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始建于1959年8月,是中国收藏文物价值最大、文物最多的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为近20万平方米,高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展厅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建筑由两轴两区构成。两轴为:由西门到东门的东西轴线和由南到北的南北轴线。两区为:由中轴内中央大厅分隔的南北两个展区。西门面向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大会堂相对;北门面向长安街。南北艺术长廊长260泥,高28米;顶部有368个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藻井,楼顶有近2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地。
《古代中国陈列》展出文物2026件,包括一级文物521件,陈列以王朝更替为脉络,以珍贵文物为核心,展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展示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历史发展进程。陈列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八个部分。
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态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王权政治得以强化并完善。青铜铸造达到较高水平,铸就了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铭文与甲骨文表明汉字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西周统治者推行礼制,重在彰显、维护等级秩序。
青铜爵:二里头文化(夏代)。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之一,为商周青铜铸造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乳钉纹青铜方鼎:商代前期青铜器,证明其出土地郑州曾是商代都城。
龙虎纹青铜尊:商代。纹饰繁褥华美,集线雕、浮雕技法于一身,反映了商文化对淮夷部落的影响。
四羊方尊:商代。应是三苗部落受商文化影响的产物,羊首造型独特,分铸技艺复杂。
西周以来的礼制分崩离析,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民族间相互融合,华夏民族主体形成,整个社会在征战兼并中逐步走向统一。
吴王夫差鉴:器主为一代名主吴王夫差,因在山西出土,是研究吴晋文化的重要史料。
中国进入大一统时代。琅琊刻石、阳陵铜虎符、秦兵马俑等文物表明秦始皇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汉兵马俑、绿釉陶楼、五铢钱纹铜鼓、扶风纸等则展示了西汉的强盛。
郑和铜钟: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前为祈求平安铸造的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藏品数量140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
其中,古代文物藏品34万件,图书古籍善本24万余册,共有一级文物进6000件。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加大反映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征集力度,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藏品,每年平均征集古代文物50-套左右,近现代文物、实物和艺术品1000余件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