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讲,不是“名字”,是“称呼”。
我数了数,除去“爹地”“儿砸”“大姨夫”“二舅爹”“亲爱滴”“老宝贝儿”之类的“家庭内部叫法”,能够正儿八经用来确指姜老先生本人的称呼,至少有18种。
可能因为姜老的时代过于遥远,古籍对他姓名的记载比较混乱。一般认为他姓“姜”,名“尚”,字“牙”,也有人说他字“子牙”,还有人觉得“牙”是他的名,“尚”才是字。反正不管怎么说,我们可以称他为姜尚、姜牙或者姜子牙。
又有故事说,姜子牙钓鱼钓到周文王,周文王激动地说“吾太公望子久矣”,意思是“我家爹地盼望您这样的贤人已经很久很久了”。这句名言被缩略成了姜子牙的新名号:太公望。我们还可依此尊称他为:太公、姜望、姜太公。
但令人遗憾的是,无论姜尚、姜望、姜牙,还是姜子牙和姜太公,所有把“姜”姓挂在前头的称呼,在姜老先生的时代,根本不会出现。
这是因为在秦汉以前,古人“姓”“氏”分开,男子不称“姓”,多称“氏”。
比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人家可不姓屈,而是姓芈——对,就是芈月的芈(托电视剧的福,“芈”这么生僻的字,大家现在都知道它念“米”)。老屈家祖上是楚国王室,后被分封到“屈”这个地方,便以封地为“氏”,而屈氏一族的“姓”,仍和楚王一样,是“芈”。
“姓氏”一词原本包含“姓”和“氏”两层意思。随着后代开枝散叶,同一个“姓”会细分出不同的“氏”来。比如周文王有个儿子,姓姬,名奭(音是),文王把“召(音邵)”这个地方划给他做“采邑”,供他吃喝,所以他被称为召公奭。召公奭后来接受“太保”官职,又被封为燕国国君。等到他死后,三个儿子分别继承召公奭的采邑、官职和封国,于是发展出三个“氏”来:召氏、太保氏和燕氏。但这三个“氏”的子孙,仍然“姓”姬。
(太保鼎,西周,天津博物馆藏。内壁有铭文“大(太)保铸”,一般认为做器者是召公奭)
有人如此总结秦汉以前的“姓氏关系”:“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通志·氏族略》)
“氏”的范围比“姓”小得多,更能体现自己这支子孙混得好不好,所以男子更乐意表明自己的“氏”,所以屈原更乐意自称屈原,而不是芈原。
“姓”的作用是防止“同姓婚姻”,杜绝近亲繁衍(话说贾宝玉和薛宝钗那种异姓血亲结婚是不管的),所以女子的称呼必须带上“姓”,只是会不会是“芈月”这种“姓+名”的简单模式?女子究竟有没有“氏”?说起来就复杂了,有机会单开文章细讲。
(随仲芈加鼎,春秋,湖北省博物馆藏。器主人是楚国公主“随仲芈加”,其称呼的构成方式为“夫氏+排行+父姓+名”)
毫无疑问,姜老先生这样的成功男士,肯定有“氏”。据说其先祖辅佐大禹有功,夏朝时得到“吕”这块封地,所以姜太公姓姜,吕氏。
所以,在姜老先生的时代,人们更有可能这样称呼他:吕尚、吕牙、吕子牙、吕望、吕太公。
天哪!原来姜子牙、姜太公统统叫错了!应该叫吕子牙、吕太公!
用西周的标准来看,确实叫错了,但如今改口也没必要,因为“姓”和“氏”很早就合二为一了。
早在战国时期,“姓”和“氏”就有了混淆的苗头。孟子说“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孟子·尽心下》),意思是我们要避讳长辈的“名”,但不用避讳“姓”,因为“姓”为家族共有,而“名”为各人独有。这句话直接无视了“氏”的存在,可能把“氏”归入了“姓”的范畴。
到了汉代,“姓”和“氏”更是乱成一锅粥。司马迁说姜老先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史记··齐太公世家》)。这句话把姜姓说成“姜氏”,把源于封地的“氏”说成“封姓”,明显混用了“姓”和“氏”的概念。
受“姓氏”困扰的名人,远不止姜太公一位,甚至包括无所不能的秦始皇。
你觉得秦始皇叫啥?嬴政啊!
“嬴”是秦始皇的姓,但人家也有“氏”嘛。秦始皇及历代秦国国君,都属“赵氏”,就是赵国的赵……原来,秦赵两家源于同一嬴姓祖先,后来赵家子孙率先发达,被周穆王封在“赵”地(山西赵城),从此以地名为氏。秦家子孙想沾亲戚的光,也跟着自称赵氏。所以,按照“男子称氏”的规矩,秦始皇应该被称为赵政。
“赵政”念起来是不是没有“嬴政”顺口?难道真有人叫他赵政?
