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怎么派与不认“真”宣言
孔子可说是中国人不认“真”的祖宗,证据似乎一条就够了:“子不语怪力乱神”嘛——试问,连基本的“有什么”都不管,还问“是什么”、“为什么”吗?还认“什么”“真”?还追问“什么”存在、原因理由与真实真相?又如何发展出“什么”科学?还有“什么”“客观”可言呢?还“好奇”“什么”呢?……
啥叫“怪力乱神”?现在看来就是古人搞不懂、想不通的一切。主要来自大自然,部分来自人间,如:地震、洪水、蝗灾、流星、陨石、异常的天气、旷野的鬼火、动物大规模死亡事件、怪胎、魔术、气功、腹语术、特异功能、灵魂、妖怪、神仙……反正稀奇古怪多得很。反正,直到富兰克林人类才知道电闪雷鸣的真相,到现在我们还无法解释印度的神仙索、某些“超自然现象”呢……
但现代人不难明白,一个“真”字恰恰就隐藏在人类搞不懂、想不通的诸多“怪力乱神”的后面…所谓“怪力乱神”其实是大自然(稀奇古怪主要来自大自然)给人类出的跨越千年的思考题……
当搞不懂、想不通的多了,于是宗教信仰就出来了。宗教可不只是怎么安慰或调节,多少也有追问什么的意味…当然至于真与好、什么与怎么的比例、调和,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各民族文化之所以千差万别,也应该跟这比例调和有莫大的关系……
而“子不语”的意思也很干脆、明确:“什么”想多了人还“怎么”活?…人世间有那么多的贫困、混乱与不公,任一题目就够你忙活一辈子了。否则,饿了咋办?人死了还认“什么”“真”?……说到底,人一辈子不就是“怎么”活,然后“怎么”活得更“好”吗?所以,最好是人以外的“什么”都别管,操心“怎么”才是正道,才是智慧……
而人以外是“什么”?不就是大自然吗?……
其实孔圣人一心想的就是“人”自身“怎么”“好”,即“怎么”活,而非人以外的“什么”“真”;是追求生存、目标结果,而非追问存在、原理真相。于是我们的认“真”,探索自然,追问“什么”、“为什么”的大门被关了一大半……
所以正规的说法就是:西方人(准确说是古希腊人)“发现了自然”,而我们叫“人的文化”——现在我们叫“以人为本”嘛……
所以难怪后来我们几乎“什么”都是引进、“拿来”的(当然不止什么潜水艇)……
我们其实是“怎么派”的——西方人算“什么派”嘛……
可以相信,正因为没有充分认识“什么”大自然,不懂科学原理,我们的“怎么”“好”缺乏“什么”“真”的支撑,所以我们发展后劲不足,历史老是原地踏步。唐宋就“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我们可以有些低级的什么,但是不可能有高级的什么——我们可以有火药、烟花、马镫、长城、大运河、都江堰、印刷术…但不可能有TNT、手枪、潜水艇、大炮、马克沁机枪;所以后来是我们挨揍,而不是揍人……——如果老祖宗也认客观的“真”,那么历史就该改写了……
实际上不只是什么“真”,孔子对一个“知”字的态度也不端正,“知”的地位并不高。孔子曾明确表示:“我知道”还不如“我喜欢,我高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嘛。
从纯粹学习的角度说,这的确算是一种境界,好学乐学嘛;但从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就是另一回事了:孔子不仅没区分主观与客观,也没有感性、理性的概念(客观理性这些字眼哲学上叫思维方式)……
既然“知”的地位不高,自然“知”“不知”都无所谓了。所以,“不知者无罪”,“不知不怪”,“人不知而不韫”嘛,中国人对一个“知”字其实是很宽容的。而西方人咋说?——“无知是最大的恶”(苏格拉底)。态度完全不同……
无疑只有强调“知”才能重视“真”。既不认“真”,也不重“知”,也算是反面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了……
所以实际上发展到后来我们干脆选择另一种智慧:“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不清不楚、“难得糊涂”……你说这是在追求还是追问?“难得糊涂”的箴言至今还高挂在我们的好些贤士高人的墙上……
而孔子就是我们“怎么派”不认真的祖宗。
证据当然也不只是“不语怪力乱神”一条,还有“一年三季”(糊弄蚱蜢)、“人死有知乎”(糊弄弟子)甚至“父为子隐”(情大于法)之类故事呢…孔子的思维路数其实是一以贯之,都是目标结果而非原因理由导向的……
不信你自己看看。
似乎“两小儿辩日”让孔子知道了追问“什么”“真”的厉害,感觉很麻烦,估计会误事,于是转而坚定了追求“怎么”“好”的大方向、主基调……
但实际上岂止是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还有人主张“天道远,人道近”…再早还有个著名的《击壤歌》——都是以人为本、目标结果的思维指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反正,只要我按照一定的规矩、传统去生产,去劳作,即可吃喝不愁、衣暖无忧。即使有“什么”天帝、上帝,跟我又有啥关系呢?等于不存在嘛(至于人间的帝王就更不在话下了)——简直是霸气侧漏,完全不把“什么”当回事嘛。
据说《击壤歌》很可能算是中国民歌之首——看来我们的调子一开始就是不认“什么”“真”的……
看来,中国人“不认真”的思维主旋律很早就开始了,述而不作的的孔子并非始作俑者……
不过,“不语”的孔子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对我们的“怎么”之路进行了确认,贡献当然也是大大的。这好比旷野之中有两条小道,其中一条明显走的人更多,于是有人插上了路标,让人们更明确和方便——这当然也要算功德一件……
尽管孔子自己并没有明确宣布“我不语怪力乱神”,但其态度是明确的:“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一心就想人怎么生存,怎么好……
“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人与自然嘛——对应的意识、基本思维不就是生存与存在吗?而相应的价值不就是好与真吗?人的认“真”无疑是从认识自然开始的……
我们的认“真”从两千多年前就出了偏差……
现在看来,“子不语怪力乱神”相当于我们的不认“真”宣言……
因此,“怎么”“好”这条路无疑中国人走得特别明确和坚定——另一半“什么”“真”被放一边去了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