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5ccdef6d56c9ce5c.png)
在基础拓扑学的学习了,拓扑空间和连续映射。但是给定两个连续映射,在这两个映射间还存在同伦,允许从一个函数变化到另一个函数。对于范畴和函子,也存在类似的场景。也就是函子到函子的变换。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84c4b7287b3681c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f054467907e84197.png)
考虑范畴A,B之间的两个函子F,G,一个从函子F到G的自然变换是一个由A中对象索引的B中的态射的类。并且满足上面的交换图。
看起来,就是对象A在范畴B中的两个像FA,GA之间的映射,并且箭头的两个像也是对应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bc1f73bc203de083.png)
对于自然变换,很明显具有复合运算,和恒等态射。于是,又有人粗心的认为函子和自然映射可以构成一个新的范畴。于是要强调一下,范畴定义中要求任意两个对象间的态射构成一个集合,而任意两个范畴之间的函子往往是一个类,所以函子间的自然变换就也是一个类。所以一般是不成立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56317488b3e7b10d.png)
当A是一个小范畴,B是任意范畴,那么A,B间的函子和函子间的自然变换构成一个范畴,当B是小范畴时,这个新范畴也是小范畴。
下面是第一个重要的定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27c0c43d1e254018.png)
米田引理:
考虑由任意范畴A指向集合范畴的函子F,范畴A中的一个对象,以及对象A对应的可表函子。于是存在一个双射,由A的可表函子到函子F的自然变换,对应到函子F所确定的集合FA的元素。
这个双射就构成了关于变量A的自然映射,当A是小范畴时,这个双射也构成了关于变量F的自然变换。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9e56bff93d4687c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ff255e2f9b56a6d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a58960b9d7dd421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b65fc6c94bb93ae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3e2a0578c10a694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8230642153b9641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be5d8a8ee43b6bf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a9d8981be9b1f536.png)
证明有点长,等会看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0125d3243687a6fa.png)
在前面我们采用了自然变换第一种复合律,实际上还有另一种复合律。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87dd128cc353b06a.png)
这种自然变换的复合将复合函子变换到复合函子,是一种并列的方式。姑且称为G积。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e47e341934cbb09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34d25b0cccce983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36ee144ce22d61c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5869/81373d474586dd02.png)
两种复合的交错情形。
出于节省篇幅使用,
就到这里了,证明还要在看一下。篇幅多,内容不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