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鸥食堂》里正子提出疑问:“为什么芬兰人看起来生活得那么安定悠闲呢?”日本文化的迷弟回答说:“因为我们拥有森林。”原来森林可以使人们表现得安定悠闲,这个答案真让人出乎意料。
“啊,难怪我看见大树就想上去拥抱。”脑海里隐藏的记忆让我对这个观点产生了强烈共鸣。大自然存在很多神秘的吸引力,而大树对我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不管何时何地总能轻易捉住我的眼球和思绪,亲切得像朋友一样可以相视不语,交情至深。
小时候住在乡下,家族供奉神明的地方有一棵高大繁盛的榕树,粗壮的主干距离地面大概一米左右出现分支,刚好分支交叉处形成了一个半开放的小空间,像个厚实的“怀抱”。
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捉迷藏,我总喜欢藏到树杈里;有时会偷偷买来母亲禁止的零食躲在里面吃,;不开心的时候也喜欢在这个小空间里攀上爬下的。于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棵大树,它既是提供不限时又免费的天然游乐场,同时还是容纳欢乐与忧伤的“温暖怀抱”。
中学时代,父母因在外地打工安置了一个新家,我留守在老家县城继续完成学业。每逢过节或是寒暑假,我就一个人坐长途汽车去往外地新家与他们相聚。
靠着窗,我喜欢看路边飞驰而过的行道树。路是新修的,那些树刚移植过来,一棵棵光秃秃的只有几片叶子和两三个枝桠的小树被种在红色的土里,我看着它们,担心它们无法成长起来,因为那红色土壤看起来几乎没有营养。
小树们无视我的担忧,挥动着短小的枝丫整齐地跳起舞来,“旋转”,”弯腰“,“抬头”,再“原地转圈”……舞姿动人。三年里,它们陪我度过了许多个寂寞的旅途,夜证实了我当年的担忧是多余的,大部分的小树都抽出了新枝,叶子变得繁密起来。
到了大学以后,小小的分校园区里有一条大树成荫的小道。每次路过这条林荫小道,我最喜欢抬头看郁郁葱葱的叶子,阳光洒下时,叶子总是绿得透亮。
只要踏进这条小道,心情就会自然地舒畅放松起来,那时还不懂是什么原因。在自习室里,我也喜欢看着窗外的大树发呆,冬天的狂风猛烈地摇晃着枝叶,树干纹丝不动稳扎原地,因为树根早已深深地抓牢了大地。
在大四那年的冬天,学业完结,突然的空白让我一时不知所措,就业方向的迷茫和未知的命运使我感到异常恐惧,变得焦虑敏感。那时的我就像被碰到触角的蜗牛,一下子就缩进了贝壳里。
南昌的冬天多是阴暗湿冷和狂风细雨,灰色的密云和冰冷的空气带来绝望的气息,让人更想躲藏起来冬眠。终于,某日醒来看到天空放晴,为了看一眼久未露脸的太阳,我走出宿舍公寓,自然而然走向了林荫小道。
阳光穿过光秃秃的枝头落下来,我在一棵粗实的大树跟前停住了脚步。与它对视许久,眼眶不自觉泛起泪光,情绪翻滚,我想走过去抱一抱大树的愿望在那一刻特别强烈。可我更怕被人误以为自己是个疯子,所以只能将这种冲动压抑着。
时至今日,那个强烈的愿望还埋在心底,每次与大树相遇时,它就会冒出来:去吧,向大树要一个拥抱。即使我的身边已经有了可以随时拥抱的人,我依然渴望着重温儿时大树怀抱的温暖,想从大树身上得到气定神闲的神秘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