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永正老师《新型玻璃》课例研讨(三)

于永正老师《新型玻璃》课例研讨(三)

作者: 海风轻吹 | 来源:发表于2023-03-27 17:55 被阅读0次

话题:三、结合新课标、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谈于老师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的路径。

        读于老师《新型玻璃》一课的教学实录,我们不难发现,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依然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

      一、故事导入重情趣

      说明文的学习本显得枯燥单调,于老师开课讲了小偷偷字画,玻璃来报警的故事,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听课的兴趣,对玻璃也充满了好奇,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读中有思重感悟

      本节课有一个主问题,“这篇课文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前两个问题是第一课时的一条线索,第三个问题是第二课时的一条线索。

      第一课时,于老师在课堂伊始就抛出了主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却不急于让学生回答,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等学生把课文读通了,读熟了,问题的答案已经被学生从水下捞出水面,才水到渠成地亮相于大家面前。

      第二课时的主问题抛出后,学生很容易找到,于老师又让学生进行了深度思考,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写“玻璃自述”这种变换人称、以读促写的形式让学生的感悟有了质的提升,这个目标的达成使整个课堂熠熠生辉。

      三、词语解读重积累

      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于老师在本节课中巧妙地运用了三种方法,虽然每次都是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但老师引导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如第一次提出的“藕断丝连”一词,稍有难度,于老师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本义,再提醒学生结合语境说出比喻义,这是老师领着学。第二次提出的“问世”一词,比较简单,于老师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读课文自己找到答案,这是让学生自学。第三次提出的“分贝”一词,属于专有名词,不好理解,于老师直接讲解,这是老师教,学生学。

      这也是在教学生积累词语的方法。

      四、圈画质疑重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于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而且通过寻找一个学生典型,以推广他的做法为名让学生向他学习,这种不露痕迹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教学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让学生善于质疑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在于老师的课堂中有充分体现。

        五、联系生活重迁移

      学习要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说明文看似乏味,实则和生活息息相关。于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藕断丝连”和“分贝”等词语时,均联系到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学问。

      在评改学生的“自述”时,不仅从语文的角度,还联系到了学生和自己的实际,语言幽默,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这样的延伸与迁移使课堂趣味横生,妙不可言。

      于老师的课堂,“趣入”,“深探”,“妙出”,有层次,有梯度,真可谓匠心独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啊!

相关文章

  • 425课例研讨|课堂小练笔

    研讨问题:读于永正老师课例《珍珠鸟》和《新型玻璃》,思考于老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当堂小练笔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启...

  • 不见之处的思考

    于老师《杨氏之子》课例研讨 文字/丹老师 11月16日于永正老师《杨氏之子》的课例研讨,是我第...

  • 美的链接之解词遇见朗读

    于老师《惊弓之鸟》课例研讨思考 文字/丹老师 课例研讨于永正老师的《惊弓之鸟》课堂教学实录。围绕于老师的“解词和朗...

  • 【菊言菊语】《新型玻璃》教学实录研讨(一)

    认真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新型玻璃》这一课。针对群内研讨的问题一,做如下的梳理: 问题:于...

  • 20201201于永正《狐狸和乌鸦》课例研讨

    于永正《狐狸和乌鸦》课例研讨 本课中,于老师的识字教学给你怎样的启发? 读了于永正老师《狐狸和乌鸦》这堂课的教学实...

  • 语文老师要点拨学生的表达

    今天焦老师做讲座时,说语文老师要点拨学生的表达。这句话特别给我触动。 我突然想起于永正老师的经典课例《新型玻璃》一...

  • 20201214于永正《梅兰芳学艺》课例研讨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课例研讨 1、谈谈你对本节课中“重情趣”的理解。 “重情趣”是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中的第一...

  • 20220307小语课例研讨

    课例:阅读于永正老师的《再见了,亲人》和《白杨》课例内容,话题结合两篇课例,谈谈自己的课堂实践。 读完于永正老师...

  • 语文课例研讨《白杨》

    于永正老师教学课例的《白杨》研讨! 《白杨》是现代作家袁鹰写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本课中,于老师的课例中值得学...

  • 20201112于永正《狐假虎威》课例研讨

    于永正《狐假虎威》课例研讨 梁娜茹 1.学习本节课中于老师的解词教学,请结合老师的教育思想谈一谈。 在本节课中,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永正老师《新型玻璃》课例研讨(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cg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