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学习》系列拆书五节选:P34~35
底层规律——“绿灯思维”
【RIA】拆书系列
【R】
红灯思维就是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消极处理,准备防卫:“你不了解情况。”“你先听我说!”这是我们在红灯思维下大脑所处的状态。比如,一个习惯了粗暴沟通的老板,听到了咨询顾问给的建议你和员工沟通的时候,要先倾听,理解员工意见之后再发表你的观点。不要没听完就做判断……这时候,老板多数情况下的第一反应是:“你懂啥?你根本不了解我们公司的情况!”“我时间很紧张哪有那么多时间听,你根本不知道,如果你不强硬,这帮人就不动,根本无法推动工作!”“去去去,别拿书本上的东西说教,不接地气。”
类似的场景你见到过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红灯思维: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
【I】
“陈工,你们的这个技改方案这里,还有点小问题,我建议这里。。。。。。”,“什么问题,你懂技术吗?你别说,你听我说”。。。。。。
“你有考虑到这个情况吗?如果到时出现这个情况怎么办?”,“不会的,我们都有考虑过,肯定不会”,“我只是提醒你们,要考虑到。。。。。。”,“你不了解,我们又不是没有做过,都知道的,不会有问题的”。。。。。。
你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像这种对你提出不同观点或建议的情况,一定有遇到过吧!那么你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不听不看?还是急于向对方进行解释、反驳呢?这种情形我们将之称为“红灯思维”,就是当我们在听到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时,采取消极态度,所做出的自我防卫,拒绝对方的观点或意见。
这样做看上去似乎是信念坚定,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不但关闭了自己的成长大门,还经常会导致争吵和矛盾。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红灯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思维。那与“红灯思维”相对应的又是什么呢?是开放、积极和包容,在这里我们将它称为“绿灯思维”。
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举几个例子,给大家对比理解一下。
◆ “老吴,这个项目你可以从老员工中选拔人手,然后。。。。。。“,”不行不行,老陈,你不了解我们运营,你不知道。。。。。。”请问这是“绿灯思维”吗?
不是,这是典型的封闭式思维,当观点和建议和自己的思路不同时,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和封闭。而“绿灯思维”是要用接受和包容的思维去倾听,在上面的例子中,老吴应该运用“绿灯思维”,听老陈把他的想法或建议说完整后,在做出判断。
◆ “孩子这次考试才70分,得给他报班补补了”,“老婆,我觉得是不是听听孩子的意愿,在分析下问题到底在哪里,在。。。。。。”,“到底是不是你儿子啊?你到底关不关心他学习啊?我不想和你说了”请问这是“绿灯思维”吗?
不是,因为她根本没有去考虑对方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是否可以帮到自己,有哪些有价值的地方;而“绿灯思维”是会充分考虑对方所提出的不同意见和建议,思考是否可以帮到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用途。在上面的例子中,老婆应该认真的去思考,老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有哪些是合理的,有哪些是适用于现状的,有哪些是可以帮到自己的。
◆ “你得好好运动下了,你看你这肚子”,“我肚子怎么了?吃你的了?”,“不是,我的意思是,你平时可以做点有氧运动减减脂”,“谁说我没运动了,我有空不也去健身房吗?”,“哼,还说我呢,你以为你身材多好似的”;请问这是“绿灯思维”吗?
并不是,因为他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对方建议,思考和分析建议中的优点和不足;而“绿灯思维”是在对不同意见和建议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其不足,并对其优化完善;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了“绿灯思维”的三个步骤:
◆倾听:所谓“红灯停绿灯行”,绿灯思维首要的是倾听,确保信息的畅通无阻;
当遇到不同观点或不同意见时,不是关闭自己的耳朵,阻止自己对不同信息的接收,而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倾听;
◆思考:思考对方的这个意见或建议,要怎样可以帮助到自己,它都有哪些优点和用途;
◆优化:在对不同意见和建议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其不足,并对其优化完善;
那么,是不是什么情况下,都适用“绿灯思维”呢?当然不是,“绿灯思维”的应用前提,是对方对所提意见或建议的话题,有一定认知和理解,并就事论事的向你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时适用。
最后,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绿灯思维”的理念并不复杂,但是它却是底层规律中基础而重要的一条,对于渴望成长的你意义重大;因为唯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才能够让我们接受不同的观点和理念,并激发我们的思考,从而推动我们成长。由此可见,对于成长,开放是第一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