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件事情,能让热恋中的你瞬间掉进寒冷的深渊,那一定是,“他不回我信息”。
我承认,我也会整个下午对着沉寂的对话页面抓狂,无心做事,翻来覆去地纠结着两个经典问题:
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我哪里做得不好吗?
毕竟,这太容易挑起不安全感和不被爱的恐慌了。连短信都不回了,感情还有希望吗?让我们先听一听沉默背后可能的潜台词。
01 “我需要一个安全空间,免得受伤。”
有时,事情比想象得简单很多。比如,他没回信息,真的是因为太忙、在开会,或者粗心忘记。但如果他的“忙”是长年累月、没日没夜的,而且兼有如下表现:
行踪神秘,态度飘忽不定、忽冷忽热;
每当你想谈谈感情方面的话题,他就迅速闪避或直接爆发;
要求你要变得更独立,不要粘着他;
贬低、挑剔你,认定你是诸般问题的源头;
有意无意和你保持距离。
那么,他很有可能属于回避型依恋风格。
他有一个坚硬的保护壳,里面与世隔绝,安全可控,没有丝毫的风险,只属于他一个人。
为了维持绝对的安全,就必须尽可能地压缩与他人的连结,尤其是情感层面的深层连结。好在对于男人来说,独立也是一项被鼓励的美好品质,顺理成章。
这样的男人,即使你和他近在咫尺,温情相拥,中间也隔着一堵墙。即便海枯石烂,它也屹立不倒。
心好累。
蔓倪用了整整8年试图砸开那堵墙。结婚的时候,她以为成功了。
谁知道,即使住在一个屋檐下,也可以相处得冷若冰霜。而且,冷战可能仅仅是因为她在朋友聚会时,半开玩笑地夸了闺蜜的老公,让他学习人家浪漫体贴的好品质。
他顿时就冷了脸:“那种男人有什么出息,也就你们这种浅薄的女人会喜欢!”她那句“可你就是比不上人家”还没说完,他已经摆出了一副高冷到底的姿态。之后好几天,借故出差在外,朋友圈发得倒很勤,却从来不回她微信。
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内心最深的恐惧就是被攻击和贬低。因为这带给他们的感受,无异于一个人身处丛林,手无寸铁,被一群狮子围困。
他自我保护的本能,胜过了对情感连结的渴求。
宁可不回应,宁可切断连结,也不想重新体验一次受伤的痛楚。哪怕这种伤痛在别人来看实在是微不足道,甚至无病呻吟。
她的玩笑话,把他带回了小男孩时代。父母都是小学老师,作为教师子弟,他在学校里总被过分“关照”,一举一动都有老师汇报给父母。而父母总是说:你做得不够好,你应该学习某某同学。
渐渐地,他心里也“内置”了一对严苛的父母,几十年如一日地监控着他,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样的话:一定要完美,要比别人优秀。
如果被别人指出了哪里做得不够好,内在父母就会把这个声音调高、循环播放,让他无地自容。
然后,他本能地逃回自己的安全空间,免得暴露出更脆弱的一面。她越是想追赶,越是主动,他就越认定她是来追杀补刀的。
也不是真的不想回应,是不敢。就像小时候没考好,想回家却心虚,于是离家出走,暂避风头。
02 “你都不爱我了,还有什么可谈的?”
离离的男友,以前对她真的很好。
刚在一起时,他就开始规划未来,细致到要在哪里买房,要生几个娃。他能敏感地探测到她的需要,深更半夜出去给她买宵夜。她偶尔生个小病,他比她父母还着急。
他把她放在第一位,对她没有任何要求。他也很在意她的感受,会认真地问:我是不是对你最好的人?比你的前任都好很多吧?
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好的一个男人,毫无预兆地变得冷淡起来?离离想不明白。
没有吵架,没有小三,导火索是上个月她带他回家见父母,她爸爸问了他的工作和家庭状况后,那一脸的大失所望。
“是,我就是个普通小白领,家里也没背景,你爸当然看不起我了!”可是,她一点也没在意这些啊。
既然他还在气头上,那就给他时间冷静一下。没想到,她不过三天没主动联系,就被拉黑了。打了一晚上电话,每次都在一声之内被按掉。
之后就开始了捉迷藏的游戏。一会儿把她拉出黑名单说句话,一会儿又彻底消失不见,在下一秒钟,又可能忽然冒出来指责她冷漠,或追问她是不是想分手。
离离的男朋友,是标准的焦虑型依恋风格。
他们会全身心投入到一段感情中,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对方,最怕的就是两件事:被拒绝和没有回应。
因为怕拒绝,所以在有冲突时,宁可逃避也不愿“冒险”,等待对方意识到问题所在,自觉承认错误;因为怕没有回应,所以即使内心纠结无比,也不肯主动去解决矛盾。
焦虑型恋人的模式是,一边用力付出,一边怨念丛生:我那么努力对你好,满足你的要求,为什么你就不能良心发现,给我对等的回报?为什么你就是不懂我、不认同我?
