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睁开眼时,眼前一片明亮,差点以为又是睡过了头,眯着眼摸着枕头下的手机一看,不过七点。如果按以往的规划早早地就去教室好好学习,可是我既悠闲又不屈服于规则,况且一个大学生早已远离了最初的忙碌。
人正是因为不屈和那份不羁才显得更会生活。于是,我挎起我的包,带上手机和耳机便想着去爬最近的璧山。而这一次,没有和朋友,一个人,一条路,带着有点淡淡的日光去体味最近发生的事。
璧山,除了它的历史原因还因为它作为佛家圣地一直在当地享有声誉,而在县中心的绝佳地段使它每天行人不断,寺中也烟火不断。
微风似乎吹的有些凉,还好由于爬过了几百步石梯,身体的卡路里正在持续提供热量,因此并不觉得很冷。
走走停停,彳亍不前,也许是等待,可惜等不来我想要的相遇。有人说,也许是我自己说:“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我们都是修行者,在不断攀爬中感悟,体味这条路上所经历的一切美好与悲伤。”
人生是场旅行,艰苦跋涉,不知青春我走的很慢,每一个脚步似乎都能听到清脆的脚步,清风徐来,深呼吸一口,十分满足。回过头去,我看到渐行渐远的小城,还有隐隐散去的汽笛声,好像这城市本身就不属于我。
这城市,太陌生。
而我,既舍不得离开,又带着失望。
听着手机里低沉的音乐,有一点悲,但歌词很美,像一个不合时宜的美人。也许是因为冬日里风景的枯萎与此时伤感的音乐才显得这一刻充满了凄美之感。
人生是场旅行,艰苦跋涉,不知青春我想到了徐霞客,想到了马可波罗,想到了李白,想到了杜甫……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一生都走在路上的人。好像他们一生都在旅行,用这种简单又笨拙的生活方式去找生命的真谛。我想象着当年徐霞客站在三山五岳之顶的时候,是怎样的心境与感悟,是否像此刻我的心一样平静与淡然。我想象着杜甫二十五岁爬上泰山顶的时候,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那般一腔热血,直到多年以后他老去时却写到“万里悲秋长做客,老年多病独登台”的沧桑与心酸。他步入宫廷以后,很少再那样攀登,不再旅行,再也找不到对人生的那种豁达和从容;他在宫廷里多年,漂泊于世间,忙碌了,遗忘了那份最初的潇洒与豪迈。
人生是场旅行,艰苦跋涉,不知青春所以,我不愿安于现有的规律,我可以独自走在去山顶的路上,不管是开心还是悲伤的事情都显得那么渺小起来,正如苏轼所说的:“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情”,当然他已经参透了这世界的风雨变化变成了真正的“苏坡居士”,我既在红尘之中,享受着红尘事,为其思绪也别有风味。
一无所顾,且行且走。
越走越远,路上竟一个人也看不到,我想也许是在这个城市里,我起来的太早,所以也遇不见早行者,不觉间竟走到了山顶。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山顶,所以这里很安静,装着我的秘密与故事。
下山时,陆陆续续有人上来了,我有时会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明媚的早晨,伴随着我的好心情。
本文记于2015年11月,
今日于日记翻来觉得不错便与诸君共享,希望诸君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