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记忆(二)“说”的苦恼

作者: 饶饶微光 | 来源:发表于2020-11-25 07:21 被阅读0次

千万别以为二十岁的我是完美无缺的!我有不少缺点,不敢说、不会说,是最困扰我的一大难题。就像一座巍峨的山横亘在自己面前,别说翻越,连用眼看看,我的双脚都会颤抖。

我不敢与同事多交谈。不是我有多清高,而是我很多时候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该怎么说。每每看到同事们聊得热火朝天,谈得兴味盎然,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一方面是深深地羡慕别人拥有能言善辩的好口才,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笨嘴拙舌的强烈自卑。

欣,是当时我最羡慕的同事。无论和谁,她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从不会存在一丝交流的阻碍和尴尬。只要有她在,办公室里就有了生气,充满着欢声笑语,同事们都喜欢和她在一起。而我,除了在一旁倾听和附和,偶尔说上几句,完全不知道主动挑起话题。如果说欣是交际舞台上的主角,那我便是台下最旮旯的那位无名观众。

这就是当时的我,缺乏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在那一场场交流盛宴中,就像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我为此苦恼、郁闷,但又无力改变,还真是我当时的一块心病。

在外不敢说,在家呢,我又不愿说。从上初中起,我就和父母鲜有交流——我觉得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无法沟通。思想上的巨大代沟,观念上的巨大分歧,让我觉得和他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最为关键的是,父母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相处模式,是我极不赞同和无法接受的。他们整天吵吵闹闹,隔三差五的打架,灰暗了我对于婚姻的认识,甚至让我有点婚姻恐惧症。因而我从心底里排斥与他们交流,除去一些基本的对话,我从未和他们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

“越是亲密的人越需要发自内心的袒露和表达。只有这样,彼此之间才会有更多的了解、理解和信任。”我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可见,当时的我也知道“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因为自卑内向,因为简单偏执,我很多时候选择了沉默。

还好,随着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我渐渐卸下了“说”的枷锁,最终蜕变为一个不但敢说,更善于说、善于写的我。而今,再次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全然没有当年的那份压抑,更多的是和谐融洽。

我用近二十年的时间,突破了自己,超越了自己,让自己成为理想中的模样——我多么庆幸,我没有辜负自己与光阴!

相关文章

  • 青春记忆(二)“说”的苦恼

    千万别以为二十岁的我是完美无缺的!我有不少缺点,不敢说、不会说,是最困扰我的一大难题。就像一座巍峨的山横亘在自己面...

  • 青春记忆(二)

    暗恋了五年的师兄, 今晚喜来登酒店结婚, 我痛的无法呼吸, 我好想去问问他, 那个吻算什么? 我期待的反转能来吗?...

  • 中专青春记忆(二)

    我以我心记真实 文/情绪化的大笨蛇 第【84】篇 (二)衡:无论你是何种模样,都曾经在我的青春粉墨登场 衡,长得一...

  • 青春的记忆

    电台里说70后的青春记忆是同桌的你,80后的青春记忆是那些花儿,90后的青春记忆是栀子花开,音乐的世界里,没有清晰...

  • 苦恼的记忆力

    今天我是疯了,找了张身份证和银联卡足足找了两个小时,又帮同事找车钥匙找了近一个小时。找东西的感觉让我几近崩...

  • 记忆里的青春(二)

    Q是一个饭店的学徒,会做一些菜。开始的开始也只是一个同学的哥哥。但是后来听了他的故事:一个从小母亲离开,父亲醺酒去...

  • 向阳山的青春记忆(二)

    在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中小学校与村庄毗邻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而且,只要村校相邻,又无围墙间隔,就一定会闹...

  • 青春记忆(二)--南方女孩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福建电子厂结识了几位十八九岁聪明丽质的南方女孩,她们是宁化的黄莉华、建宁的叶丽萱、将乐的马晓红...

  • 那个渣渣少年

    我想写个故事,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年少那些遗憾的喜欢。我要开始胡扯了。 文/二米 二米最近很苦恼。 她刚上高中...

  • 青春不散

    青春太短 青春太短 曾经的运动少年 西装打领带 青春太赶 青春太赶 曾经的勾肩搭背 记忆中相伴 妈妈说 快找个伴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春记忆(二)“说”的苦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sg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