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老屠夫,别人都叫他老王。老王有四个儿子,他们一家人最溺爱的,就是家里的小儿子—老四。
小时候老四用的永远都是家里最好的,几个哥哥都让着老四,老四做了坏事,也是几个哥哥受罚;长大后,老王在城里给老四买了房子,几个哥哥也都应老王的要求去接济老四。
按理说,老王对老四这么好,老四应该是特别感激老王和哥哥们的。
然而事实却是,老四长大后并不孝顺,老王在老四成家后,搬去不到一个月,就被儿子赶了出来,最后还是老王一直都苛责颇多的老大给养老送终。
这就很讽刺了,怎么最宠爱的孩子偏偏就最不孝顺,最没有本事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不管是从性格养成上还是谋生手段上,父母的溺爱都是一种错误。
当父母溺爱某一个孩子,并且对孩子偏心时,被溺爱的孩子会变得肆无忌惮,越来越任性。而且,因为总是有人替他受罚,又总是干了坏事过后被原谅,所以他就会持续犯错。
大家是一家人,父母不会责怪,哥哥们会原谅你,因为你比他们小。但是步入社会,谁也不会让着你,更不会替你背黑锅。
父母偏爱的小孩,长大后会因为这两点过不好:
被偏爱的小孩,物质生活过不好
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的家庭里,父母往往会对家里较小的那个孩子比较宠爱,当然也有例外宠爱其他孩子的。
受宠爱的小孩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家里的哥哥姐姐都要伺候他,从小养成好吃懒做的思维,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好都是应该的。
久而久之,无论是家里的家务还是外出工作,都是一种懒洋洋的心态,不想出力。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家人一样,去迁就、去包容,更没有义务去照顾你,干得不好自然就会被社会淘汰,
在父母年纪大了之后,提供不了更多的物质条件之后,生活水平只会急剧下降。
也就是说:在物质上偏爱孩子,会导致孩子认为物质来源非常简单,从而眼高手低,失去生活的技能。
被偏爱的孩子,精神生活过得都不好
被偏爱的孩子,在精神方面也是畸形发展。在小时候,被宠爱的孩子只要是想要的东西,父母“这条龙“都会给予满足。
有时也会被拒绝,但是“哭几声”、“闹几下”,父母自然会“举手投降“。长此以往,受宠爱的孩子就会认为:遇到不好解决的事情,自己耍耍性子,自然会有人来帮忙。
然而,成人的社会是没有人义务帮忙的。
得不到别人的帮忙,自己又做不好,就会更加焦虑和胡闹,按照从小养成的价值观,感觉所有人都在和自己作对。性格上得罪人,也可能经常犯错,又没有本事,被淘汰就成为必然的结果了。
总之,一个孩子被教育成什么样,和父母怎样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应该尽量一碗水端平,即使是一个孩子也应该适当批评他一下。
只有这样的父母,才能够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护,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护芽妈妈,伴您在育儿路上,给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么烦恼,需要倾诉和解决,欢迎发来私信,望我能给您带去灵感和宽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