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孔子认真考。。。之五

孔子认真考。。。之五

作者: 打望公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19:04 被阅读15次

五、后遗症与误解误读

既然由自然到社会、先真后好的相对完整的移植与颠覆经历是西方人独有的,那么很容易产生的一个联想就是:其它民族会不会因此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之忧?当然也包括我们。而且如上所述这种影响是根本性的、全方位的……

换个说法。我们的“什么”“真”大都是引进、拿来的——“拿来主义”的“真”难道就没有一丝后遗症?难道跟人家原创的没有一点区别?

当然这种影响作用也许不只是负面和消极的,也有正面、积极的。不过,既然说的是后遗症,那么就先说消极、负面影响吧。(见以下两节。)其实前面也已经说了不少。

至少从时间上说这种担心就不无道理。当两千多年前西方人(古希腊人)开始认真的时候,自然还是近乎裸体的自然;而我们“拿来主义”的“真”似乎要从鸦片战争甚至五四运动的“德先生”、“赛先生”算起…无疑我们的认真史太短,似乎不到西方的十分之一……夸张吗?一点也不。我们的“只要主义‘真’”不就是五四之后的事情吗?之前是大厦将倾、改朝换代、战火纷飞——“怎么”活都成问题,还认“什么”“真”呢?……

再从近代引进、拿来的具体经历与过程来看,就显得更有意思,也更清楚了。不妨先近后远,就从几十年前的改革开放说起吧:

国门一打开,立马感觉跟人家差距太大,落后太多。不要说高科技,连餐巾纸、一次性水杯也没见过…于是我们甚至感觉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于是这就像在“锅底”,随便哪个方向都是往上一样,“好、真不分”是很自然的。

而更早的五四时期呢?更麻烦。因为选择太多,足以让人眼花缭乱:民主、科学、政治、经济、文化、道德……选择太多如何选择呢?很简单——那就把“好”的、“对”的引进、拿来吧。“不好”的拿来作甚?糟粕嘛……

孔子认真考。。。之五

因此不难推断,很有可能——我们其实是把人家的“真”东西当成“好”东西引进拿来的……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说法太多,无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终还是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我们是“打出一个真理来”的……

看,我们的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危急存亡之秋,选择生存理性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历史的必然……

…反正结果就是,直到今天我们对“怎么”“好”的偏爱仍然无处不在。不信不妨看看我们无处不在的标语口号——都是目标结果的思维导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爱妻爱子爱家庭,无视交规等于零”,“搞好清洁卫生,迎接XX大检查”,“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部队就是大学校,当兵等于去深造”,

孔子认真考。。。之五

“人工智能——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甚至连我们唱的也是《越来越好》呢……

于是,现在我们有不少小朋友是在父母承诺更爱自己之后才同意生二胎的——连小孩也想“怎么”“好”了……这算是新时期的新特色,从来没有过的。我们古人讲究“孝悌”嘛……这说明:我们怎么派的特质、普遍性没有丝毫改变,甚至可能还被强化了。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文章就不奇怪了:“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公民科学素质”——通篇暗示的就是六个字:“好的就是真的”,或十个字:“目标结果就是原因理由”。这意味着连我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标准也是“真好不分”的……

——还有比科学更认“真”的?还有比科学更应该追问“什么”、“为什么”的吗?在科学领域我们也喜欢追求而非追问,也是以目标结果替代原理真相…——何论其它?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怎么而非什么的世界里。

反正现在你一打开手机就是某时某地某人怎么了——成功了,出名了,失败了,打脸了…起高楼之后又塌了,老人变坏了或坏人变化老了…一个两个三个高铁霸座了…结婚了,分财产了…世界第一了,感动了…游戏外挂了,科学家作弊了…天使有些不像天使了,灵魂工程师有的似乎也“失去灵魂”了…离家出走了,遁入空门了……

其实早有人说过:“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一个“了”字不就是目标结果“怎么”了?

