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日读鉴赏︱自然融合,超然疏放

唐诗宋词日读鉴赏︱自然融合,超然疏放

作者: 夏月2020 | 来源:发表于2021-03-05 08:24 被阅读0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望江南》


    【注释】

    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忆江南”。

    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壕:护城河。

    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咨嗟:叹息、慨叹。

    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


    【古译】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今译】

    春,未老

    和风细细的吹

    柔柳斜佛,沙沙

    登上超然台

    望去

    半壕春水,一城飞花

    烟雨丝丝如织

    笼暗万户千家

    寒食已过

    酒醒,归思生发

    莫要面对故人

    思念故园篱笆

    新燃烟火

    煎饮新茶

    赋诗饮酒,趁

    未老春色,未老年华。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了思乡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开头两句,登上超然台远眺,春色尚未褪尽,和风习习,吹起柳丝千条细。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意暮而未老。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这一湾护城河水绕了半座城,满城内皆是春花灿烂。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烟雨暗千家”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

    三个层次显示有一个特写镜头导入,再是大场面的铺叙,最后,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这是上片,写春景。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从“春未老”说起,既是针对时令,谓春风、春柳、春水、春花尚未老去,仍然充满春意,生机勃勃,同时也是针对自己老大无成而发的,所谓春未老而人空老,可见内心是不自在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苏东坡实际上并不真能超然,这种似是非是的境界,真是苏东坡精神世界的真实体现。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成就很高。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宋词日读鉴赏︱自然融合,超然疏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trqltx.html