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摘文心飞翔人生百味
学习障碍的密码——身份 (好书共享)

学习障碍的密码——身份 (好书共享)

作者: 晓菲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22:27 被阅读13次

摘自《学习密码》

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的过程,叫做“活到老,学到老”。但现实中,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坚持终身学习,而是常常自满自足,无所事事,或者浑浑噩噩,不思进取。

每个人在学习时,应该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内容宽泛,没有固定的对象,叫做“学无常师,能者为师”。但现实中,有很多人却会固执地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学习对象,拒绝向另外一些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值得学习的对象学习,从而故步自封,自甘落后。

终生学习、广泛学习”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懂。而即使不完全懂,也鲜有人会坚决反对。但知道这些道理,却不按照它所指明的方向前行。“知而不行”,到底是因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未树立强烈的学习信念,未真正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与态度。因为“知而不信”,所以就“知而不行”。

所谓“学习障碍”,就是阻止我们学习进步的各种羁绊。这种羁绊,既可能是源于客观世界的现实困难,如大脑结构完整性的“缺损”,或者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及学习时间的不足等;也可能是源于主观世界的思想障碍,主要包括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的错误,或者是学习方法与技巧的“笨拙”。

所谓“身份”,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区别于他人的各种属性的标记。这些属性包括各个方面,如年龄、亲缘关系、社会职位、财富,甚至资格、才能、品德等。

学习偏执”的产生,其原因与“学习间顿”有很大的不同。

“学习间顿”是因为不知道学习的重要,不把学习视作终身的任务而止步于“不学”。

而“学习偏执”则是知道学习的重要,能够坚持持续学习,只是由于某种深层次的原因,在了解学习对象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之前,先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一番与学习无关的价值判断,然后偏执地选择对象,只要是属于某类特征的对象,就不问青红皂白,一概不学,用情感代替理性,表现为一种心理强迫,止步于“固执”。

可见,“学习偏执”现象的产生,是有心理学根源的。

所谓“社会地位”,就是在社会关系中关系双方利益分配权的排序,权力大的一方地位高,实质就是拥有利益分配的优先权。

可见,社会关系决定关系对象的社会角色,而角色通过身份来标记和体现,角色或者说身份则决定了关系双方的地位。因此,“关系”、“角色”、“身份”与“地位”是相一致的,它们是“四位一体”的。

每个人在每一种社会关系中,都要扮演好相应的社会角色,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称。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使社会生活正常有序,促进社会和谐。

因此,在逻辑上和行为上,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维护好自己正当的社会身份。事实上,由于我们长期在社会上生活,每天都在不同的社会身份间来回变换——在公司,你不断地在“上司”与“下属”的角色之间变换;在家里,如果你是一个为人父亲的男人,那么你又不断地在“儿子”、“丈夫”及“父亲”的角色中转换。因此,被反复强化的身份就变成一种“角色因子”,深埋于心中,潜藏在脑海里,一遇到特定的关系对象,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将相应的角色“套在身上”,然后按相应身份来行为处事,并尽力维护这种身份。

将身份与行为联结起来,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问题是,我们常常会有扩大化的倾向,不自觉地将社会身份与一个人的学识和能力联系并等同起来。

这种现象是一种“心理扩散”,就是将对一个人身份的认识(心理认同),“扩散”到对其学识与才能的认识上,认为一个人的地位越高、身份越尊贵,学识就越高,能力就越强,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实际差异

心理扩散”是一种“移情效应”——也就是把对对象事物某一局部的“情感”,移植、扩散至对象的整体上,“移情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避免被其所迷惑而失去对事物应有的正确判断,从而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又要充分利用其特点,注意在他人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特别是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取得他人对我们的信任,然后不断发挥自身优势,逐步走向成功。

“身份观念”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即使你在口头上未必会说出来,但在心中却多半会那样想。或者你真的想也没想过,但它仍有可能会在潜意识中支配你的行为,使你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潜藏”的想法去做,将身份不自觉地带入学习中——遇到身份比你高的人,就心生敬畏,以毕恭毕敬的样子去向他学,而如果遇到身份比你低的人,就洋洋自得,不屑于向他学。

