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随笔精选录
在麦积山,听林。

在麦积山,听林。

作者: 念青尕玛措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10:29 被阅读11377次

笔者个人微信公众号诗文讲话,不定期推送杂文、散文、游记、诗歌随笔,敬请关注。

笔者3月底前往麦积山石窟留影

      在城市久了,就想回到荒漠,感受空谷无人独自焚香的一缕孤独与安宁。

      距离瞻仰麦积山石窟,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了。我一直想写下些东西,记录那不足片刻的感动和怅然若失,苦于城市生活繁冗缠身,想要回到那一种寂静,已是难事。

      登临麦积山以前,从西安至天水的绿皮火车上,我花很长时间查找好想要一览芳容的特窟:以壁画见长的127窟,一佛二菩萨祖像栩栩如生的44窟,最为闻名的“窃窃私语”121窟,以及麦积山为数不多的陵窟——西魏皇后乙弗氏的43窟寂陵。

      麦积山几乎是国内石窟中,特窟价格最贵的,相比敦煌莫高窟的一二百,这里小窟300元,大窟400元。出于对石窟的偏爱,又觉山高水远来一趟着实不易,我本打算几个特窟都一一拜访,无奈,“五一”期间,当天只方便游览133窟,蜚声中外的“东方微笑”千年塑于此。后来想想,这也的确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

      石窟盘踞丹霞地貌麦垛儿似的麦积山,从山脚到山顶,栈道上上下下高悬半空,凭栏远眺,环顾四周,西北的风从四面八方来势汹汹,好像随时要把人本就不宽的栈道上拽下来。太阳很盛,但却不毒。

麦积山石窟入口,远处麦垛儿一样的山就是了

      讲解员汪姐,带我穿越后秦,前往大魏,再回到隋唐。隔着保护网,千年后的游客需要俯首贴面,甚至有些洞窟要蹲跪姿势,才能瞻仰到古时的神迹。东崖到西崖,对佛教文化一知半解的我,不免也为古人的虔诚所感动,同时惊诧于泥胎木胎彩塑的精美。

    千百年,他们作为神的模样,长久地镇守这方,泥胎易脆,木胎易折,朱漆易乌,千百年来改朝换代。但一地百姓世世保有对同一座山、同一位神的敬慕,从自己的祖先那里承袭而来,这种仰仗是难易的。

      西崖相较东崖,游客少了许多,大伙儿都奔着最富盛名的东崖三大佛而去,拍照留念,特窟却是多在西崖的。几处大型洞窟,都可以进入欣赏,与普窟只可隔着铁隔窗凭吊断然会是不同的心境。

      路过一段近乎75°倾斜的栈道,汪姐指着一扇最不起眼的铁门:看,133窟到了。如果不是经过指点,我是断然不会知道这里还有一处举世闻名的洞窟的。

      钥匙打开133窟的小门,我迫不及待向里望去,窟内洞黑一片,门边竟还有一位保安。签字登记,确认进入时间,交代好规定要离开的时间,保安大叔打开窟内的光源......

隐蔽的133特窟铁门

      我该如何描述这一刻的感动?

      三米有余的释迦像,北宋的目光悲悯凝视21世纪的闯入者,他鎏金的脸部抱朴为泥,左手也已然残损,但这种凝视,仍丝毫不给你分心的机会;一旁的罗睺罗塑像,如同你我,双手合十俯首,对智者永持敬畏和谦逊。

      毫不遮掩地说,我被这样的凝视望得有些害怕——我带来21世纪的狭隘与肮脏,与窟内的平静格格不入,生怕玷污了这与外界隔绝的祥瑞和坚决;敬重又移不开目光半分,只想更加深入地探寻这里世界。

    133窟不规整的洞穹下,四处堆放各个朝代的佛传碑数十,汪姐告诉我它们之中许多都艺术造诣深厚,甚至还有镇馆之宝位列其中。我却迫切地朝洞内第九龛挪步,因为对“东方微笑”早有耳闻,这样强烈的目的性,忽觉惭愧。

133特窟全景(图片来源网络)

      小心翼翼、一寸一寸地打量“东方微笑”,眼睛又急不可耐地想要观赏整座组像,意图在短时间内将它们尽归眼下:1500多年前的小沙弥,俯身倾耳侧听。北魏社会佛教兴盛,麦积山石窟及其周边地区倾向将士大夫最理想的美的化身通过小沙弥的形象塑造出来。小沙弥面露憨厚又带有稚气的神情,似乎在聆听佛的教诲。双眼微眯抑或像思考教诲,抑或像参透了其中奥妙。

      工业的射灯,从小沙弥的正下方打在脸上,光线凌冽。凌冽之反面,他的笑容静美聪慧,千年不变。

      囫囵吞枣和精细欣赏后,汪姐见我连连称道,她神秘一笑:“你看,是不是被他的笑容感动,内心平和?是不是觉得小沙弥好似顿悟佛法、欢喜自在?”