孔子认真考。。。之五

…当然也早有人不耐烦了:“死了就好了,一了百了”……

很多东西似乎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只不过以前说人家“怎么”“好”,现在进步些,要关心我自己“怎么”“好”了;只不过以前我们说洋人的东西是“奇技淫巧”,现在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了;以前叫“生产领域”,现在叫“供给侧”了……“齿白唇红,银盔银甲”变成了“小鲜肉”,“才子、佳人”变成了“海归、白富美”,“精彩”变成“无尿点”,“自己反思”变成了“自行脑补”,“欢欣鼓舞”变成了“喜大普奔”,“喝彩称是”变成了“点赞”、“打call”…如此而已……

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怎么”之路、或者说“怎么”“好”的大方向、主旋律还将继续下去。道理很简单:尽管我们现在已经“好”到了相当的程度,例如已经是GDP老二了,世界第一也不少了…但是一平均就不“怎么”“好”了……我们还有住房、医疗、教育等N座大山,而真正的大山里还有千百万人需要脱贫呢……啥都怕比嘛——人家的“好”明明白白地在那里……

所以,官方版的说法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其实民间的说法更直白——“找钱才是硬道理”……

可以相信我们的主旋律仍旧是认“好”不认“真”的……

但与此同时假象与误解误读无处不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我们不会承认,也根本没几个人意识到我们这一族其实是不喜欢认“什么”“真”的……

不妨先说古今。

表面上看中国人还很关心“什么”,相当认“真”——有人“凿壁借光”,还有人“悬梁刺股”呢…我们自古就爱学习,重教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现在也说“科教兴国”。昔有“孟母三迁”,今天的学区房价也是高得离谱…阿拉伯甚至曾有谚语云:“求知,哪怕远在中国”…子也曾经曰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谁敢说我们不认“真”,或“真好不分”?太低级了嘛……

无疑,中国人是爱学习的。但关键是我们传统知识——学习的内容到底是些啥呢?其实跟人以外的“什么”“真”关系不大,基本上就是关乎人自身“怎么”“好”的……

——“入则孝,出则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讲规矩,怎么生存、“怎么”“做人”占据了我们的传统的“知”的大部分,而非知道“什么”存在。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们也经常说:“关键在人”,“首先是怎么做人”之类……“人的文化”、“以人为本”嘛……

是滴,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似乎相当认“真”。但实际上这个“道”并非“自然之道”,而是儒家的“仁义之道”,说到底就是“人道”…屈原还在他的《天问》中问了一两百个为什么(据说达到了我们古人追问为什么的最高水平),还要“上下而求索”呢…但其实忧国忧民的屈原无疑更关心的是人,而非人以外的“什么”自然。孔子不也一样?……对于自然,传统中国人更喜欢的是写诗、抒情,而非认识、探索嘛……

可以相信,尽管我们爱学习,但是我们求“知”的动力机制、学习的出发点主要不是因为“什么”“好奇”,而更多是为了人自身“怎么”生存。

只不过古代叫“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现在叫“竞争”,生怕“输在起跑线上”…“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王健林就表示:凡是跟建筑业相关的知识他几乎都是学过的(大意如此)……你信吗?我信。反正我亲眼见过一对恋人因为其中一方没有考取某一证书而分手的……

现代社会的毕业证、上岗证、资格证等跟几千年前的部落比武、摔跤成绩一样,都是生存能力的象征。当然要跟姑娘的择偶标准挂钩的……

如果我们求知主要是因为对“什么”好奇,因为思维偏爱存在,会每年都有学生自杀吗?好奇得不想活了?(包括日韩。这叫文化同源。)关键是:为啥其他民族不这样?……

以上主要说古今的误解误读,现在主要说中外。

你看,当年西方刮起中国风的时候,中国皇帝还曾被当成哲人王,还有人(莱布尼茨)呼吁成立中国学院,还有西方人(好像是伏尔泰)天天对着孔子像顶礼膜拜呢…但反过来他们却被中国人视为蛮夷……

所以,今天一位(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美国人自认为找到了“中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的“什么”秘诀:

“他们总喜欢问:为什么我们比国外落后?…为什么瑞士能把手表做到那么好……为什么我们的葡萄酒不如法国的好喝?为什么我们的某项科技与国外同时起步却发展不如国外?…他们(中国人)认为别人能够达到的技术,他们不可能达不到……”显然,在这位西方人看来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太喜欢追问“为什么”了。目前为止这个解读、说法没有人表示怀疑,我们算是笑纳了。

其实这不过是以“什么”之心度“怎么”之腹。“为什么不如”完全可以改成“怎么不如”——我们的诸多“为什么”看似追问,实是追求;表面上关心什么存在、原因理由,其实想的是怎么生存、目标结果……

