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作者: 吴子川 | 来源:发表于2017-02-06 23:57 被阅读0次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作者:乔西.戴维斯

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书。时间对于大家来说是绝对刚性的,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一天就24小时,一年就365天,所以如何高效利用和分配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的时间管理方法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关注时间(时间开销记录法),一类是关注事情(四象限法则)。

时间开销记录法就是记录自己做过的每件事所用掉的时间。有一本书叫《奇特的一生》,作者柳比歇夫就是运用这个方法的大神。他从27岁开始就随身携带一个时间开销记录本,随时精确到秒的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后来他对时间的感知几乎和时钟一样精准,就这个动作他坚持了56年,直到他去世的时候他的学术成果是硕果累累。这个方法虽然有用,但是不具普适性。你需要无比强大的自控力和意志力,一般人很难做到。你可以试着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开销,你会发现自己记录一天都非常困难。

另一种方法是让我们关注事情,别和时间死磕,它把要做的事情分为四类:既紧急又重要、不紧急但是很重要、紧急但是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这种方法告诉我们不要被紧急的事情带着跑,要先把重要的事情处理了,要做哪些可以和时间做朋友的事情,因为那些不紧急但是很重要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会越来越大。这个方法在原则上有指导意义,其实实操性也不高,重要的事情当然要做,但紧急的事情到了你头上的时候你还得先做。

这本书既不是从时间的角度,也不是从事情的角度,而是从身体效能这个全新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让我们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怎样把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进而高效的利用时间。

核心观点有五个:第一,关注停顿点;第二,管理心理能量;第三,理解注意力的特点;第四,掌控饮食和运动;第五,让环境为你服务。

第一,关注停顿点。

做完一件事情要停一下,不要立即接着做下一件事情,先想一想这件事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还可不可以做得更好?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段时间就是停顿点,养成反思和复盘的习惯,不要被工作的惯性带着跑。

举个例子,老虎伍兹在打高尔夫球的时候,如果他已经挥杆,但是觉得感觉不是特别好或者是还需要再调整,他能立即停下来重新调整后再将球打出去。一般的球手这种情况直接就打出去了,其实这一杆和上一杆没什么区别,都是低效的重复。所有高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自己的动作有意识的掌控。

再举个例子,从一家公司辞职,千万别刚刚辞职就立马找工作。看起来是很勤奋,实际上也是低效的重复。工作中用到的技能基本上和之前一样,并不会让自己成长。最好是花一段时间好好想想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想清楚了再行动。

第二,管理心理能量。

脑力和体力一样,不能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它会随着时间和事情的难易程度波动。要根据大脑的状态选择相应难度的工作。

一般早上刚起床的时候最清晰,大脑的活性最大,大约能保持专注两个半小时,之后想集中注意力就很困难了。再比如中午吃过饭,血液流向胃部,大脑缺氧会感觉昏昏欲睡,如果能小恬一会儿,注意力又能保持专注两个半小时。所以要把那些重要、困难的事情放在大脑最高效的时间内完成,之后再做那些简单重复的事情。注意自己脑力得消耗,“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第三,理解你的注意力。

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其中其实是进化的结果。它并不是一种缺陷,而是大脑本身的特点。所以当我们分心的时候无需太过自责,分心还是带给我们创造力的基本机制。

2种应对分神的方法:

一种是让自己主动走神。

大概专注20分钟的时候,有意识的做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起来走走,看看远方,整理桌面等等不需要工作记忆的事情。避免多任务切换,不让大脑休息。

另一种是察觉自己的注意力。

就是注意走神时候的那些想法,想想这些想发和自己做的事情有没有什么关联。也许你就为你解决了难题,或者是发现了有趣的创意。

第四,掌控饮食和运动。

大脑消耗的能量主要是葡萄糖,但是靠吃糖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也是不行的,因为吃糖只能带给我们15分钟的专注力,15分钟过后血液中的葡萄糖瞬间就会降下来,注意力又会难以集中。所以我们要少吃多餐,少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品,把血液中的葡萄糖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轻量的运动能够保持大脑思维活跃,还会分泌多巴胺使我们心情愉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大多数人坚持不了运动是因为期望值太高,把目标定得太高,本来就很难达到,所以一旦遇到困难很容易就放弃了。