过度在意对方,潜意识里又深深相信自己得不到无条件的爱。于是,一旦矛盾爆发,众多问题会交互错杂,最终的落点永远是:你就是不够爱我。
离离爸爸的态度,以及离离之后的“冷淡”,就好像把他扔到了孤独的荒漠里,被无情抛弃,自生自灭。
“作”并不是女人的专利。如果一个人无法在感情中建立安全感和合适的自我界限,那么,“作”就成了唯一可以突破边界、与对方紧密连结的方式。
03 走出恐惧,重建爱
爱与恐惧,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动力。
当他不回信息,当关系陷入长久未知的沉默,你会本能地进入恐惧,惴惴不安,度日如年。攻击、怀疑、敌对、自责、追踪、刨根问底……这都是出于恐惧而采取的防御策略。
在咨询中,常常有人急切地问:他不理我了,我该如何破冰?
我的建议是,别急,当下的重点是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如果带着恐惧,贸然行动,常常只能是重蹈覆辙。
因为我知道,你的终极理想并不是一个形式上的“和好”,而是远离恐惧,回到爱中,重新体验美好的情感连结。
如何做到?先学会安抚自己,回归爱的状态。
被“他不回信息”这个难题折磨着的女人,多数都偏于焦虑型依恋风格:
需要很高的情感黏度,需要绝对的安全感,花很多时间研究他的心思,不相信自己是被爱的,不相信爱会持久,不相信他专一认真……如果他没有给予及时的回应,就仿佛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
当你再度经历这份痛苦感受时,别急于联系他,先陪伴自己,看到内心涌动着的情绪。温柔宽容地看到就好,不必去转移、压抑、合理化,比如“我知道生气不好,可是谁让他惹我呢?”
然后,耐心地体会身体和情绪感受。在你胃部、心口、喉咙的位置,是否会有卡住的感觉,闷闷的,很想哭?
想象你心里住着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经历着你当下的情绪。抱一抱瑟缩、无助、满怀委屈的她,像父母安抚孩子一样,给予她安慰和支持。
你也可以尝试把感受写下来,包括情绪、想法,以及任何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信念,不用追求逻辑,也无需评判,跟随你的感受,诚实地写下来就好。
等情绪稍稍平复之后,再回头看写下的文字,进行自我对话,辨别出其中那些不合理的信念。
比如,从“我不可能被爱”,到“他爱过我,我们曾顺利进入了关系中,相处得很快乐,这说明我是可以被爱的”。
我们总能找出事实,反驳那些带有绝对化、灾难化色彩的信念。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把焦点放回到自身,逐步把频率从“恐惧”调整到“爱”。
无论你的他是回避型还是焦虑型,当你回到爱的状态,内在能量变得充沛,不再无意识地攻击自己和对方,沟通就会趋于顺畅。
(PS:记住上面4个步骤,每当他不回信息让你痛苦时——看见、体会、写下、辨别)
04 疗救关系,关键在于共情力
想破冰,最聪明的方法是先让自己变得暖一点。给足自己足够的关注和疗愈后,再来解决关系里的问题。
最容易带来压力的不是现实,而是跌宕起伏的内心戏。每个人在进入关系时,都带着自己的课题,在某个特定状况下,一触即发。
也许是在被比较和否定的时候,也许是在生着闷气又遭遇“冷落”的时候。但是这里并不存在非黑即白的对与错,只是各自对亲密关系的看法、期望值,以及处理矛盾的方式有所不同。
接受对方的心理需求,是巩固关系的根本策略。
回避型的人,需要拥有安全的空间。蔓倪的老公在热闹的朋友聚会中已经感到压抑窒息,却还被与“别人家的老公”做比较。更不能接受的是,居然落了下风。他的防御策略,就是冷淡+敌对。
焦虑型的恋人,需要被充分地接纳。离离的男朋友感到被否定时,很希望离离能够直截了当地给予他一个肯定的讯号,来确认自己在她心中是有分量的。离离没有领悟到,于是激起了他追问+求关注的防御策略。
意识到他有哪些心理诉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采取不良的防御策略,不评价对错,而是寻找一个既不委屈自己、也不勉强对方的的平衡点。
蔓倪停止夺命连环Call,平息内心的不安和愤怒后,继续正常的生活节奏,只是每天晚上10点发一句“晚安”。一周后,他出差回来了,破天荒地给她带了条珍珠项链当礼物。
她所做的,是既留了充分的空间,也又给了他足够稳定的陪伴。
离离确定了自己深爱这个人,也仍然想继续这段关系后,放下“谁主动谁就没面子”的信念,直接去他家楼下堵截。本以为会被无视,结果,她刚牵起他的手,说了句“我想你了”,他就缴械投降。
唯有在确定自己是被在意的情况下,他才能卸下防备,安心地表达爱。
这段感情有没有救?答案就在你的共情力中。你能感知到他的需要,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关系自然会趋于平顺。
也许有人会纠结,为什么是我要去共情他,难道他就坐享其成吗?其实,亲密关系如同双人舞,任何一方换了步子和节奏,都会改变整个舞蹈。
是的,没有十全十美的爱情,亲密关系中的很多问题,甚至也不会有完美的解决之道。有时候,你身心俱疲,觉得再也没力气走下去,却还是放不下他。都是人之常情,没什么丢人的。
而除了舍弃和逃跑,你还有另一种选择——整合。在你愿意理解、妥协、调整和适应后,棘手的关系往往也会随之出现意外转机,有了共同成长的可能。
只要你所做的那些努力都是出于爱,是“我想创造更美好的感情体验”,而不是出于恐惧,比如“失去他我活不下去”,你的共情力就会成为一件利器,为情路保驾护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