眼下还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是唯一的文明型国家…我想他所指的无非就是——我们特别偏于“生存理性”,“怎么”之路走得特别明确和坚定吧……

不过对“真好”二字误解误读的典型似乎还是“科技”二字。始作俑者据说是李约瑟。

李约瑟就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发达”。其实“科技”不分本身就是典型的“真好不分”,什么与怎么不论——科学与工程技术在思维指向与价值指向上都是两回事。

科学家是关注存在、什么真的,思维指向原因理由、真实真相;工程师则在真的发现基础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的生存效劳——为人民服务的,思维指向目标结果“怎么”“好”……尽管科学家或工程师经常客串对方的角色,但多数大国都是既有科学院又有工程院的…如果没有重大的价值、意义的差异,何必多此一举?(见《常态》)

其实中国从古到今发达的是工程技术,而非科学。四大发明、长城、都江堰、赵州桥、郑和下西洋之类都偏于怎么好,都是目标结果的思维导向,都是经验或尝试的产物,而非“什么”科学原理指导的成果——尽管它可能符合一定的科学原理……

实际上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基建狂魔”,意思就是我们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厉害,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嘛(似乎叫“工程狂魔”更合适)……但同时,在诸多基础研究领域跟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我们至今还被人家“卡脖子”,谁能说不是这种不认“真”的历史文化和思维的影响或延续?发动机、中国“芯”之痛等等不都如此?还有让中国人魂牵梦萦的诺贝尔奖…而所谓“技工贸”与“贸工技”的路线斗争不就是真与好、存在与生存的较量、斗法吗?……

现在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说法:“打败你的不是你的对手,而是毫不相干的第三方”。其实这话完全可以从经济、市场高度上升到哲学高度——所谓“第三方”说到底不就是自然吗?当然也包括认识自然的水平了……

然而,目前为止有多少人理解和清楚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的价值思维差异呢?有几个人区分过“科学”与“技术”?更不用说中、西之间的文化、思维差异了……

实际上,当我指出孔子根本不清楚“客观”、“理性”两个概念的时候,遭到几乎一致的反对和嘲笑…显然,多数人并没有区分真与好、追问与追求、存在理性与生存理性……

以上这些可视为怎么派的典型反映的进一步细化。当然,你也可视为缺乏移植与颠覆经历造成的影响或后遗症……

总之,任何群体性的观念、想法离不开历史文化,当然也离不开社会现实。

相关文章

  • 孔子认真考。。。之五

    五、后遗症与误解误读 既然由自然到社会、先真后好的相对完整的移植与颠覆经历是西方人独有的,那么很容易产生的一个联想...

  • 孔子认真考。。之四

    四、自然之师与思维移植 自然对社会的影响、作用是决定性的。所以最初的城市建设很讲究,大都紧邻江河湖泊。后来才向其它...

  • 孔子认真考。。。之六

    六、道德还是价值? 不过,我们作为怎么派的典型反映似乎更多还是体现在道德、游戏规则方面。似乎没有其它想法比道德更专...

  • 孔子认真考。。。之七

    七、元价值与极端分子 这一节算加深印象的总结。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多方面考察了“真”“好”二字,从科学家到工程师,西...

  • 孔子认真考。。之二

    二、怎么派与不认“真”宣言 孔子可说是中国人不认“真”的祖宗,证据似乎一条就够了:“子不语怪力乱神”嘛——试问,连...

  • 孔子认真考。。。之三

    三、真好有别与三位一体 尽管人类在大方向上都是怎么派,没有只问什么真的,也没有只求怎么好的——否则还算是人吗?但必...

  • 每日一读(孔子与子路)

    编辑|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孔子与子路 《庄子·外篇》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 子路入见,曰...

  • 左传的作者

    前言五 左丘明从《史记》和《论语》来看不是孔子的学生,至少是和孔子同时代的人,年岁也不小于孔子。朱彝尊《经义考...

  • 亦步亦趋实乃东施效颦

    颜回很认真,他认真地模仿孔子的举动,孔子走,他走;孔子辩论,他辩论;孔子快跑,他也跟着快跑,他努力的亦步亦趋,但却...

  • 【为天地立心】

    《汉书·董仲舒传》曰:“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参之于古,考之于今。” 《素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认真考。。。之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aa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