第五,让环境为你服务。

主要是声音和光线两个方面。

噪音是影响我们专注思考的主要因素。这里说的噪音不是那种长时间持续的噪音,而是那种意外出现的声音。比如一辆突然疾驰而过的列车,别人意外打翻物品所发出的声音,隔壁同事小声的聊天都是这类。

要如何避免呢?

如果是要做创造性的工作,那就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因为这类噪音无法用意志力对抗,注意力天生就对意外的事情做出反应。

如果需要在某个时间段获得关键性的两小时,那么前一小时就要尽量避免听到太多噪音,这相当于给自己的大脑清除缓存,轻松上阵让自己提前进入状态,表现自然更好。

光线对大脑的工作效率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作者经过研究发现,在蓝白光(就是天气晴朗的时候天空的颜色)的环境下大脑会更活跃,逻辑分析能力、思维的敏捷度会增强。

研究还发现,昏暗的灯光对创造力有好处。如果要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可以把灯光调暗,或者是到一个昏暗的角落。因为昏暗的灯光会让人感觉很放松,有些作家就是在夜里写作的效率更高。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改变不了环境,但我们可以调整一些关键性的因素让环境为我们服务。调整那些我们可以控制的因素对我们工作效率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

这本书给我们给出了5个建议,让自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第一,关注停顿点,谨慎选择自己的每一件事情,第二,管理心理能量,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第三,理解注意力的特点,它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保持高效状态的,要学会顺应这个特点。第四,掌控饮食和运动,保持葡萄糖的稳定和保持轻量的运动是获得好状态的重要途径。第五,让环境为你服务,注意噪音和光线的控制。从身体效能的角度去把控时间管理。

启示:

其实时间管理的秘诀不在于分秒必争,它的秘诀在于“沉浸”二字,尊重你正在做的事情,享受你正在做的事情,认真对待你正在做的事情的一种状态,它里面包含着对生活的一份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的预期。

相关文章

  • 每天重要的两小时

    你有没有计算过你每天玩手机的时间?细想这个数字是不是很惊人?你有没有觉得你每天都很忙?细算你一天获得的钱数是否依然...

  • 每天重要的两小时

    乔西·戴维斯著 ◆ 第1章 前言:成为高效之人 >> 1.意识到你的抉择点。只要你开始一项任务,基本上就会处于自动...

  • 如何创造你《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二)

    文章如何创造你《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一)说了“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中的“管理抉择点”和“管理心理能量"。接着说...

  • 《每天重要的两小时》笔记

    时间这个资源是稀缺的,恒定的,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谁也更改不了。其他资源说是稀缺,但都是可以通过间接方式找...

  •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目前常用的时间管理方法主要有: 1.依靠自控力执行制定的计划表,但很多人不能坚持; 2.将事情按重要程度和紧迫性分...

  •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昨天听了《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这本书,里面谈到了富兰克林的例子。富兰克林一个拥有多重斜杆身份的人,是一个科学家,发...

  •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你是否觉得一天到晚都忙忙碌碌的,可是到了月底回忆却不知道做了些什么?就如我,暑假已经过了一个月了,却发现自己该看的...

  •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是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神经科学专家乔西·戴维斯的理论著作,乔西·戴维斯擅长从心理学和神经...

  •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并不是说每天工作两小时,而是应用好最佳状态产生最大的效果,而从减少时间的投入。 如此有效实现“...

  • 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从身体效能的角度,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时,怎么才能把身体调整到一种巅峰状态,进而对时间进行高效的利用。 核心观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wz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