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言写作读书有意思的文章
读书笔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读书笔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作者: kevinou2007 | 来源:发表于2014-08-15 17:42 被阅读2043次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作者: 王力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08-1
    页数: 261
    丛书: 大学入门丛书
    ISBN: 9787506286893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原书由王力先生主编,本是经典之作,而随着新的考古材料的发现,有些内容的确需要更新修订。这个版本是插图修订第4版,修订者是刘乐园。 修订部分在正文以灰底字注出,大部分修订体现在图片的注释部分,文字风格与正文大异。关于修订内容的评论也两极分化。看起来,修订者有些文字是过于轻佻了,例如对章太炎的批评。又例如,关于笔法和转笔的看法,修订者是取自孙晓云《书法有法》一书,孙氏的看法固然自成一说,但还不是定论,修订者就不加说明地采用,未免轻率了些。

    做笔记时,并未意识到修订者的态度并不审慎,记下的笔记不分原书与修订,当时未及时整理,现在更不易区分,只好将就了。

    以下是推特读书笔记。

    1. "五星",是先秦所谓的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和镇星。秦汉以后,由于五行说的普及,它们又被称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

    2.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又合称五纬。

    3.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4. 木星古名岁星,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

    5. 水星一名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即室宿,主要是飞马座的α、β两星)。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火星,而是 指恒星中的大火(即心宿,特指心宿二 ,即天蝎座的α星。

    6. 昔高辛氏有二子,阏伯、实沈,兄弟不相能,互相征讨。遂迁阏伯于商丘,主祀大火,故辰为商星(即心宿);迁实沈于晋阳,主祀参星,故参为晋星(即参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为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也比喻亲朋久别不能重逢。

    7. 古人利用北斗来辨方向,定季节。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8.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等份,叫做十二次。每次以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 玄枵有女虚危三宿,余皆仿此。


    9. 除了日月季年之外,还有更大的时间单位,这就是章、蔀、纪、元。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76年),二十蔀为一纪(1520年), 三纪为一元( 4560年)。 ——原来纪元是这么来的

    10. 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将星宿与州国互相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星宿是某州国的分野。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

    11. 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二月为建卯之月,直到十月 为建亥之月,如此周而复始。

    12.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秦襄公八年,直至旧君出位为止;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元光二年,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岁指太岁。

    13.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也有人认为在汉朝初年就开始用干支纪年,到了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才用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般历史年表所记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14.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


    15.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夏历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月为正月,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正相同。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二千年间,一般都用夏正。

    16. 律本指定音的竹管。旧说古人用十二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叫做十二律。十二律各有固定的音高和特定的名称。其中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做六吕。合称为律吕。


    17.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击或五音,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的1(do)2(re)3(mi)5(sol)6(la),形成五声音阶,后来加上变宫、变徵,大致和现代简谱上的7 (ti)和#4(fis)相当,这样就形成一个七声音阶。

    18. 我们阅读古书,要注意同名异地的情况。例如战国时称六国为山东,这是因为秦都关中,六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缘故。古代山东山西有就华山而言,有就太行山而言。 又如江南,《史记》中指湖广江西一带;今天的江南,《史记》中称为江东。

    19. 至于具体地名,在不同时代指不同地点,则更为常见。例如桂林,秦代指今广西贵县南,三国时指今梧州市,西晋时指今柳州市东;桂州在南北朝及唐五代、桂林府在明清两代,都指今桂林市。

    20. 黄河流域气温变化图


    21. 姓和氏都是宗族血亲关系的代号。姓和氏的概念及来源本身的问题 也非常深奥复杂。从古代文献结合甲骨文、金文的情况来看,姓,原本是指 母亲一系的血缘关系;氏,原本指的是父系的血缘。我们今天概念的"姓", 实际上是先秦时代的氏,是父系血缘宗族符号。

    22. 姜太公的母姓姜,父氏吕,名尚,他的"姓名"是姜尚。秦始皇母姓赢,父氏赵, 名政。按照今天的规则,他的完整名字是赵政。"赢政"这种方式的"姓名", 到西汉就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西汉以后的所谓“姓",说的其实全都是"父氏"。