还真有。
北京大学收藏的一套西汉简牍,就是这么称呼他的:
(《赵正书》竹书,西汉,北京大学藏。秦始皇的名字有“政”和“正”两种说法,赵正即赵政,就是我们熟悉的嬴政)
话说回来,无论嬴政还是赵政,当时的人都不可能如此“指名道姓”称呼皇上。姜老先生也一样,就连周文王都毕恭毕敬道一声“太公望”,请问谁敢当面质询老头子“你到底叫吕尚还是姜尚”?
我琢磨了一下,感觉从官职的角度称呼姜老先生比较稳妥——谁知周武王恰好也是这么想的。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尊称姜太公为“师尚父”。姜老是兵书《六韬》的传说作者,自然能征善战,“师”就是周朝的军职,约等于现在的将军。“尚”是姜太公的“名”,也有人认为是“字”。“父(音甫)”则是男子专用的美称,也可以写成“甫”,一般加在“字”的后面——我不禁想起唐朝诗人杜甫,杜大诗人名甫,字子美,从“名”到“字”都“美美哒”!
按照“官职+名/字”的格式,我们还可以称姜太公为师望、师尚、师牙、师子牙。
此外,姜太公还位列朝廷“三公”之一,官居“太师”(之前提到的“太保”召公奭也是“三公”之一)。所以,我们又能称他为太师望、太师尚、太师尚父、太师牙、太师子牙。这些称呼里,师望和太师望使用频率比较高,其他几种很少在古籍里出现。
(师趛鬲,西周,故宫博物院藏。鬲音立,炊煮器,做器者“趛”的职位也是“师”)
姜太公至少有18种称呼,前面介绍了15种,分别是:
剩下三种,都与山东有关,都比较生僻。尤其最后一种,连文博圈的大学者,也是最近几年刚刚知道!
姜太公一生的最后时光,与山东结下不解之缘。
推翻商朝统治后,他被封为齐国国君,横扫山东诸地。但诡异的是,考古学家从未在山东发现与姜太公同时代的古城,也从未在国内发现任何与他存在直接联系的文物。千百年来,这位名贯古今的历史人物始终活跃在传说中,存在于文献里,却隐遁于人世间。
一直等到2003年,考古队终于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陈庄村发现一处西周城址,即高青陈庄遗址,后于2008年至2010年进行深入发掘,在一座贵族墓葬里找到七件铸有铭文的青铜器。
青铜器上的七条铭文如下:
1.丰作厥祖齐公尊彝
2.丰启作厥祖甲宝尊彝
3.丰启作祖甲宝尊彝
4.丰启作文祖齐公尊彝
5.丰启作文祖齐公尊彝
6.丰启作厥祖甲齐公宝尊彝
7.祖甲
如此重要的铭文,我知道你只动了动手指,便划过去了。
没关系,只需读懂铭文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字,你就能猜出大概意思:“丰”是对青铜器主人的称呼。“作”意为制作。“祖”指爷爷,也可以指爷爷辈或更久远的祖辈。“尊彝”是商周人对青铜器的统称。
“丰作祖尊彝”,合起来的意思是:本人“丰”为一位祖先制作了这件青铜器。
(丰卣,西周,山东高青陈庄遗址18号墓出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卣音有,盛酒器)
(丰卣内壁铭文拓片:丰启作文祖齐公尊彝。有人认为做器者是“丰启”,“丰”为氏,“启”为名,也有人觉得“丰”是名,“启”意为开始。“文”是对过世先人的美称,若想“美化”祖辈可用“文祖”,若想“美化”父辈可用“文考”)
“丰”想要纪念的祖先是谁?
咱们再看一遍铭文:
1.丰作厥祖齐公尊彝
2.丰启作厥祖甲宝尊彝
3.丰启作祖甲宝尊彝
4.丰启作文祖齐公尊彝
5.丰启作文祖齐公尊彝
6.丰启作厥祖甲齐公宝尊彝
7.祖甲
原来,这位祖先被称作“齐公”。
(丰觥,西周,山东高青陈庄遗址18号墓出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觥音弓,盛酒器)
(丰觥内底铭文拓片:丰启作厥祖甲齐公宝尊彝。“厥”是代词,相当于“其”。“宝”意为宝贵的)
有人可能要惊呼:“齐公”莫非指姜太公?
