,然勤以治国下无敢欺,令主也。’”

第,文言文连词,但是。

刘勰(约465年—约520年),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唐笔记小说集《隋唐嘉话》载,隋炀帝杨广爱好文学,才华横溢,恃才自傲。他曾对臣下说:“人们都认为我是靠父祖的原因当上的皇帝。即使让我与士大夫比试才学,我还是天子。”而从《北史》所载庾自直为其改诗一事来看,却是虚心请教,从善如流。不论隋炀帝是否虚心,其诗才高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世人皆知唐代张若虚名篇《春江花月夜》,但少有人知道隋炀帝在其之前早就写有《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后人评价其诗歌风格是丽而不艳,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风,雅语之气。帝王诗不作王霸之语,而与民间诗人同一风格,杨广可谓真诗人。

相关文章

  • 硬读《随园诗话》(282)

    卷八(一七) 【原书卷八·七四】《北史》称:庾自直为隋炀帝改诗,许其诋呵。帝必削改至于再三,俟其称善而后已。炀帝虽...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282)

    【原书补遗卷六·一一】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28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el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