    23. 汉代以后”姓"发展成父系血缘的代号,而”氏"除了指父系血缘之外,居然常被用来指母系血缘。比如刘姓女子嫁到陈家,就称为陈刘氏。"姓"和"氏"的涵意和指代关系的这种交换至今未见到任何合格的学术解释。

    24.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由此我们知道,所谓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礼制起源真相,原来不过如此。又往往不能容忍远古圣贤时代有暴力的记载,所以这段文字在汉代以后散佚也不奇怪。

    25. 周代贵族把始祖以下的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为"昭""穆" 两辈,这是周代宗法和后世不同的一点。试从大王(古公亶父)算起,大王的下一代是大伯、虞仲和王季,这是昭辈;王季的下一代文王就是穆辈。文王的下一代是武王,又是昭辈;武王的下一代是成王,又是穆辈。

    26.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同"昆”)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这个够冷

    27. 丧服是居丧的衣服制度。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各有不同。丧服分为五个等级,叫做五服,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从这套制度可以看出男女、嫡庶、血统亲疏的等级。古人讲到亲戚关系时常用丧服表示亲疏远近。

    28. 丧服制度中,还有很多怪现象,比如”姨"服重于”舅"服,"叔嫂无服"。这些现象的真实原因可以一直追溯到史前文明。 ——搜了一下,丁鼎《〈仪礼·丧服〉考论》对此从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作出了解读。

    29. 风水的本质思想是非常简单易于理解的。理想风水的原型,就是原始人类栖息地的理想模式。一般要求屋子坐北朝南,屋后有高山,可以阻挡寒冷的北风。屋子南边不远处要求有"正弓"(即弯曲的向自己住宅两侧收拢)的河,这样可以提供好的饮用水水源,又无水灾之虞。

    30. 屋子应该处于树木和小山包(风水中所谓"砂”)的掩映之下,前方平坦开阔,既安全隐蔽又不至于交通不便,便于狩猎和一般的劳作生活。这种非常朴实的对于原始生活地选择的要求,用"风水"的言语来表达就是:人居的地理环境应该能够包、围、 拱、绕地"聚气"。

    31. 西汉时期政府规定的"石"是重量单位,等于120"斤"。西汉的1斤约合250克,1石就约合30公斤。 作为体积单位,1石等于10斗,但西汉政府规定的10斗是斛,石是民间俗称,又有大石小石之分,复杂难辨。

    32. 唐代饮茶,是将茶饼切碎碾成粉末,过"罗"(即筛子)后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状,同时还要往里加盐、葱、姜、桂皮、薄荷等等,类似于一种可怕的"糊辣汤"。也难怪这种彻底怪味、想象起来都让人觉得不堪下咽的"茶汤"能提神。

    33. 唐代的茶道向后世流传,在经历了元朝统治的一百年后彻底在中国的土地上湮灭。反倒是日本茶道中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内容。元代兴起的茶叶泡水一直传到了今天,但已没有"道"的成分。

    34. 今日盛行于中国的所谓"茶道"、”茶文化",所谓"'勤和简靜'的茶道思想",以及诸多扭捏姿态,全是近三十年来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虚的胡扯。所谓"茶文化研究",自然更是瞎掰居多。这正是所谓器之不存,道亦不复。

    35. 先秦时代没有今天意义上的糖。先秦的饴,其实是麦芽糖。中国的 甘蔗种植和糖的提炼方法都是唐代由印度传入,后来制糖术得到很大发展,制出白砂糖和冰糖,又反传回印度。

    36. 汉代深衣的复杂结构有其特殊形成原因:汉代没有结构完善的内裤。

    37. 唐以前的人坐在席或者矮床上,写字是左手执卷成筒状的纸,右手执笔。因此,唐和唐以前毛笔写字的笔法也与今日迥异。这就是在后世让大多数人悬隔不知的”转笔",字的每个笔划在书写时都需要不断搓捻转动笔杆。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所谓"笔法",指的就是转笔技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ve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