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你的文档同一个内容为什么复制了3遍?请及时修改”
“好的,复制粘贴错了”
3天后,主管发现文档并无任何更新。
暴露出来的问题:
1、错误低级:文档复制粘贴的错误,只要再看一眼就能发现问题。
2、工作要求低:没有检查习惯,说明并不重视交付的文档质量。只关注已完成。
3、执行力差:提示错误后3天仍未修改……也没有就何时修改好给一个明确时间期限。
结果:因为类似的细节,小花失去了团队小伙伴的信任。
职场里的信任,就是由一个个的承诺去积累的。你承诺按时完成任务,并且做到了。于是下一次大家就信任你,把同类的事情教给你完成。兑现的承诺越多,给人积累的信任值就越高。
获得同伴的信任,项目推进的时候会更顺利。获得领导的信任,更容易获得职场的晋升。
缺少信任会增加额外成本
当信任缺失的时候,会增加很多额外的风险。
比如担心交给对方的工作不能按时完成,于是需要隔三差五沟通确认。沟通成本*N
担心对方交付的质量太低,于是需要额外花精力去一一检查。人力投入+沟通成本*N
担心对方不能解决某个问题,于是不敢交给太难的任务。于是一直在低难度任务里重复……
如果出现要把时间投入在防备上,真是太可悲了。
信任的更高形式——口碑
除了要在工作中积累信任,如果能积累口碑,那么无论是工作和生活都会越走越顺。口碑指的是大大超出对方的期望值,对方主动传播你打动他的事情。
交给一项任务,按时按质完成,那是本分。提前、超额、超高品质完成,对方就会忍不住传播了。收到的服务与产品,大大超出同类产品给你的预期,也会得到类似的反应。
最近感受比较深的就是订阅了梁宁的产品思维专栏。各种给朋友和同事安利,在自己的博客里也各种夸。其实在最初订阅的时候只是看介绍,感觉这就是个资深产品经理的分享吧。看看也许能有些收获,90块也不贵,就买了。学习了几天之后,大惊,她对对人性的把握,对产品的理解,对商业的判断也太强了。
产品经理是一个在外行人看来好像很低门槛的工作,市面上各种培训,说什么学习几个月就能去找到TAB的工作,月薪多少多少。但是实际上他们教的只是表层的技能和工具。产品真正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去洞察人性,了解用户。如何透过繁杂的信息,抽丝剖茧做出正确的判断,还要用好公司的有限资源交付一个合适的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这其中所需要的能力非常综合。
最近面试了很多人,发现不少候选人的观念:老板说啥就做啥,颇有意见但是无可奈何。竞品做啥就做啥,追问这样做的目的一脸茫然。先得到再付出的心态,来面试产品经理,对企业基本信息产品信息没有提前了解……
再一对比梁宁的产品思维框架,高下立现。
当某个人的能力或者说可以贡献的价值远远超出其他人的时候,是可以感知的,当这个差距越大,越想要主动地告诉更多的人,
“啊,这个人好强啊,我们要向他学习”
“啊,阿芙精油买一个东西竟然送了7个赠品,太走心了!”
反思自己,之前做的还是不够啊。。。
职场人的核心竞争力
一米问我说,你觉得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现在想想,也许口碑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能力,最后都要用给团队,给组织提供了多少价值来衡量。这个价值也许是可以解决各种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许是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也可能是帮助团队成员成长,它们体现到日常工作中就是口碑。
在小团队中有口碑,在企业中有口碑,在行业中有口碑,在产业中有口碑,量级是不一样的。也许终其一生只能达到其中的一两项,核心竞争力是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自然需要深入地思考,更长时间的精进。慢慢来不要急。
当我们踏入一个新的领域,或者是开始一个新的岗位的时候,从0-1并不是太难。花几个月时间去了解,练习就能有个大概的框架。这个时候的成就感最强。今天又掌握一个新的知识点,今天又学会新的工具,今天第一次做项目虽然有点难但是坚持下来了呢!
等这个过程重复了10遍之后,大部分人就会开始进入疲倦期。工作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难嘛,那是不是很容易被替代?新毕业的小姑娘小伙子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想法颇多学习能力超快好奇心也强。。。那公司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雇佣我们?
工作几年之后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焦虑。
跑得再快一些
想了很久,避免自己被替代的破局方法只有一个:跑得再快一点,创造的价值要远大于成本。
终身学习
谦虚务实,把手上看似已经掌握会的事情,再想办法精进。提炼出更高效的方法。并且把它分享出去,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多思考多总结,积累的经验要有体系化的梳理。可以用不断地和身边的人分享的方式去学习。循环~
向内看
花更多的时间向内探索。了解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需要,想明白自己现阶段的目标,以及找到适合自己的行动方式。很多时候焦虑,不安来自于自己内心的不确定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缺什么,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怎么做才是最正确的。
透过情绪的迷雾找到自己的天分及需求,抛开追求正确选项的执念。就不会困惑了。愉悦情绪背后的天分,恐惧背后的边界,都需要一点点倾听之后,做出相应的调整。
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并获得满意的回报,这是需要长期努力之后的结果,而不是衡量事情的完美条件。
向上看
从一个更高的角度要求自己。不只是关注执行,而是为什么这样做。不只是关注分解任务,和团队一起完成任务。还要关注到这个事情在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说意味着什么。多试着从领导,老板的视角看问题。如果我是领导,我是老板,我希望目前的工作是怎样的,希望达成怎样的绩效?理解公司的战略,并且向一起完成任务的小伙伴解释工作的重要性,带动大家的内驱力共同完成目标。
好奇心
保持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朋友圈里看到超过3个人提到同一个话题,就去关注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思考,热点火起来的原因以及影响,怎么搭热点的顺风车。这几天的佛系蛙之旅,看到有新媒体的同事有的把蛙的书封面改成了我们的资料,用蛙的困惑引出了留学业务都是不错的方式。
关注iOS的大版本更新,一般它会影响一波设计。
关注AppStore里国内外精选APP里的设计风格和交互方式,洋气背后也许是新一轮趋势。
关注行业内知名企业的招聘动态,财报,也许会影响行业格局。
嗯。就先写到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