      当然是这般了。我想,每一位有缘进洞窟的客,从天水城里舟车劳顿,再经一个小时的普窟登山游览,此时静默像前,独身千年窟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影响千年的神秘力量所震撼,何况还是如此闻名遐迩的“东方微笑”。

      表达完我的无知后,汪姐带领着绕到小沙弥身后——这样一看,他肩背微驼,与正面观看相比较,倒有点像一名老者了。

      “业界有一种说法,北魏社会战乱冗繁,百姓民不聊生。小沙弥只有聆听佛陀阐释,在脑海中描绘一场极乐。”汪姐告诉我,他笑,正是因为憧憬西方自在而又不可至,混沌之中,对遥不可及的美好生活构想会心微笑。

      这样的说法,让我顿时心生难受。除了汪姐,再也了然无人的旁侧,这会儿只有21世纪游民和北魏的对话。看似在聆听佛法之后顿悟的小沙弥微笑,实则竟有这样的解读,现实生活的背叛和无奈,只有将全部思绪寄托西方极乐。

      未免太过伤灼——世人赞你,你也因温暖微笑而声冠寰宇,甚至还能治愈许多慕名而来、带着这般那般沉重的他乡客;但这笑中所饱含的愁苦,我们他乡客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通悉。

“东方微笑”小沙弥(图片来源网络)

      再观小沙弥“东方微笑”,洞内光线朦胧,他的佝偻和微笑,一时间,也多了那么一层朦胧,不如第一眼那分轻巧了......

      20分钟一到,保安便提醒我们离开,这是出于对洞窟的保护,我完全理解。出于自身,我也想尽快离开小沙弥的微笑,被沉重潮湿浸染的内心,需要到阳光下去晒上一晒。

      作为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获得的关注确实太少,甚至栈道上都有坐听孤山野林的意趣。这也正好给我喘息的机会。

      在西崖,我找了梯能够看到很远的台阶,兀自呆坐,回想不久前的133窟所见所闻。因为远古释迦的凝视;因为,或许是误解千年的微笑,但他将自己的沉重藏于身后,对前来洗脱凡尘的游客和盘托住。

      我不由感到良久的迷惘和锥心。

      END

      图文 | April春夏

相关文章

  • 在麦积山,听林。

    笔者个人微信公众号诗文讲话,不定期推送杂文、散文、游记、诗歌随笔,敬请关注。 在城市久了,就想回到荒漠,感受...

  • 何永涛‖散文:麦积山走笔

    麦积山走笔 文/何永涛 听友人讲,麦积山山高崖陡、雄奇壮观,又是佛门圣地,于是便激发了我心驰神往的游兴。 正是麦熟...

  • 光影记忆 38  游麦积山

    2014年暑假,与家人一起自驾游览了陕西、甘肃和青海,进入甘肃第一站就是号称秦地林朱之冠的奇峰--麦积山。 麦积山...

  • 天上之水

    【甘肃 】李 玥 细雨蒙蒙 似雾 似烟 麦积山在烟雨朦胧中 若隐若现 美轮美奂 我伫立麦积山对面 在苍松翠柏之间 ...

  • 麦积山

    麦积山乃秦岭山脉的一座孤峰,位于甘肃天水市东南方五十公里处。 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四一七年,尔后...

  • 麦积山

  • 麦积山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听爸爸说它始建于约 1600年前,为什么要修建它呢!原来是应为当时南北...

  • 麦积山

    早上六点,起床 往麦积山的方向 赶路,在旅途的匆忙中 总是试图第一眼触摸到风景 让奔走的脚印沾满光明 当我站在麦积...

  • 麦积山

    年终岁尾 还有几天的年休假没有呆 想着去哪里转转 孩子感恩节几天的假期 国内的疫情稍微抬头没敢出去 这几日孩子忙着...

  • 麦积山

    麦积山,中国四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在甘肃天水市。久仰盛名。今日,一家人冒雨驱车前往。 从宝鸡出发,一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麦积山,听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se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