可你如果对周朝历史有所了解,第一反应恐怕是:古人写错了吧?因为这是青铜器铭文里第一次出现“齐公”二字。按照“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度,齐国属于侯国,齐国国君应该称为“齐侯”,而非“齐公”。
(齐侯甗,西周至春秋,山东莒县店子集镇西大庄出土,莒县博物馆藏。甗(音演)为蒸食器,器口有“齐侯”等铭文,表明为某代齐侯所铸)
史书里被称为“公”的周代诸侯有很多,比如“晋文公”“鲁隐公”和“郑庄公”,但这三人的封国并不是公国。晋国和鲁国是侯国,郑国只是伯国,所以他们应该被称为晋侯、鲁侯和郑伯,直到去世后才得到“晋文公”之类的尊称。但即便如此,在青铜器铭文里,“晋文公”“鲁隐公”“郑庄公”也绝对不会简化成“晋公”“鲁公”“郑公”这样的“国名+公”格式。
姜太公的情况稍微复杂些。姜老不仅是齐国国君,也是朝廷重臣,是位高权重的“太师”,所以在朝廷里可以被尊称为“公”(如同之前提到的召“公”奭)。但如果用封国来称呼姜太公,称他为“齐侯”更加妥当。
姜太公去世后,也得到一个类似“晋文公”那样的“国别尊称”,被称为“齐太公”。虽然“齐太公”和“姜太公”都包含“太公”二字,但意义恐怕并不相同。“姜太公”里的“太公”源于“太公望”,是周文王赠予的。“齐太公”里的“太公”可能是对一国早期君主的尊称,其他诸侯国也有类似的习俗。
(丰尊,西周,山东高青陈庄遗址18号墓出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尊为盛酒器,内底铭文:丰启作文祖齐公尊彝)
那么,“丰”青铜器上的“齐公”铭文真的写错了?
别着急。
有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名+公”的格式虽然少见,但并非没有。比如,鲁侯熙(这位鲁侯名叫“熙”)制作过一件青铜鬲(音立,炊煮器),他在铭文里声称这是为了纪念父亲“鲁公”。据文献记载,鲁侯熙的父亲是第一代鲁侯伯禽。所以有人认为,假如诸侯国并非公国,那么青铜器铭文里的“国名+公”应该指该国第一代国君。
所以兜了一大圈,“齐公”最有可能指代的齐侯,还是齐国的创始人:姜太公。
结合考古发掘的其他线索,多数专家认定,“丰”是姜太公的非嫡系孙辈,下葬于西周早中期。青铜器铭文提到的“祖”和“齐公”,正是“丰”的亲爷爷姜太公。“丰”墓出土的青铜器,成为国内发现的首批与姜太公存在直接联系的文物。
确定“齐公”就是姜太公之后,学者们再次检查青铜器铭文,发现姜老先生竟然还有一种从未被历朝历代任何文献记载的称呼!这就是18种称呼里的最后一种:
1.丰作厥祖齐公尊彝
2.丰启作厥祖甲宝尊彝
3.丰启作祖甲宝尊彝
4.丰启作文祖齐公尊彝
5.丰启作文祖齐公尊彝
6.丰启作厥祖甲齐公宝尊彝
7.祖甲
这个称呼是:“甲”。
(友情出演:故宫断虹桥石狮)
“甲”是什么意思,要从一个美丽的传说,讲起。(此处有音乐)
据说,古人相信,你每天看到的太阳是不一样的。哪怕今天跟昨天气温相同,这两天的太阳也绝非同一个(好浪漫)。古人认为天界有十个太阳(不禁想起后羿射日的故事),它们住在世界的东方,每天轮流出来值班,十天为一轮,称为一旬。
古人还非常有爱地,给每个太阳起了名字,分别叫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太阳的名字就是“日名”,又称日干、天干。“丰”青铜器上的“甲”便是日名。
(每逢“癸”日,商朝人会在甲骨上占卜“旬无忧”三个字,意思是“下个十天会有灾祸吗”,由此可见“旬”的概念在商朝深入人心)
古人是不是真的相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并不清楚。但早在夏朝,日名确实已经出现在人名里了,比如有位夏朝君主叫“孔甲”,“甲”便是他的日名。
到了商代,几乎每位商王都有自己的日名。比如迁都到殷的“盘庚”,其日名为“庚”;盘庚的侄子“武丁”,日名为“丁”;亡国之君商纣王,又被称为“帝辛”,日名为“辛”。历代出土的大量青铜器进一步证明,商代贵族曾普遍使用日名。
(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商代,河南安阳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商朝王室为纪念王后“戊”所铸,“戊”是日名)
一般认为,日名与祭祀活动有关,相当于后世的庙号。但一个人的日名究竟代表了哪个日子,是生日还是忌日,抑或其他某个特殊的日子,学者们从古代吵到今天,依然没有达成共识。所以我们暂时不清楚,姜太公与那个名叫“甲”的太阳,有过怎样的因缘。
但能够确定姜太公的日名,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发现,因为历代文献从未记载过这个细节。姜太公这位西周重臣愿意使用日名,这也证明至少在西周初年,上层贵族接受并继承了日名传统,推翻了过去所谓日名习俗随商朝灭亡而消失的说法。
这就是姜老先生的18种称呼,也许还有更多,欢迎你来补充。
在我看来,这些繁星般的称呼,构成了一张包罗万象的社会关系网。
有些称呼反映了他与祖先的关系,比如姜尚和吕尚。有些体现了他与子孙的关系,比如齐公和祖甲。有些看似正经严肃,其实暗藏人生赢家的风光得意,比如太师望,又如师尚父。有些带有历史的浪漫,又像真实的传说,比如他甩竿钓来的那句太公望。而我最喜欢的称呼,还是从小就熟悉的那两个:姜子牙和姜太公。因为这两个称呼代表了我童年对他老人家的记忆,和敬意。
你心中的姜太公,又是什么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