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定律——在黑暗中储蓄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01216/f9ebc221b342d2bd.jpg)
前两天在红园“采风”,在东张西望的时候发现了“蹲在”草丛里的三五朵蘑菇。这一把把浅灰色的小伞勾住了我这个“老小孩”的脚步。除了被勾住的脚步,还有冷不丁被勾起的回忆。
“借我临川笔,写我庐山谣。文如天河下九霄,诗似长江响大潮”长江潮文学社以时光为笔,写遍了历年春秋。在那里,成员一起体验文学的底蕴和魅力,享受丰富有趣的文学活动,共度岁月的精彩与浪漫。日升月沉,风花雪月,我们守候所有的不期而遇。大一入学后不久,认识了《长江潮》文学社的社长朱朱,妥妥的一枚文艺青年。文艺青年的才华不仅仅体现在笔下,更体现在深邃的眼眸里。那坚定的眼神、仿佛永远不会被打败的精神深深刻在气质里,整个人看起来都是熠熠生辉的。
朱朱写过一篇很有深度的散文,关于蘑菇定律。其实蘑菇定律(心理学术语)的说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的一批年轻电脑程序员总结出来的。它的原意是:长在阴暗角落的蘑菇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只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被人们关注,可事实上,此时它们已经能够独自接受阳光雨露了。然而,我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理论却源于他的文字。他的文字是那么得有力量,后来陪我度过了一段段暗淡的时光。毕业后至今再也没有见过他,但是如今想起他的文字,想起记忆里他的模样,依然感觉受到鼓舞。
小小的蘑菇灰里透白,尤其是被大雨淋过以后,小小的“伞面”几乎是晶莹剔透的,又仿佛像脆弱的薄玻璃一样,轻轻一碰就会碎。如果哪个顽皮的孩子在草地上嬉戏,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它踩断了。毕竟,细细的“伞柄”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这个受力的“伞面”。如果足够幸运,那么这个小透明就会偷偷地慢慢长大、变强。直到有一天,再也不怕风吹雨打,再也不怕狂风巨浪。都说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就像蘑菇培育一样还要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说不得”、“骂不得”其实是一种不太健全的心理,所谓人无完人,谁都有不足,谁都会犯错,谁不是在隐忍?取长补短、知错能改,就是完善自己的过程。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变得有能力,才有资格“站着说话不腰疼”。前段时间比较流行《弟子规》金鉴作为企业文化的经典读物。总叙:经典长存,“智”慧永传;入则孝:“孝”对职场,惠及自身;出则悌:职场之中,悌为守则;谨:职场风云,谨为第一;信:诚为人基,信为命本;泛爱众:关爱他人,就是爱已;亲仁:亲近仁者,无限美好;余力学文:职场之海,学为舟楫;这些再结合“蘑菇期”的职场人,相信事业发展的春天一定能真正来临。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01216/73e8542765ced64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