自尊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天生就会看不起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这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它源于我们的先天心理需要,植根于我们潜意识的深处,而非部分人刻意为之。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认识不到这种行为(即看不起地位比自己低的人)的危害。

如硬币的两面,自大的背面总是自卑,虽然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但内心却充满自卑。 不过,我们知道,光靠嘴皮上说自己能力强大,是不会有太多人相信的,必须有一些外在的东西来佐证。

于是乎,我们就从外部环境中找来了各种“证据”,包括财富、地位、名声、学历、经验、知识等,来证明我们的能力强。其实,证明的过程正凸显我们内心的自卑。

显然,自大是一种阻碍学习的身份。同样,自卑也是一种毒害心灵、阻碍进步的身份。如果我们自认不能,就会在它所设置的思想障碍中逃避现实、推卸责任。

理性的做法是,只要是能教给我们知识和智慧的好老师,就虚心地向他学习,而不管他的身份如何,纵使他是我们最感厌恶的人,甚至是我们的敌人。

后辈是最有创新思想的一代新人,他们身上总是闪烁着前沿知识的光芒。向他们学习,能减少思想的僵化,活跃思维,从而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下属和基层人员是技术最娴熟的人,是最富有实践经验的人,他们的大部分工作,都在不断地检验着理论知识的真伪。向他们学习,我们能避免陷入脱离实际的学术官僚主义的泥坑,使我们所掌握的理论经得起实践炉火的熔炼,从而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论的丰富营养

同时,也要继续向前辈学习。前辈走过很多我们从未走过的路,他们是最富有人生智慧的人。向他们学习,能吸取他们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少走人生的弯路,不断历练人生的睿智,成就人生的辉煌。

一言以蔽之,知识属于好学的人,属于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人。

要谨记,在学习上,你永远都是“下级”,在知识面前,你永远只有一种身份,那就是“学生”——永远的小学生。

相关文章

  • 学习障碍的密码——身份 (好书共享)

    摘自《学习密码》 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的过程,叫做“活到老,学到老”。但现实中,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坚持终身学习,...

  • 知识的密码——表达(好书共享)

    摘自《学习的密码》 一、什么是知识? 知识主要是指认识主体(主要指人类)对客体的规定和属性的认识的表述。 客体,指...

  • 读书的密码——解构(好书共享)

    摘自《学习的密码》 所谓读书,就是阅读他人用文字或符号记录下来的知识的学习活动。 读书,是获取知识最直接、最现成的...

  • 《超薄学习》(好书共享)

    作者:王东华 前言 学习比教育更伟大更人性 学习同教育是不同的两回事,这种不同在过去我们是不加区分的。那么在现代视...

  • 2019年立一个flag,青芸经典传习社的3大发展方向

    1.校内外同城好书共享交友圈(1)校内好书共享交友(2)校园周边地区好书共享交友(3)以上链接产生的校内外商业价值...

  • 好书共享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相见恨晚。读完时寒假即将结束。这是一个中午,我放下书,并无悲喜,也无遗憾,甚至没发...

  • 好书共享

    假期刚结束,就看到有人感慨:旅行的丰富度是由诞生了多少个“第一次”来决定的。想想很有道理,看到的风景与平常迥然不同...

  • 好书共享

    有句话叫经典永流传,这句话的道理确实很对头,最近在看五年来王阳明一书,首先对于王阳明这个圣人来说,他的成就立功立德...

  • 好书共享

    《给教师的建议》每日一摘 第33章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必须点滴地积累作为...

  • 发掘大脑的学习潜能(好书共享)

    作者:张莹 我们有2000亿个脑细胞(这个数目和某些星系的恒星数目一样多),为什么我们不能学得更好呢? 我们的大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障碍的密码——身份 (好书共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do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