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苏东坡与刘攽(北宋史学家,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作者注)闲谈,提起自己年轻时,与弟弟苏辙一起准备制科考试(制科考试是宋朝一种特殊的考试制度,选拔非常严格,分为三个等级,苏东坡二十四岁时考中最高等,为宋朝几百年间唯一考中最高等之人——作者注),那时每天吃“三白饭”,觉得味道甚美,不相信世间还会有比这更好吃的美味。
刘攽虽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可还是第一次听到“三白饭”这个名词,于是问苏东坡此为何物,苏东坡笑答:“一撮白盐,一碟生白萝卜,一碗白米饭,此乃‘三白’是也。”刘攽听后,大笑不已。
过了一些时日,刘攽向苏东坡发出请帖,请他到家中品尝“皛(音xiǎo)饭”。此时苏东坡已经忘记了之前的“三白饭”一事,他一番冥思苦想,仍不知“皛饭”究竟为何物,心想刘攽是饱学之士,这“皛饭”必有出处,于是欣然赴约。
待到了刘攽家中,苏东坡发现桌案上摆放的,只有盐、萝卜、米饭三样而已。他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是刘攽故意用“三白饭”和自己开了个玩笑。虽知刘攽是有意戏弄,苏东坡仍将这“皛饭”吃了个一干二净。
来而不往非礼也,饭罢,苏东坡向主人告辞,临上马时,邀请刘攽明天到自己家作客,称将以“毳(音cuì)饭”款待。刘攽虽然怕被苏东坡戏弄,但又对“毳饭”的内容甚是好奇,第二天还是如约前往。
宾主落座,相谈甚欢,不知不觉,早已过了用饭时间,刘攽已是饥饿难耐,催问苏东坡为何还不开饭,苏东坡却说需要再等一会。如是几次,苏东坡的回答却一直如故。直到刘攽饥不可忍,问这“毳饭”究竟几时可以到口,苏东坡方才徐徐答道:“盐也毛(此处“毛”代指“冇”,音mǎo, 为"有"的反义词,即“没有”的意思——作者注),萝卜也毛,饭也毛,三样皆‘毛(冇)’,岂不是‘毳’饭?”
听过了苏东坡的这番妙答,刘攽捧腹大笑,说就知道他一定会借机报昨天“皛饭”的一箭之仇,但自己万万没有想到,这“毳饭”原来指的是“三冇饭”,诸物皆无。见目的达到,苏东坡这才令人摆上饭食,二人一直吃到暮色将至,刘攽方告辞还家。这两位学识渊博、文字功底深厚的大家,巧借字形构造,妙用同音之字,互相戏谑,留下了一段流传后世的趣闻逸事。
长按下图,关注白话微历史。
微信号:baihuaweilishi
点击公众号首页下方“往期精彩”,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朋友圈,留言多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