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主义”一名词来源于西方,但并非只存在于西方。其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所体现,而且比西方首次提出“简约主义”的时间还要早得多。比如老子早就说“少则得,多则惑”。意思就是要把事物的本质加以总结与提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简约主义后来的“less is more”的设计思想与老子他提倡的这种少胜于多的思想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西方的简约主义只局限于设计,而中国的简约思想则深入到了文化、艺术,甚至是哲学思想的层面,并深深的影响了后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
简约主义早在春秋时期就在很多思想家的著作中看到了简约思想。成语“由博返约”,出于《孟子·离娄下》中“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之句,意思说学习研究由博然后精深最后升华到简约。孔子在《乐记·乐论篇》中也有“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之说,说明简易就是美。
简约主义庄子在《庄子·天地》中对复杂的事物表象对人心的影响有所论述:“且夫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简约主义这与老子追求与造化同工的大巧,追求“致虚极,守静笃”的人生境界一脉相承。更与简约主义所蕴含的沉静、质朴的意境非常吻合。儒家、道家的这些思想都是我们所熟知,也成为华夏民族的思维观念的奠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