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作者: 青木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20:59 被阅读117次

《拾穗者》,在多年前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就被揪了一把。这便是我对这幅画的第一印象。

01.

爷爷奶奶,还有父亲,都是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农民,守着家门那一亩三分地。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号召,也许他们一辈子都窝在偏僻的山沟里,孤独终老。

他们小时候进城,要花上半天时间,又是过河又是走山路。到城里就连吃碗凉面,都会特别有仪式感。父亲说他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就像我现在羡慕艺术大家的气质一样,遥不可及。

上个世纪出来的人,多半都经历过农耕社会。

这幅画便是父亲带我一起欣赏的。

他一直都很不喜欢自己的农民身份,一心想通过考大学走出老家的穷山沟沟。在那个年代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在他们眼里,知识就是金科玉律,神圣而又伟大。

干过农活的人,可能都不喜欢这种面朝黄土,背靠天的日子。累死累活的收成也不够全年管饱。

父亲虽不爱农村生活,却又总是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

讲炎热夏日如何去农田里收割水稻,去比人都高的玉米地里掰苞谷,里面闷热难耐,皮肤一碰就全是红疹子,去水田里捉趴在腿上吸血的水蛭,在小麦地里扎慌了,挠得全身都是血疤子……

我倒没听说过父亲讲拾麦穗,估计是南方这边麦子太少,大多数都是水田。

02.

细讲拾麦穗的,倒是张洁有一篇散文《拣麦穗》。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我们现在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所不能理解的,甚至是没有见过的。

可越是不了解,越是没有经历过,人们便会越好奇。

至少我是这样。小时候的我就特别喜欢回老家。

跟着爷爷奶奶去水田里割水稻,结果把一溜的田都踏得稀巴烂;

夏天就去谷仓里,把风车当做手动风扇一样摇晃,吹出来的风还有一股麦子和稻谷的香甜;

和妹妹去田里捉很多很多小蜻蜓,拿回来放在蚊帐里,结果晚上全死床上,吓得我俩在吊床上睡了一晚;

去池塘里赶鸭子,吓得它们不敢回笼子。最爱光着脚踩在池塘边的泥泞里,总是踩几步就能摸到鸭蛋,偷偷捡回家交给奶奶;

爷爷奶奶叫我把茄子地里的杂草拔了,我上去就三下五除二,把好不容易长出来的茄子苗拔了个精光,还诬陷是我妹妹干的,气得我爸差点把我骂死……

可是已经快十年,都没有去过老家了。

没有再插过秧,没有再偷过桃,也没有再见过爷爷奶奶家养的那些可爱的牲畜了。

每次想回老家,家人们都摇头,他们都不愿回去,而我一直很向往。

03.

白居易曾写过一首歌颂劳动人民的《观刈麦》。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每次读到这一句,都会想到奶奶,她身材娇小却富有力量。

她说她年轻的时候,胸前挂一个孩子,背上背一个孩子,干农活、洗衣做饭砍猪草,这些农活完全都不再话下。

她就是那种从古至今,男人们都爱娶的那种女人。

温柔贤惠,话不多说,什么事情都听丈夫的,以家中男人为重心,身体健康有力气,底盘稳当,胯骨宽大能生娃,也能烧得一手好菜……

相比起来,爷爷就显得瘦弱了很多,干活也不及奶奶那般麻利快速,脾气也没她那么好,做事也慢慢悠悠。但他俩这些年,还是挺恩爱的。

可能奶奶唯一的缺点便是文化欠缺吧。爷爷教过,但奈何不够通透,之后也放弃学习。虽没受过高等教育,但也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从不和人吵架,与人和善,不说闲话,这些年里,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变得心平气和了很多。

也许是奶奶年轻时为那个贫苦的家庭操劳太多,把力气都透支光了吧,她已经再也无法提重物,她总是和自己较劲,和岁月较劲。

奶奶那个年纪的人,吃尽了苦头的人,又怎么甘心被岁月打败?

04.

如果说要我抛开自己的情感来评价《拾穗者》,那我无能为力。好的画作是有背景,能触发情感的。

大数据曾经对全球知名画作做过一次扫描分析,发现黄色、妇人、田地、沙发、窗户等是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感情的。(这个数据分析来着某大数据网站,只供参考,不予商用。)

在这幅画里,就占了三个重要的元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和白居易一样。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勤恳恳和朴素品质,在此致敬。

往期精彩:

《洛神赋图》人身注定相隔,后来我们没有在一起

《步辇图》番使来朝,公主和贵

十八岁的千里江山图

用计划手帐完成时间管理

【福利】不可错过的投稿资源(一)

我是青木谷家: 自由撰稿人,伪艺术派,认真写文,身高二米二的医学生。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另一个简书号: 青木谷家。深度思考、刻意练习。

喜欢画画、手帐、艺术等的朋友可以关注本号,每天都会更新文章哟~

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呗,爱你们❤❤❤~

简宝玉日更打卡第32天

相关文章

  • 《拾穗者》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拾穗者》,在多年前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就被揪了一把。这便是我对这幅画的第一印象。 01. 爷爷奶奶,还有父亲,都是地...

  • 巷陌美食——肉龙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有此感叹。如今,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不事农桑的人也越来越多。...

  • 丹青医姐:农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农”,秃宝盖的横缩短,底部舒展超过秃宝盖。 斜撇起自横的中点上方,穿过横向左撇出,...

  • 兰溪一日话桑麻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观刈麦时触景生情写下的。他用对比的手法,...

  • 社交平台上的失业笔记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末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观刈麦》白居易 有时候啊,你过得比...

  • 愧尤参半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读来对照自己,也心生愧意。作者能有此质朴的...

  • 古诗欣赏——观刈麦

    按: 这首古诗前半部分生动描绘了农忙时节收麦的场景,后半部分发出了感叹,最后作者扪心自问“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念家况

    娘亲不识字,以农维家况。 父亲少读书,奔波养家忙。 祖父年岁长,有心力却怏。 现我何功德,不需事农桑。 常年工外地...

  • 无题·平水阳韵/天行健

    久作羁旅客, 曾不事农桑。 隔窗问遥夜, 此时应最忙。

  • 不爱读书

    漫卷文书今不喜,试来偏爱游戏人间,曾未爱,何写情?却还游者,只似多情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拾穗者》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wk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