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引》,从题义来看,便是一首月夜轻风,良宵雅兴的琴曲,欣赏时,胸中当无一丝尘俗气,如此方能领会清风朗月之妙,碧潭银波之趣。试想冰轮初上之际,静谧星稀,此时若能月下小坐,静听一曲,清风入弦,令人缥缈凌云,此情此境,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乐趣呢?

清夜良辰、庭院深深,微风轻送、花掩珠楼。有幽人清客,良宵不眠、三五相聚,或品茗高谈、吹箫鸣琴,或闲庭信步、月下徘徊,或吟诗作歌、怀古论今!是时也,苍宇沉寂、四围人静,花、月、风、春,呈现出一幅绝美的画卷,让人流连万般,神清骨醉。
此曲虽小但意味隽永、气度安闲,音节和雅、细腻传神,深得清微淡远之致;是一首浑然无雕、玲珑剔透的抒情小品,闲来数鼓,味之无穷。

《良宵引》典雅细腻,韵味悠长,对左右手的要求较高,初学者需多听原声,每一句反复揣摩。第一行泛音要弹的舒缓,如轻风拂面;大指托六徽二的长吟,宜缓绰慢吟、音色处理朦胧一点,最后一个音要微弱处理,似夜色中的一点微萤。
第二行起首背锁,要清晰而均匀,如夜风中的一串铃声,最后一个散挑五要比前音弱。第三行是把前一句稍作变化,以进一步强化这种庭院寂寂、清夜微风的意境,其中第二小节的撞要弹的轻快灵动,似人声吟唱中的颤音。
第四行第二小节的大指挑七上六二,一定要缓上;第三小节大七注挑五的注不能弹得太重。第五行第一节,要注意节奏的准确,特别是后面的附点。

第二段曲情一转,前六节应一气呵成,弹的从容优雅,起首的大七六挑四应作绰上七六处理,后面的名九勾三则应作注勾下。第六小节后,是一段抒情式的吟唱,旋律优美、寄兴悠长,沉浸在美好的夜色里。每个标明吟猱的音一定要做到位,注意气息的匀称、舒缓,音色宜柔。
第三段起首打圆,音乐又回到对夜色良宵的描摹中,,后面的乐句是第二段前五节的重复,似夜风在四处逡巡,月色如昼、几人不眠!然后在一声撮中归于沉寂。最后泛音又起,夜深人静、点点疏星映窗,音乐随之沉入梦境,在按泛和音中渐止,其中的大六二托七须揉弦。

在万籁俱寂的秋夜,闲庭信步。一曲《良宵引》,清风入弦,绝去尘嚣,琴声幽幽,令人神往。
注:图文部分整理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