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作者: 超叔成长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3-12-18 09:30 被阅读0次

学习任何一项技能、知识,都是在跟自己大脑想待在舒适区的行为作斗争。

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好走出舒适区,让大脑和身体不对当前的技能做出过多的抵触排斥行为呢?

让大脑及时看到好处,及时得到奖励,或许是比较好的办法。

在这个过程,一定要给大脑灌输一种意识就是,任何事都会经历潜能积蓄期。

这个过程会让人感到非常痛苦,但是一旦越过去,就可以迎来春暖花开。

如何去执行这件事?

在自己的舒适区边缘进行拉伸。

不跑到困难区去找虐,也不至于太舒服,只有这种稍微走出舒适区,稍微让自己不欺负的情况,才能逼着自己成长。

想要进步,一定要在舒适区边缘进行拉伸,而不是一下子跑到困难区。因此,适当让自己感到不舒服,十分必要。

如何做呢?

先从低难度开始。

比如我的专注力不好,那么我就先从让自己专注5分钟开始做起。如果还是不行就先从2分钟开始做起。

再比如我想做小红书,可以先从设计一个模板开始,先从打开ppt开始。

待这个低难度的事情启动后,就可以正常上路,此时需要的是一鼓作气。

每天低难度启动,让这件事不再那么困难,只要开始做了,就一定是每天的1%的进步了。让这件事坚持一段时间,比如坚持两周、一个月等。

当低难度的事做起来后,接下来就开始适当增加难度,开始超出自己的舒适区。

当我们在一件事或者一个技能的训练上,保持一个强度一定时间后,就会让自己熟悉了这个舒适区,如果此时再打破,就会让大脑和身体极度反抗和抵触,非常不习惯这样做。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要打破舒适区,才能迎来成长。一定要注意这个节点。

稍微增加一点难度,渐进式增加,唯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

1%的进步,是贯穿在整个适应过程。

其实,这个舒适区理论适用于任何一个领域。

比如,我每天早上都会做俯卧撑,从一开始的一次只能做5个,到现在可以一次做60个,中间就是一个不断增加负荷的过程。坚持一个强度一定时间后,那么你的身体机能就不再发生变化,此时就要加量,让自己跳出身体的舒适区,才能继续成长。

再比如专注力,如果我一直保持5分钟,时间久了可以做到,但是如果不加量将永远处在这个水平上,此时就需要继续拉长时间。

又比如我骑行上下班,每天单程15公里,身体已经适应了这个强度,如果想让身体继续变得更加强壮,只能继续增加强度,所以就尽可能寻找绕行路线,让公里数增加到20公里,让自己逐步走出舒适区。

但是跳出舒适区时,一定要逐步增加强度,而不是一下子就增加很多,这样做不可持续,一定要注意。

比如我自己每天写作,今天写3000字,明天一下子写1万字,那么这件事就非常不可持续。

渐进式增加强度,适当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在舒适区边缘拉伸,唯有这样才能更好成长和提升。

相关文章

  • 走出“舒适区”

    成长,需要不断的走出舒适区!但是,你知道自己的舒适区在哪里吗? 探知自己的舒适区是走出舒适区的前提,在明确知道的基...

  • 2018.10.18 个人复盘

    1)克服恐惧,走出舒适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不愿意走出去。成长就需要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只有让自己感受到痛了,...

  • 反鸡汤,走出“舒适区”不如处处“舒适区”

    最近有句特别流行的话:你需要走出你的舒适区。 阅读要走出舒适区,工作要走出舒适区,运动要走出舒适区,把兴趣发展成美...

  • 走出舒适区的探索

    关于舒适区,有些人说要不断走出舒适区,多多挑战自己;有些人说,你不需要走出舒适区,要做的是扩大舒适区。不管哪种说法...

  • 努力 努力 再努力

    请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 走出舒适区

    在舒适区呆久了,勇气和能力都会钝化。 走出舒适区,勇敢去打拼,去搏,突然感觉很爽,很嗨。 走出舒适区,不但自己固有...

  • 《了不起的我》走出舒适区

    《了不起的我》走出舒适区 2021.02.27 走出舒适区,遇到更好的自己,直抵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我们...

  • 2018-06-14

    走出舒适区。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舒适区都有什么,分析清楚自己目前最需要走出的是哪个舒适区。当明确以后,就可以运用以下方...

  • 2019-12-12

    走出舒适区,选择成就更好的自己。

  • 9.26

    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很重要。根据需要选择呆在舒适区,还是走出舒适区,根据我们的需要来决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ka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